武则天打击政敌诛除异己的第一把钢刀——酷吏政治的兴起与消亡

酷吏这个词,在汉朝就有了,史记和汉书里都有酷吏列传,但汉朝的酷吏和武则天时期的酷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汉朝的酷吏其实大多数还是清廉正直的好官,比如东汉的强项令董宣就不畏强权秉公执法,西汉的汲黯更是被称为社稷之臣,可见在西汉时期,酷吏还算不得个贬义词,只不过是他们以严刑峻法来理政,难免有些枉杀无辜的事儿。


至于武则天时期的酷吏,那就是彻头彻尾的贬义词了,他们以告密罗织为能事,为了迎合武则天,打压异己,排斥政敌,也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诬陷忠良的事儿,那是不绝如缕。

武则天在历史上功过如何,自有学界名家评定,但是无论如何应当承认的一点是,她的确残忍好杀,新旧唐书里都说,来俊臣索元礼等酷吏能够趁势而起横行无忌,全是因她而起,这并没有冤枉她。

武则天打击政敌诛除异己的第一把钢刀——酷吏政治的兴起与消亡

武则天

那么酷吏政治到底是如何兴起的呢。

光宅元年(684年),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将其软禁于密室之中。有一日,十几个飞骑(皇家禁军)将士在一家酒店聚餐,其中一人发牢骚说要帮助中宗皇帝对付李显。不料交友不慎,同桌喝酒的借着尿遁马上就去玄武门告密,酒席还未散场,在座诸人就都被逮捕,最后,说话之人被杀,其余的人以知情不告受绞刑,而那个卖友求荣的告密之人却得到了五品高官,资治通鉴记载“告密之端自此兴矣”。

武则天打击政敌诛除异己的第一把钢刀——酷吏政治的兴起与消亡

来俊臣

为了鼓励告密,朝廷又出台了种种优惠措施,资治通鉴卷二百零叁就曾记载,凡是自请告密的,交通、食物、住宿,一概由国家负担,就连乡下种田的农民,都可以得到武则天的亲自召见,告密的内容如果让武则天满意了,就不论资历授予官职,即便所告不实,也不会被治罪,依旧朝廷负责还乡费用。政策出台之后,史书记载“四方告密者蜂起”,以致于当时的人们不敢轻易出门与人交谈,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安上个莫名其妙的罪名。

这就是武周时期酷吏政治大行其道的原因了,有各种成功者作为表率,再加上朝廷的大力扶持,那些奸邪之辈,自然趁势而起诬陷忠良了。

武则天打击政敌诛除异己的第一把钢刀——酷吏政治的兴起与消亡

请君入瓮

直到后来,武则天的政敌被打击得差不多了,也确实觉得那些酷吏流毒天下太过严重,就听从了御史周矩“岂被告者尽是英雄以求帝王耶?只是不胜楚毒自诬耳”的说法,同时也是到了过河拆桥收买人心的时候,于是将索元礼下狱,将来俊臣斩首,威压天下的酷吏政治终于结束了,天下百姓也终于得以喘一口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