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這個電影是令你驚喜還是失望?

鹹魚也有夢想的


據時光網7月15日票房統計,《邪不壓正》次日票房1.01億,開畫當日票房短暫超過《藥神》後,又被後者從排片、上座率和當日票房上反超。

不過縱向對比姜文8年3部電影,如此成績不可謂不好,8年前《讓子彈飛》吸引的觀影狂潮也僅造就6.5億的總票房成績。

對比兩部電影,《藥神》的現實主義題材,顯然比青磚綠瓦營造的浪漫主義狂想,更有觀眾緣;另一方面,姜文電影受眾或是粉絲群體,多傾心於其作品中對人性的挖掘甚至是藏頭露尾的政治隱喻,即通常所說的“夾帶私貨”(電影中有關蔣介石日記插科打諢的對話最為明顯),議題討論群體更多集中在高知人群、白領階層或受教育程度稍高、有某種自我意識的群體,如此對話的高度顯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都願意觸及。

並不是說,他成為引領“高階議題”討論的標杆性人物,真的牛的一逼。

只是,他把對歷史的反思、青年在革命大時代的成長和迷茫、抗戰時期小農心理的懦弱自私、民眾的盲從無知等等,用巧妙的講述、獨特的影像、戲謔的臺詞呈現出來。

不是有多深刻,但起碼很高明,他想把屋裡的大象指給你看,只是有人願意看,有人不願意看。

姜文的江湖地位,無他,是對這些議題的大膽呈現賦予的。前期用血淋淋的方式(《太陽照常升起》《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後期可能意識到一種改變和呼籲的無力感,所以更多以黑色幽默、高密度的笑料(《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支撐自己的“私貨”,看似喜劇,藏著悲劇內核。演化成姜文自己根深蒂固的嘲笑感的影像表達,或許也是虛無和無力感的表達。

但這樣的喜劇表達方式足夠冒犯性,當嘲諷一旦公開化,不分你我,所有人都是這支蜜箭的靶心。

“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這句話是姜文8年創作的核心,你肯定想不到,當你在大熒幕前看著他給你的葷笑話時吃吃發笑時,他在背後說,“你這個傻逼。”8年裡還罵了你 3遍,你卻渾然不覺。

當然,足夠牛逼的人是可以教你怎麼做人的,姜文的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可以支撐他成為牛逼的人物,所以他罵你時,你可以接著。

不過讓我們回到《邪不壓正》本身,看看他是怎麼罵人的。

電影裡那座數丈高的師父像很滑稽(儘管背後有血海深仇的劇情指引,但出來的時候電影院確是一片笑聲),很少有影評觸及到這一點,但在我看來這座滑稽的師父像是全劇最大符號化表達,且不說是否隱射各大高校門口的雕像,單從劇情來看,就是給每一個觀眾豎的一隻中指。

巨像背後,是殺人者成英雄,受害者成兇手,是黑白顛倒、民眾盲信,是朱潛龍槍斃“罪犯”後的萬眾山呼與擁護。

只是讓人那奇怪的是,朱潛龍與李天然終極對決時,仍然堅稱自己不是兇手。創作者賦予朱潛龍這樣的信念,似乎是為了創造一個更立體的反派,但劇情推進到那種程度,這樣的設計似乎並不合理。

《一步之遙》用大量篇幅對大腿舞的演繹,以及王志文的小丑劇的呈現,誰說不是對觀眾的又一次嘲諷和譏笑呢?純粹無意義的消遣和純粹看客模式的開啟,誰能比我們更進一步。

《讓子彈飛》裡那些大白鵝不就是你我嗎?片尾那些拿了又上繳的黃金和槍械普通人,不就是你我嗎?

這種對觀眾有意或無意貶低和觸犯,給每個人膝蓋扎一根刺,讓你站著疼,跪著更疼。

最後:

看姜文電影,應該有一種被羞辱了的自覺。而沒有覺得被羞辱的觀眾,自以為自己不在被羞辱者的圍欄裡,自以為自己解讀出了人性甚至某些附加的政治隱喻而洋洋得意,從而有了一種智商自信。而看到某些人有“智商自信”的另外一批人,便洋洋得意,自以為戳穿了這些人,於是陷入另一種“智商自信”。於是歧視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成了羞辱者和被羞辱者。於是這鏈成了每個人賴以生存的自我認可,被欺辱著,又欺辱著其他人。


觀影王


昨天,姜文的民國三部曲,最後一部《邪不壓正》上映,相信很多粉絲像楊角風一樣,第一時間奔進電影院。可是也有很多人興致勃勃的看完,卻又一臉茫然的走出來,既然片名叫《邪不壓正》,那麼到底誰是邪,誰是正呢?

本文涉及部分劇透,請謹慎觀看!

故事情節乍一看很老套,就是一個典型的復仇故事,李天然(彭于晏 飾)師父一家人被朱潛龍(廖凡 飾)夥同根本一郎(日本人 飾)殺害,十五年後,李天然從美國回來找他們報仇。

最後,仇報了嗎?

確實報了,李天然手刃了兩名兇手,祭奠了自己的師父一家。可問題就在於報仇的過程,一方面劇情過於磨磨唧唧,另一方面則是在這期間中又加進去了新仇……

我們先靜下心來好好的捋一捋各個矛盾點:

先是國家與國家的矛盾:

這裡一共提到了四個國家,分別是中國、日本、美國和法國。

而中國是最弱的,每一個國家的人都能在這裡橫行;日本是野心最大的,時刻準備著吞併中國;美國則是一副你不惹我,我不打你,你若惹我,我就打死你;法國則是,我的地盤我做主,在我的地盤誰也不能胡鬧。

美國和法國畢竟只是配角,主角是中國和日本。

國與國的這個範圍又過於龐大,於是影片把視角移到了北平,北平裡的各色人等其實就代表了各個國家的立場。同時也解釋了為什麼叫北平,是因為一個政府不能有兩個京城,已經有了南京,自然北京就要改名。那麼為什麼要解釋這個改名問題?我猜或許導演姜文想告訴我們,一山是不容二虎的,幾方爭鬥,只有一方能勝。

可是北平這麼大,怎麼讓這些矛盾一一爆發呢?

那就得提到一個關鍵地點——藍府。

在藍府上演了太多的好戲,顧名思義,藍府的主人是藍青峰(姜文 飾)。他有十幾處這樣的府邸,可是影片中能住的就只有這麼一處出現。蘊含什麼意思呢?

其實可以理解成縮小版的中國,也就是中國雖然面積大,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能控制的就這麼一處。

即使就這麼一處地方,各色人等也是挨個出場,在這裡上演著明爭暗鬥……

關鍵的幾個人物,藍青峰、亨德勒、李天然、朱潛龍、根本一郎、唐鳳儀、關巧紅都在這裡一一登場。

貌似李天然是男主角,其實真正的男主角是藍青峰!

此時的藍青峰代表的就是國民政府,國民政府的心思最難猜,一會兒跟亨德勒商量怎麼讓李天然回來復仇;一會兒又跟朱潛龍祭拜明太祖皇帝,商量怎麼除根本一郎和李天然;一會兒又跟根本一郎喝酒商量怎麼除朱潛龍;一會兒又跟李天然商量怎麼除朱潛龍和根本一郎……

這也是中國的實情,藍青峰也不是沒有努力過,把自己僅有的兩個兒子派去拯救國家,結果一個死在上海,一個死在廣州。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藉助各方力量周旋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藍青峰跟美國人關係密切,可是到了關鍵時刻,美國人卻只想著逃離,也就是逃離中國。等到最後藍青峰被拔光了牙齒,也表明幾場抗日戰役打下來,國民政府已經無力抵抗了,也沒有了權勢。

給藍青峰拔牙的是朱潛龍,他的名字起的就比較有寓意,潛龍,潛伏的龍。他自稱朱元璋的後代,希望趁著中國混亂,能成就自己的帝王夢。

朱潛龍代表哪方呢?

毫無疑問,就是後來的汪精衛一夥,他從骨子裡其實是自卑的,不敢得罪日本人,不敢得罪美國人,也不敢得罪法國人,甚至連國民他都不敢得罪。

為了展示自己其實很偉大,他塑造了師父的雕像,每年都去祭拜;他當著記者的面槍殺罪犯,享受著人們稱呼他是英雄的滋味;他當著很多人的面討論女朋友的臀部,其實就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怕女人;他當著法國人的面強調自己就是警察,卻又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

總總行為表明,他一直希望得到人們的認可,就像當初汪偽政府一直強調自己不是漢奸,是另外一種救國路線,而最終,也將死於塵埃。

說到這裡,男性角色基本分析完畢,剩下的就是女性角色了,最讓人激動的,當屬唐鳳儀(許晴 飾)。

楊角風真的再次震撼到了,上一次被震撼還是在《老炮》中,兩次都是後面進入啊,這代表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是強調被壓迫的女人,她一心想著朱潛龍能把她娶成大老婆,這樣的話以後就是皇后。她所象徵的意義其實就是清朝,表面上她是被朱潛龍控制,但是臀部偏偏被扣上了一個日本人的章。她想盡一切辦法打美容針,也不過是自己欺騙自己罷了,就像清政府的殘喘。

雖然她有幾分高貴和無奈,可是在酒桌上,卻是被各方勢力在討論臀部是誰蓋章的問題。後來的她想通了,想逃離,可是已經無能為力。

她跟李天然說要去買一個小島,隨著冰川時代到來,海平面下降,小島跟澳洲連在一起,他們就是南半球主宰。而事實是海平面並沒有下降,而是一直在上升……

就像清政府,也曾幅員遼闊,也曾富甲一方,可是卻被各方勢力玩弄,即使逃到了東三省,也最終被茫茫人海所吞沒。她從城樓上跳下砸中一個日本人的那一瞬間,也表明了她的意志。

真正的女主角是關巧紅(周韻 飾),她代表誰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後來正是在她的帶領下,中國人民才從水深火熱中走出。

她一開始也是膽怯,是茫然的,但是她幫助李天然認清了自我,也就是幫助人民認清了自我,戰勝了恐懼,這正是我們人民的真實寫照。

她一開始被舊習弄成了小腳,力量比較薄弱,也正是在李天然,也就是人民的幫助下,她也變得越加強大,也明白自己的敵人到底是誰。

尤其是結尾李天然不停的在召喚關巧紅,也正是人民在呼喚救星啊,後面她的仇還沒報,因為她報仇的那一刻,就是新中國的誕生之日。

影片演到後面的一個鏡頭:

朱潛龍後來將藍青峰押回藍府,結果藍府的保姆突然飛起,踢了朱潛龍一腳,朱潛龍躲過後一槍將其打死,然後問了一句:“她之前就這麼勇敢嗎?”

我想這個保姆才是姜文導演最終想要告訴我們的話,隱藏的含義就是,她要早這麼勇敢,中國何至於到了如此地步?

那麼,這個保姆代表的就是沒有覺悟的國民了……

我覺得姜文絕對不是這麼簡單的講一個故事,裡面自然蘊含著一個謎題的,只是我現在還沒有找到謎底,後面想通了,再給大家分析!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楊角風發作


謝邀。比較失望啊,看完號稱準備了六年的《邪不壓正》,我把姜文從必看名單上劃掉了。

《邪不壓正》真的是一部挺沒有意思的電影,剛看完發了微博 ↓

回家洗澡的時候還在想,多希望回味一下,發現自己開始後悔發這條微博了。可是都洗完澡打開電腦了,竟然一點也不後悔,因為這電影真的沒有什麼回味的空間。

記得當年《讓子彈飛》口碑和票房齊爆的時候,姜文意氣風發地說了很多次“站著把錢掙了”,意思是很多導演的電影票房很好,但跪著給觀眾拍戲。這次在《邪不壓正》裡,姜文把自己都倒吊著,還把滿口的牙都拔了,只是不知道這次能掙大錢麼?

先說故事。前面說了不會劇透,是因為《邪不壓正》真的沒啥可劇透的。

故事裡三派對立(日本人橋本一郎,漢奸朱乾龍,神秘力量藍青峰,其實就是共產黨),外加李天然復仇記。看起來錯綜複雜,線索紛亂。因為姜文一向喜歡快節奏剪輯,而且本片很多動作戲(血腥鏡頭很多,一定不要帶小朋友去看,一定不要!),加上姜文風格的臺詞重複,顯得鏡頭轉換頻繁,坐得靠前的話一會兒就暈了。

其實一點也不復雜,李天然復仇,個人恩怨和愛情穿插在民族大義中間,最後大仇得報,投入抗日洪流……

動作戲帶著姜文迷戀的那種殘暴血腥味道,設計有新意,乾脆利索不拖沓。

情感戲依舊香豔,笑點密集卻又簡單粗暴,即使放到民國背景,也讓人有些不適。

屋頂戲很多,這個角度新穎別緻,讓人眼前一亮,不僅畫面很美,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故事情節的轉折也有幫助。

對不起,誇不下去了,我必須得說但是——所有的這些,是為情節和人物服務的。

《邪不壓正》裡幾乎每個人物都有濃重的姜文特色,與《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一脈相承,就是由人物來推動故事,可是每個人物都像漫畫裡的,誇張、直楞、神經質。

大家能想象嗎?雖然姜文之前的電影一向不會少了政治隱喻,有些影評煞有介事地能用一兩萬字分析,但在《邪不壓正》裡,周韻飾演的女主巧紅最後可以對彭于晏飾演的李天然說出“你應該多去打鬼子”這種臺詞……

那個每出一部電影,都讓人一遍看不懂、兩遍嘖嘖稱奇、三遍猛掐大腿的姜文哪去了?

接下來說人物。

《邪不壓正》的男一是彭于晏,女一是姜文的老婆周韻,反一是廖凡,女二是許晴,男二是姜文。主演裡,姜文在好多片段我都覺得他要笑場了……所以除了廖凡表現正常一些之外,也就許晴能拿七分,演技多精湛不敢說,她確實也沒多大發揮空間,但真的還挺豁得出去的,就是有個莫名其妙的跳樓砸死個鬼子的結局,讓人無語……

彭于晏完美地完成了美顏+美好肉體的功能,對女生來說,可能為了他的肌肉和裸體就值回票價,但是看姜文的電影,誰會衝著顏和肉去呢?

彭于晏帥是帥的,身材好也是真完美,但李天然這個角色,真的是有點二次元,太過神奇。能躲子彈算傳奇吧?但是從小到大隻長個子和顏值不長腦子,也是辜負了男一的分量。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但不至於衝昏智商吧?

這麼多年,這麼多角色,彭于晏一直都這麼拼,卻總也拿不到演技類的獎項,本人真的也是要自省的。李天然的眼裡真的沒有戲,努力找也沒有……

周韻的角色神秘感有的,但槽點是她的臺詞(跟史航在電影裡客串的潘公公效果差不多尬),反正這麼多年就是不進步,甚至連“這兒”的兒化音都發不好。比較起來,在姜文的電影裡,彭于晏的臺詞竟然都比她好那麼一點(以前他可是有臺灣腔的)。

嗯,反正看《邪不壓正》,我的觀影瞌睡毛病再次重犯,還不止一次,一到周韻和彭于晏的感情線部分,我就會打瞌睡……

再說臺詞對白。

姜文的電影,從《讓子彈飛》開始,民國三部曲對氣氛的營造和臺詞有一種執拗的迷戀,這種密集、反覆的臺詞有時會有特別好的效果,它讓場面很有張力,想想《讓子彈飛》裡的那場鴻門宴的戲份就知道了。

《讓子彈飛》這麼處理,大家耳目一新,覺得特別過癮,笑點密集到笑不過來。但三部電影了,時時處處都要帶著這種標籤,無論男女、主角、配角,都直著脖子這麼對白,除了特別喜歡這個範兒的觀眾,真的覺得很煩躁。電影是做夢,是和現實有距離,是要誇張,但真的一定要這麼說話嗎?反正我個人感覺,他們幾乎個個都有病。

《邪不壓正》裡姜文開車、彭于晏坐後面拿著槍指著他,倆人不斷循環反覆這種對白的時候,看著姜文淚流不止,電影院裡一片笑聲,真的感覺是大家出戏,有點尷尬。

儘管不滿意的地方這麼多,槽沒少吐,其實我並不生氣。畢竟導演裡有姜文這種風格獨特的存在,還是很爽的。所以出影院的時候,甚至希望這部電影票房能好一些,這樣姜文可以再嘚瑟一陣,拍下一部電影他又可以任性了。

所以,這麼吐槽,真顯得站著說話不腰疼,欠打,畢竟現在這時代,導演拍電影除了實現自己的夢,是要給投資人掙錢的。不然動輒上億的投資,大風從天上刮來都刮不動。

可是,如果觀眾想要類似的荷爾蒙滿屏+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的話,大家為什麼不在家裡喝著啤酒、吃著花生毛豆小龍蝦,把《讓子彈飛》再看一遍呢?連電影票的錢都省了呢。

因為兩部電影檔期只差一週,很多人拿《邪不壓正》跟《我不是藥神》比較,這對姜文不太公平,《邪不壓正》肯定不是他最好的作品,而且兩部電影類型也不一樣。但姜文似乎是想用更商業的作品,換來票房的回報。可是大家的吐槽和不滿意越多,說明期待越大,畢竟你是姜文啊!


鞏會計


三個爸爸和一個兒子的故事,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誰是親爸?


還是挺享受的,可以一看的電影;


用四個字形容這部電影是:視覺享受;用一個字總結這部電影是:美!姜文把這部電影拍的太美了,單從畫面和構圖,我覺得必須滿分;

關巧紅和李天然第一次的碰面,關巧紅背對著鏡頭,拄著柺杖走在衚衕過道,兩邊是綠油油的爬牆虎,太美了;

李天然多次的在屋頂上飛簷走壁,整個北京城的屋頂錯落有致,最遠的就是高高的城牆,人穿梭在其中,太美了;

李天然火燒日本鴉片倉庫,他回到鐘樓和關巧紅一起看著火氣沖天的場景,整個北平城的夜景,太美了;

電影開場山上的雪景,以及李天然從美國回來之後,北平城的雪景,衚衕裡的雪景,天地白的一片祥和,不知道導演是不是有暗喻其實當時整個北平暗流湧動呢,太美了;

看完電影,久久散不去的感受就是美;畫面美的很精緻,感覺隨便截一張圖都能當作背景;人美的血脈賁張,不論是彭于晏/許晴/周韻的顏,還是她們的身材;構圖美的沒毛病,感覺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非常對稱,強迫症患者看也絕對不會抓狂;

說完畫面,再來說說人物吧;

李天然:單純,正直,聽話,唯一所想就是報仇,就像我在標題裡面說的,三個爸爸和一個兒子,李天然就是那個傻兒子,師父(第一個爸爸)在的時候聽師父的,師父不在了,聽亨德利的(第二個爸爸),亨德利死了,聽藍青峰(第三個爸爸)的,他其實沒有太多自己的主見和判斷力,基本上是別人說什麼他做什麼,但是唯一不變的是報仇;其實我還挺擔心的,關巧紅走了,藍青峰也跟他兩清了,接下來他會幹什麼?他需要一個人的帶領;

關巧紅:跟李天然一樣,是天生的有情有義之人,從她做手術,每天蹬自行車一個小時,你就知道這樣的人沒有做不成的事情,所有她能成北平第一裁縫,她能走到哪裡錢就灑到哪裡,如果沒有她,李天然的仇或許就沒有辦法這麼順利的報仇,其實她就像是李天然的心靈導師一樣,讓李天然擺脫內心的恐懼,一步一步的成長,最後她走了,她應該是報仇去了!

唐鳳儀:那個時候,其實很難想象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知女性,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託於男人身上,即便她自己家財萬貫,她依舊想依附於男人,她美,真的很美,她懂得怎麼利用自己的美去吸引男人,當時,當她心心念念想要依靠的男人死了之後,她可能心死了,所有最後選擇了跳城樓;

藍青峰:其實這個人很神秘,到最後也很神秘,我始終不太清楚他所謂的大業究竟是什麼,是反清復明?還是抗日?他是怎麼擁有那麼大的勢力的?他的這份大業謀劃了這麼多年,為了這份大業還損失了自己親兒子的命,到底是為了什麼?

反派就不多說了,反派就是反派,他們的壞一開始就被昇華了,後面印象很深刻的一點兒是當藍青峰和根本一郎交換情報的時候,根本一郎把僅有朱潛龍名字的漢奸名單給了藍青峰,不得不說,這真的把日本人的狡詐展現的淋漓盡致,藍青峰這個老狐狸都被戲弄了;

拋開這兩點,我覺得其實這就是一個很老套的復仇的故事,順便把時代背景詳細又美麗的展現出來;故事情節有些地方又有些許的說不通,但是我依舊覺得還挺好看的,畢竟畫面和人物塑造已經這麼完美了,一點點小瑕疵還是可以忽略的,單衝畫面我想二刷,真的是一種視覺享受;

另外還想說的一點是明明應該很緊張很刺激的李天然和朱潛龍的決鬥場面,卻成了電影裡面笑點最密集的幾分鐘,其實這部電影的除了剛開始的幾分鐘的緊張和刺激之外,餘下的應該都是比較緩,應該怎麼形容呢,不論是整部電影的畫面抑或是配樂,都是很一派祥和,並且欣欣向榮,不是傳統的復仇影片的血腥和野蠻,或許這就是屬於姜文自己的東西!


喵喵喵77


老薑,您真沒有必要放一燕公公嘲笑影評人。何必呢?不懂您的就不懂唄,或者不看電影就評論之流也不針對您一個人,搞的這些人多重要似的,還值得被拿出來說,還穿裙子和紅褲襪,呃……呃……(李誕式擺手)別理他們。

第一刷後直觀感覺是失望。當然重要的是老薑,所以與其他電影相比,看片要求默默提高了。主要是和《讓子彈飛》比較,故事稍顯囉嗦,人物略覺話多。不懂就不懂,不能裝懂,不然就成燕公公啦。二刷之後才敢寫。

是個值得看的好故事,但它是姜文的電影,就不夠TM&TMD驚喜了

。畢竟珠玉在前,感覺《邪不壓正》是融合了《讓子彈飛》的敘事和《一步之遙》飽滿浪漫的情緒之中和之作。出來後,和它們兩個比都差了點意思。

李天然口中反覆說要報仇,美國長官,一次;美國老爸,一次;巧紅,若干次;……次數多到讓觀眾覺得囉嗦了。但一轉念,莫不是哈姆雷特式人物,行動的矮子,只宣之於口?“六回,感覺有點多啊”!李天然懦弱?在人物身上感受不到這層情緒,就只覺得囉嗦!

PLAN.B!片頭朱潛龍和根本殺師傅一家的片段,刪!故事直接從十五年後開始,朱潛龍和李天然各執一詞。

朱潛龍十五年裡忌日不忘率家眾祭拜,為師傅立像,唾棄李天然弒師;李天然背有槍眼和燒傷,自己躲過師兄朱潛龍指著臉的槍子兒,活下來。

懸念就出來了。誰說謊呢?指著臉打槍!這子彈誰可以躲啊?看上去李天然更像撒謊,直到……巧紅會心一笑,我們才知道誰是真;直到朱潛龍說出那句話,曉得他說了大謊。真相一步步解開,懸念也有了。情節動力也有了!

然而我感覺我這麼笨都想到,老薑想不到。不可能的!

德國有一陣子推崇一種戲劇理論,我們追求的是,能不能不說一個故事?!

所以,老薑的故事開頭就把最大的懸念亮給觀眾。懸念不重要,他要求觀眾別圜於情節,要思考,思考啥,都藏故事裡了。

去影院多看幾遍!

我看兩遍只想到這麼多了。


編劇演繹法


​今天看了姜文導演的作品《邪不壓正》,好電影就是這樣,看完後讓你無語,不敢妄加評論,評論的越多越顯得自己很幼稚!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簡單明瞭的報仇故事,在沒有開拍之前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是能把一個如此簡單的故事拍成這樣,我認為已經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姜文導演通過這部電影成功給自己認證:我才是當下的大師級導演;你們這些有兩個小錢錢就想出去拍電影的人給我聽好了,不要給中國電影添亂;褲子脫了,我給你蓋個章認證一下才行!

進入正題

故事講的是民國十一年至民國二十六年間發生在北平的故事。開始從徐世昌下野,黎元洪復任大總統。直系軍閥為給獨載統治製造「合法」假象,到七七事變。由於故事背景的特殊時間段和特殊地點的關係,把哪個時代痛點巧妙的避開了,留給大家自己去想象,大部分場景都是在房頂上拍攝的,姜文導演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呢?我認為應該是這樣,歷史的真相留給大家去瞭解,這部電影只是一把鑰匙,看不明白的吃瓜群眾卻認為姜文導演在屋頂玩酷跑,到底是誰又傻又天真,留給自己慢慢去品味。

電影裡引用了「世上最小人與女人難養也」這句話,姜文導演用這部電影給大家重新闡述一下,女人需要仰視的,必須的!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和未來,母性的偉大是不變的真理!

如果大家僅僅認為李天然是為了報仇這麼簡單,那就錯了,李天然的師傅到底是誰殺的,這是一個羅生門,他師兄朱潛龍說是他殺的,到底是誰殺了自己的師傅,答案是李天然自己殺死自己的師傅,十五年後回來又要殺師兄報仇,大家心裡可能有十萬個為什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如果瞭解那段歷史的話就不難理解了,因為他師傅一家要當漢奸,要拿自己的土地給日本人種鴉片,哪個時期北平地區百分之六十的土地都在種植鴉片,百分之八十的土地資源都在皇權貴族手裡,當時北平屬於日本軍管區,電影用了巧妙的設計「軍刀和大印」來提示大家,而且用給女人屁股蓋印章來嘲諷漢奸走狗們,有人說朱潛龍是朱元璋的後代,一直想反清復明,我只能說這樣認為太牽強附會,潛龍的諧音是乾隆,應該是大清餘孽更為準確,更符合歷史條件,如果能看出這部電影是替天行道,大義滅親,這樣更符合邪不壓正這個電影名字!

「裸奔」,而且是在房頂披著紅色披風裸奔,導演用這種極其荒誕的方式再次告訴大家,哪個時期人民生活在什麼醜陋的環境裡,導演拍不出來,這是中華民族的恥辱。

「鐘樓以及鐘聲」,導演說這個地方是曹雪芹寫紅樓夢的地方,是真的嗎?當然不是,導演想說的是,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文藝工作者都不應該用紙醉金迷,兒女情長來引導和麻痺國人,應該時時刻刻給大家敲響警鐘,人人都應該居安思危,保衛國家和民族復興人人有責,文藝工作者要做好導向才對,時時刻刻給大家敲響警鐘才是自己應該肩負的使命!

「報仇」,導演用自己電影講述的故事驗證了,有仇必報,無需等待,什麼君子報仇 ,十年不晚!都是狗屁話,留給兒子去給自己報仇,只能證明自己是多麼的膽小懦弱!導演何嘗不是想提醒大家,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任不要留給下一代去完成!

「吊打和拔牙」,姜文導演最後親自上陣來完成這出戲,這就叫做以身作則,用自身的行為藝術在電影裡給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口誅筆伐的文人騷客演示了一下自己的下場!

姜文導演,你就是當下當之無愧的大師!唯一大師級導演!

姜文導演就是當今電影界的一座大山!

頭條有很多小號噴子,說電影怎麼怎麼的,能確定你去電影院看了嗎?曬出電影票驗證一下,難道是看不懂有被宰的感覺嗎?姜文導演之前說過一句話“再也不幹包餃子餵豬的事了”,這次姜文導演給你準備的很明確,那就是“刀和印章”,開發你的豬腦好好想想,現實生活中什麼場景可以看到刀和印章在一起,那就是屠宰場,血淋淋的殺豬車間,把豬殺瞭然後在臀部蓋上章,難道你真的感覺不到北平淪陷後人性的醜陋嗎?人一旦失去了尊嚴和信仰,和臀部蓋章的一塊豬肉有什麼區別!吃人生果的豬八戒和吃餃子的豬以及被宰的豬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溫奧傳媒


既不驚喜也不失望,這就是姜文的正常發揮。從開篇的殺人、砍頭、躲子彈等等,姜氏風格就非常明顯。這個電影裡隱藏的近代史梗很多,姜文將很多那一時間段發生的事件作為背景編入同一個故事中,使得整部電影看上去有點荒誕,但也確確實實反應了當時的社會情況。

先說女主關巧紅,劇中透露她父親曾是軍人,被軍閥殺害,她為了給父親報仇有過一段婚姻,還有了兩個孩子,寄希望於自己的丈夫為自己報仇。但是最終發現丈夫對她報仇這個事情一直敷衍,最終她徹底失望。從劇中給的線索不難看出她的原型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女刺客施劍翹。施劍翹曾經寄希望與兄長和弟弟為父報仇,然而兄長和弟弟們升官留學後都無心報仇,還勸她打消報仇的念頭。她寫了一封信斷絕兄妹關係之後嫁給了閻錫山的部下施靖公。再次失望後自己著手報仇計劃,最終在1935年11月13日手刃仇人孫傳芳,當時有多家報紙刊登了這一事件。最終因為社會輿論大多同情而被特赦,活到1979年才去世。

在劇中,關巧紅是引導李天然報仇的關鍵人物,也是李天然的鏡子,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李天然的茫然、恐懼。這種茫然和恐懼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遇到未知的、自己能力無法控制結局的事情時都會有,其實看到關巧紅直面指出李天然的的恐懼時,我是有點慚愧的,在我的生活中又有多少本該已經完成的事情,我一直在找藉口拖延著。

再說李天然,十三歲的他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師傅全家被殺害,因為突如其來的恐懼,愣在那一動不動。十五年後,他從美國回來,內心雖然無比堅定的要為師傅報仇,可是那一動不動的恐懼一直深深的印在他的腦海中,他害怕自己再次這樣。暗示著曾經日軍侵略東三省時,我們的國人們曾經無動於衷,而當他回來時,他已經覺醒,在美國父親被殺害後,關巧紅的逐步引導下,開始戰勝恐懼、戰勝自己。最終完成了復仇。

姜文演的這個人物曾經有過輝煌的戰績和歷史,他吃餃子時說自己曾和小西天小諸葛一起推翻了清政府,也就是說他是參加過辛亥革命的人,他在殺美國人前,美國人也透露了他的兩個兒子都戰死沙場。本應該在前線的他,卻在北京的衚衕裡和各方勢力往來周旋,一會親美、一會親日,一會又要將李天然交給對他更為有利的朱潛龍,但是他最終保護了李天然,完成了他保護張將軍的使命。最後牙齒被全部拔掉,也暗示著國民政府在後期的腐敗和無奈。

朱潛龍是個抽頭徹尾的漢奸、反派。殺害師傅,嫁禍師弟。然而師傅倒底是誰殺的,依然是個謎。細細思索下來,及有可能是當時師傅猶豫不決,而李天然堅決反對在師傅的地盤種上日本人的鴉片才導致師傅被殺害,朱潛龍心裡一直認定是師弟的不識時務害死了師傅。於是他為師傅塑雕像、年年祭拜。形象深入民心,群眾們一直認為殺害他師傅的人是李天然。最真實的謊言就是說得連自己都相信了,即便是李天然在根本一郎處當面質問時,他還堅持認為是李天然殺害了師傅。所以,群眾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相,真相也許就這樣永遠被埋藏了。

唐鳳儀這個角色我很喜歡,同樣是受著壓迫的人,她沒有那麼崇高的使命感,也沒有揹負著過於沉重的包袱。跟朱潛龍在一起時她希望朱潛龍能娶自己,後來愛上了李天然,勾引無果後直接打暈拖走辦了,想和李天然私奔。即便得不到李天然的愛,依然跑去告訴關巧紅救李天然。整個故事,她是唯一一個敢愛敢恨,做事絕不拖泥帶水的人。她嚮往愛情、嚮往美好。當日軍進城她無法再苟且偷生的時候,毅然決然的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最後,吃餃子時,朱潛龍和藍青峰一起在嘲諷寫日記的人。個人認為他們嘲諷的人是胡適。順便再說一句,彭于晏的肉體實在是太完美太誘人了。


考古系大師姐


關注令狐伯光,帶你瞭解中國影視娛樂大事!


中國第五代導演集體在藝術和商業上糾結了,《邪不壓正》從很程度上講,就是陳凱歌糾結的《趙氏孤兒》,本片可能很多影評人能寫出幾萬字隱喻,但對於本人來講,真的失望大於期望,無論是文藝片還是純粹商業片,做得都不到位。


ps:本貼有一定量的劇透,沒有觀看過本片的觀眾,請慎重觀看。

本人覺得,《邪不壓正》如果站在商業片角度上,前面和後面部分都相當的不錯,雖然也有一定問題。比如人物設定神經質一類,但問題不大。主要還是中間周韻房頂的愛情戲,拍得非常浪漫,但真的太無聊了。


《邪不壓正》前面部分,一開始師父滅門戲不提(尺度很大),李天然長大過後,從美國回到北平來複仇,美國醫生,日本人根本一郎,加漢奸朱潛龍,外加身份神秘姜文飾演的角色藍青鋒,外加聯合各方勢力的李天然。

《邪不壓正》前三分之一,各方人物,勢力的互動其實非常有趣,像朱潛龍像朱元璋畫像簡直神來之筆。李天然盜根本一郎的刀和印,把印蓋到朱潛龍的女人,許晴飾演的唐鳳儀的屁股上。


朱潛龍,根本一郎,藍青鋒,李天然的養父美國醫生亨德勒,朱潛龍情婦唐鳳儀,外加六國飯店的一票看戲的外國人。本人覺得,《邪不壓正》這一段餐廳戲,當時大家相互利用,背後有各自的勢力,有著各自目的,再國上政治隱喻,並不遜色《讓子彈飛》鴻門宴戲多少。

《邪不壓正》如果不加愛情戲,全片都是純粹男人戲,隱喻,姜文獨有血腥暴力,趣味十足的動作設計。比如開頭殺害師父滅門戲,李天然回到北平的快速剪輯。各方的勢力,姜文身份神秘在中間遊走,相互利用,目的也不明確。本片前面的高潮戲,一定是李天然盜刀和印餐廳那一段戲,拍的非常刺激有趣。


《邪不壓正》後面三分之一,當李天然身份暴露過後,橋上的槍戰,李天然大戰兩個仇人,戲份其實都非常的有意思。本人堅持認為,《邪不壓正》要是全片這個基調,分數8.5非常穩,對於觀眾也會親切很多。

《邪不壓正》中間戲份,李天然莫名其妙跳起來戳爆那個豬尿泡,再到認識周韻過後,中間一大段一大段房頂的愛情戲,時間又長,由於戲份沒有說透。大段大段簡潔又快速的臺詞,當中也許蘊含了導演想表達的隱喻,讓本人想到2017年科幻大作《銀翼殺手2049》。


本人非常肯定,相信大多數普通觀眾,看的過程會覺得非常的無聊。關巧紅這條線也有一點作用,最後交代一個不知道仇人是誰的政治隱喻(有人挖出原型是民國刺客施劍翹,仇人為大軍閥孫傳芳),第二,便是對於男主的心理治療,但對於普通觀眾真的不友好,只會感覺到一頭霧水。

尤其最後結束過後,李天然報了仇過後,關巧紅在屋頂和李天然對話,自己放下心決定報仇,隨後離開,電影就結束了。雖然關巧紅這角色有原型和政治隱喻,但電影院的觀眾是不知道,只會感覺沒交代清楚便結束,一如藍青峰角色也沒有交代背景,普通觀眾難免覺得糊塗了。


《邪不壓正》的問題還有很多,這裡不再討論了,總而言之,《邪不壓正》真的失望大於期望,最後票房推測也不會太高,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令狐伯光


看電影之前,我瞟了幾眼朋友圈,談這部電影的不多,小朱同學算一個。

這個導演系畢業的朋友,是最早帶我開始看文藝片的人,雖然早就不在這個圈了,但總還留有一絲科班的尖銳。


她寫:

我闖進了姜文屋簷上的夢境

不能感同身受

畢竟那是他的夢,他的意識流


寥寥幾句,也概括了我看這部電影的感受。

所以,要看懂就像要解夢,得把自己當成周公;或者,索性放棄理解,把自己當成愛麗絲,別問那麼多為什麼,漫遊一番這個幻境即可。

畢竟有些電影,註定也不是為了理解而存在的。

這篇文章難成一體,是我自己的思維碎片和思想採擷,或許能給你們一點啟發,或者是提供一個是否看這部電影的理由。


  • 昆汀·塔倫蒂諾

《邪不壓正》裡的暴力片段,在《讓子彈飛》的基礎上再次升級,暴力到有點不講道理,暴力到有點沒有意義,讓人隱約能感覺到,導演在屏幕後面,嘿嘿嘿地發出幾聲惡作劇般的笑聲。

不止一個觀眾發現,這種對突然暴力的痴迷,有點黑幫喜劇大師昆汀·塔倫蒂諾的味道。

這種暴力不是為了烘托恐懼,也不是為了導向同理心,反而是用荒誕在激發人的笑意。

在昆汀的電影裡,沒有不死光環的主角,沒有無所不能的霸主,只有一群小人物,在無序中,被推搡進自己的命運。

就像被拔了牙齒只能哼哼唧唧說話的藍青峰,他的狼狽和他之前的威風,相映成趣。


  • 被偏愛的周韻

這部電影裡關鍵性的女性角色就兩人。一個是許晴,一個是周韻。

大概在雄性荷爾蒙代表的姜文眼裡,值得一談的女性,只有這樣兩種。

許晴的形象,與《老炮兒》裡如出一轍。這大概是都有著大院兒背景的馮小剛和姜文的共有幻想。

比起被剪進預告片裡的這段“Come on”,我更喜歡她第一場出現時,李天然回過頭時,她掛在架子上的蕾絲襯褲、旗袍下雪白的腿和若隱若現的臀線。

哪怕作為一個直女的我,也看到愣神。

許晴,和她飾演的鳳儀,是真正的Sexy Bomb(性感炸彈),柔而不膩的聲線,對自己魅力心知肚明的神采,還有那種深諳雄性心思的嬌媚,都是隻有最複雜又最簡單的直男腦袋裡,才能誕生出的絕佳幻想。

雖然也許會被性別平權主義者嗤之以鼻,但這樣真正充滿情慾卻不低俗的女性形象在文藝創作裡,卻也彌足珍貴。

她是一個東方的夢露。

但就像是被一陣暗風吹起裙襬的夢露,因為她是幻想本身,所以也沒有靈魂。

而周韻則是另一個面。

畢竟是自己的妻子,姜文大概是捨不得把她化作純粹的意淫。

巧紅身上也有不切實際的美好,比如不計代價地為李天然付出,比如鼓勵他追求真正想要的。

但她也有完全自我的地方,這是隻想要成為“正房”的鳳儀決然沒有的。

她雖然被綁了小腳,但一直在努力地試圖掙脫這些束縛;她喜歡李天然,卻在他復仇成功之後,毅然決然地要走自己的路。

外表柔美,內心剛毅。是宇宙直男姜導心目中,值得被讚美和尊重的女性。


  • ——您還等什麼呢——C'est la vie

剛聽到這兩句話,我感到一陣尷尬。

因為C'est la vie也是我愛用的玩笑話。放在這兒,有點不明所以。

很多人解釋說這兩句話正好是李天然的矛盾兩面。

“您還等什麼呢?”是“Just do it”,讓他趕緊去做該做的事,復仇也好,任務也好,別拘著。

"C'est la vie"是“Just quit it”,這就是生活,生活註定這麼窘這麼喪,接受它就好。

這麼解釋聽上去有點道理,但還是有點變扭。我寧願猜想這兩句話,是姜文平日裡常跟自己說的。

我們不也常常在這兩句話之間舉棋不定嘛。

就像叔本華所說:“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與倦怠之間徘徊。”


  • 鐘樓上的卡西莫多

這個點是知乎用戶@都是好事兒 啟發了我。

一想,真的挺像的。

雖然又帥又強悍,但李天然,就是《巴黎聖母院》裡的卡西莫多。

同樣是權貴的養子,同樣是被完全工具化的一個人。同樣隱姓埋名又言聽計從,躲在鐘樓上,默默敲鐘。

他是活生生的人,有著活生生的慾望,卻在壓抑自己和聽從心聲之間徘徊。

而他的反抗,他的不聽從,同樣象徵著底層人民最終忍無可忍地掀翻壓迫。


  • 邪不壓正

《邪不壓正》改編自小說《俠隱》,電影的英文名是

取了邪不壓正這個名字,大概是整個電影最重要的線索。

這個詞兒應該有一正一反兩個意思。

廖凡演的局長朱潛龍,在上帝視角的觀眾眼裡,當然是個無惡不作的大惡人。

但在當時的北平,他卻是個受人尊重的本地英雄。

當他喊出“邪不壓正”的這句話時,圍觀民眾一片歡呼。因為他們認為他說的“正”就是“正”,“邪”就是“邪”。

一個權力極大的人,是足以暫時性地扭曲事實的,在他所處的時代,在他掌握權力的範圍內,他甚至可以把歷史按照自己心目中樣子來編排。

當他樹起師傅的銅像,又把師弟指成殺人犯,雕塑成狗,足以讓不深思此事的普通民眾相信。

另一重意思,就是這詞的本義。

歷史最終自會昭然。

記憶會模糊,但不會消失,證據可以被掩埋,但永遠不能完全埋沒。

在這個故事裡,從未露臉的張將軍,終於被拯救。而歷史上的張將軍,或許沒有真的被拯救,關於他的真相卻最終被“拯救”了。

這是姜文所相信的,也大概是他希望我們相信的。


想必看到這兒,你也會覺得,姜文想表達的意思有點兒太多了。

是的,敘事混沌,怪異又冗長的臺詞,因為過度而顯得荒誕的表演,還有沒完沒了的隱喻隱喻隱喻,都讓這部電影變得很澀口。

這大概就是一個有才華又不差錢的老男孩,在做的一場遊戲一場夢。

他的確是夠任性的。

而好在,咱們觀眾手裡,還有這張電影票,作為表達態度的渠道。

允不允許他再“胡鬧”下去,你自己決定吧。


一臺戲


我有感悟:

《邪不壓正》匱乏的愛,彭于晏摸不清楚地感“爸爸”

姜文影片《邪不壓正》,彭于晏飾演的孤兒李天然,幼年被師傅收養,並被教習一身武藝,師傅待他師恩如山,並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師傅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師傅及師母就是他的原生家庭,沐浴在愛中的李天然,感恩且幸福著。

隨著朱潛龍和根本一郎的“滅門之殺”,李天然的幸福一夜間轟然倒塌。被澆汽油燒的李天然,雪地裡一路狂奔,遇見開著汽車的亨得利和車內人藍青峰,他獲救。藍青峰秘密出錢,讓李天然跟著亨得利去美國,接受最好的教育,學習醫科,並接受各種復仇培訓,只為有一天回國找“殺父”仇人報仇雪恨。學成後,進北平協和醫院。此時,朱潛龍任北平警察局長,根本一郎是特務頭子。

十五年的蟄伏,只為復仇日的到臨。十五年來,李天然將他的撫養人亨得利視作“爸爸”。十五年前師傅一家被虐殺的經歷,無日不在內心盤旋,內心的恐懼與自責無一刻放下。飽受師恩的愛,斷裂且匱乏,依賴與鏈接的愛,使得李天然與亨得利,以美國式輕鬆且溝通的愛,延續著他的成長歲月。但只有“父愛”的李天然,匱乏母愛,所以在遇著關巧紅時,她的堅定與勇敢,她的沉著與獨立,彌補著了李天然成長過程中缺失的母愛,他一下子愛上了她,儘管隱忍剋制,但是他內心潛意識的恐懼,在她那兒,得以療愈。他缺失的母愛,在她那,得以重建。她,對於他的魅力,無可遮擋。她,既像體貼的情人,給予李天然近似母性的光輝,在她面前,他的恐懼感得以釋放,安全且浪漫;她又似嚴厲的母親,引領李天然精神的成長與前進。

關巧紅的人生經歷,她領悟到了精神的獨立:復仇,靠自己。在漫長的復仇過程中,消化了內心的痛苦,顯得平靜與安然,她知道以何種方式存活於世,如何塵埃落定地調整自己的狀態,調整自己的情緒與人生航向,最大限度地克服恐懼心理,擺脫自己的內心焦慮,把自己修煉成一柄利器。

而彭于晏飾演的李天然,如同摸不清楚頭腦的未成年人,喊亨得利爸爸,後將藍青峰送去醫院時,對醫生說:我只剩下這一個爸爸了。摸不清楚頭腦的李天然,從沒有定下心來考慮過人性的複雜與殘酷,他內心匱乏的愛,依賴他的撫養人對他的控制,前有師傅,後有亨得利、藍青峰,他只是為了滿足內心安全感的需要,無所適從。如同一枚棋子,任人擺佈。沒有精神上的自由與獨立,沒有發現和審視內心的匱乏感,缺少復仇的自我站立起點。

劇中佈局者藍青峰,要下的是一盤大棋。終級目標是抗日,是將日本人的軍。為了這個終極目標,藍青峰願意犧牲所有的車馬炮,他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還有李天然。他,在影片中亦正亦邪,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面人物。他利用各方勢力,既圍之,又鬥之。一直在佈局,在被拔光牙齒後,面對激動撲上來認爹的李天然說:我救了你一命,你也救了我一命,我們扯平了。我不是你爸,你也該找自己的兒子呢。整部影片,李天然,一直是一枚棋子,此時藍青峰所說的意思,簡單明瞭:目標驅動,我收養了你。但你無須感恩於我,世界複雜,人性複雜,你得成長,你得成為父親了,成長為能替別人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呢!

心理學認為:身體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愈漸成熟,但心理的發展卻可能被某一創傷事件阻礙,停滯下來,童年發生的某個事件如果沒有及時被處理好,當事人會有延續的心理滯留,比如匱乏的愛,心理會隱憂“離別”,會沒有安全感,會容易感到“恐懼”,會依附於內心的對愛的渴求,比如對母愛,比如對能給予安全感的“爸爸”稱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