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廣廈超15億出售房產業務 稱影視文化是未來主流

7月16日下午,浙江廣廈在上交所召開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就擬作價15.38億元向廣廈控股轉讓所持天都實業100%的股權相關事宜予以回應。

《證券日報》記者在會議現場瞭解到,浙江廣廈董事長張霞表示,近年來,公司圍繞三年內退出房地產行業、進入有發展潛力和增長空間的新領域的產業轉型目標。未來公司將通過“內生”和“外延”雙驅動做精做強文化板塊業務,積極探索符合公司發展方向的多元化發展模式。

《證券日報》記者從資料中發現,浙江廣廈子公司廣廈傳媒表現一直不及預期,且近兩年影視行業公司業績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未來公司進行外延式併購可能產生較大金額商譽,記者對於公司在規避轉型過程中的潛在風險有何具體做法提出問詢。

“任何一個行業都具有行業風險和政策風險,只是趕上影視行業前期資本湧入較多,整個市場對影視文化行業不看好,但我們認為文化行業作為第三產業,未來在中國還是一個主流行業。”張霞表示:“除了研究政策還要加強自身。公司目前在團隊培養,多個項目的混動式開發,主創項目和參投項目的把控能力等方面仍有欠缺,這意味著我們今後要在這些方面重點突破。至於併購外延關鍵在於怎麼形成互動,最後產生協同,不同的企業文化要達成協同作用還是需要精耕。”

浙江廣廈2015年至2017年房地產業務收入約為22.23億元、15.39億元和5.94億元,佔比95.22%、89.73%和73.24%,成為主要營收來源。而公司影視業的營收佔比分別為0.93%、7.33%和19.74%,影視文化產業尚未形成穩定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司影視文化業務的經營主體是廣廈傳媒,廣廈傳媒自2014年通過資產置換收購併入上市公司後連續三年均未達業績承諾,導致公司2014年至2016年度扣非後淨利潤受較大影響。

本次交易浙江廣廈將剝離構成營收主要來源的房地產業務,轉而投向影視文化產業等新業務,將可能置上市公司業績於極大的不確定性之中。同時,交易幫助迅速回籠現金用作影視文化領域的併購,而浙江廣廈下半年收購標的的計劃尚處於探尋階段,投服中心在現場對浙江廣廈此時推進交易的合理性和交易原因提出質詢。

浙江廣廈回應,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日趨嚴厲,房企分化加劇,作為二、三線地產開發商的天都實業持續經營能力不強,公司不斷縮小房地產的開發規模,從組織架構人員結構等方面也不斷弱化房地產的開發職能。

儘管目前影視文化業務體量尚小,而且出於謹慎型原則,尚未進行實質性的併購。但是公司近幾年來一直在積極尋找大文化行業內的併購機會。張霞提到,優質影視作品和平臺的合作將有望成為公司的利潤增長點。

本次媒體說明會上,浙江廣廈還回答了通過上證e平臺收集的廣大投資者關心的關於標的資產和上市公司對關聯方提供擔保的問題,以及擔保是否對公司與第三方交易談判帶來負面影響。

2015年-2016年間,浙江廣廈曾與融創中國(港股01918)控股有限公司、杭州市城建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有過接觸,最終選擇與公司控股股東廣廈控股就交易事項進行協商。

據瞭解,公司擬將房地產業務賣給控股股東是在與外部第三方商談無果的情況下,基於天都城項目整體開發的完整性和延續性,以及大股東對上市公司三年內退出房地產的兜底承諾下做出的決定。

“我們認為在定價公允的基礎上,與其交易有利於更快更高效地推進本次交易方案的進程。”張霞如是說。

浙江廣廈稱與關聯方一直維持良好的互保關係,互保期間,從未發生過逾期等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近幾年來,公司一直在跟關聯方、金融機構進行協商,爭取逐步減少上市公司對外擔保金額。公司近幾年對關聯方擔保餘額不斷下降,2016年末、2017年末及截至2018年6月30日擔保餘額分別約為50.6億元、45.52億元、44.2億元。隨著天都實業剝離,公司對關聯方擔保餘額將進一步下降,並將通過加強擔保管理、謹慎擔保行為、反擔保等形式,進一步加強對外擔保的風險控制,以切實維護上市公司的利益。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