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窄巷子找尋老成都的印記

寬窄巷子找尋老成都的印記

到了成都,去哪裡看看呢?以前去成都多次,都是在機場,在雙流鎮上與朋友同學吃吃喝喝,喝點老酒。去了成都幾十次,重來就沒去過市裡。那都幹嘛啦!喝酒唄!現在身體不行了,喝不動了。到了成都,想出去走走、看看。瞭解下四川人安逸的生活。為什麼大家都願意來成都呢?都說四川人安逸。哪裡安逸呢?推薦我去寬窄巷子,看看成都人安逸的生活。寬窄?我看到有這個香菸,走去看看。

成都有句老話,“寬巷子不寬,窄巷子不窄”,便是所謂寬窄巷子是也,這裡是平民生活和成都慢生活的代表。瞭解一下寬窄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古街道,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先了解寬窄巷子的由來吧?這巷子以前還曾經叫過衚衕呢!寬窄巷子始建於清朝,是成都33條清朝兵丁巷子中僅存的2條,屬合院式建築。康熙57年(1718年),準噶爾部竄擾西藏。清朝廷派3000官兵平息叛亂後,選留千餘兵丁永留成都並修築滿城——即少城,少城被定作“八旗”軍營及其家眷住處,屬禁地。位於其中的寬巷子西口為鑲紅旗的地盤,窄巷子西口則為正紅旗駐地。當時的名字並不叫寬窄巷子,而是被分別稱為“興仁衚衕”和“太平胡同”。

寬窄巷子找尋老成都的印記

直到民國初年,這種明顯具有北方風格的名稱才被“寬窄巷子”所取代,並一直沿用至今。由於八旗子弟生活閒散,追求享受,這個區域也就成了成都休閒文化的發源地之一。青磚牆,四合院,高門樓,花牆裙,既有南方川西民居的特色,也有北方民俗文化的內涵。越來越多的老式建築、衚衕和社區被現代高層住宅樓、商務樓所取代,“寬窄巷子”卻在城市改造的廢墟中異軍突起,原住居民們紛紛在巷子裡開起了頗具地方特色的茶館和酒吧,不到兩百米的街道上竟然擠下了十餘家。

在這兩條小巷子裡,“老成都”氛圍越來越濃烈,蓋碗茶、豆花飯等恬靜的市井生活場景仍在這兒頑強地再現……,寬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築格局的最後遺存,也是北方衚衕文化和建築風格在南方的“孤本”,更是今天成都最著名的新“名片”和會客廳。走進寬巷子感受寬巷子:老成都的“閒生活”。體會到“寬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間文化;原住民、龍堂客棧、精美的門頭、梧桐樹、街簷下的老茶。寬巷子的熱鬧景象,構成了寬巷子獨一無二的吸引元素和成都語彙;寬巷子,呈現了現代人對於一個城市的記憶。老人在老茶館門口安詳地喝茶擺龍門陣,貓懶懶地盤在腳下打盹,梧桐樹投下斑駁的影子,院落裡的樹上掛著一對畫眉……。

寬窄巷子找尋老成都的印記

走進窄巷子,窄巷子的特點則是老成都的慢生活。成都是天府,窄巷子就是成都的“府”。一為收藏,一為豐富,改造後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院落,上感天靈,下沾地氣。這種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種精英文化,一種傳統的雅文化。宅中有園,園裡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這是中國式的院落夢想,也是窄巷子的生活夢想。通過改造,窄巷子植綠主要以黃金竹和攀爬植物為主,街面以古樸壁燈為裝飾照明,臨街院落將透過櫥窗展示其業態精髓。窄巷子將形成以各西式餐飲、輕便餐飲、咖啡、藝術休閒、健康生活館、特色文化主題店為主題的精緻生活品味區。

走出寬窄巷子,回味一下成都人安逸浪漫的生活氣息,還是坐下來,找一個有特色的小館子,吃上一點成都的特色小吃,更能體會到成都,四川人的生活氣息,麻與辣,難怪都說川妹子辣呢!不,川妹子麻、辣都有點。這就是四川人。

寬窄巷子找尋老成都的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