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很多孩子,不怎麼玩微信而玩我們用過時的QQ?

塊石沉浮


說句不好聽的話,不是QQ過時了,而是你不再年輕了。

微信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逆襲QQ,迅速獲得極高的活躍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微信簡單易用,所以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中老年人,一方面也吸引了大量沒有時間折騰QQ裡面亂七八糟的東西的上班族。

但是微信相比較於QQ也有很多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功能太簡單了。無論是聊天功能、文件傳遞功能、群聊功能、QQ空間的豐富程度,等等,都比QQ相差太遠。

你上了年紀,工作上、生活上的事情越來越多,所以你需要輕量化的APP來幫助自己提高效率,你也不熱衷於群聊、也不想有一個花枝招展的QQ空間來展示自己的個性,你只是想有個可以隨時得到通知、功能不太複雜的微信群,還有一個可以簡單曬娃的朋友圈。這不是QQ中的功能過時了,而是你再也不想用、也沒有能力用那些功能了。

而小孩子不一樣,他們熱衷於在群聊中打鬧,因為他們有時間、有精力,也有慾望;他們需要精緻而華麗的QQ空間來展示自己的獨特之處,甚至於會在裡面寫那些成年人看起來肉麻做作的文字。沒辦法,他們年輕、有活力、有需求,學習能力還強,任何新功能在他們看來,都是瞬間就可以學會的東西。你可能對於他們現在表示不理解,甚至於覺得他們幼稚,但是十年前、二十年前,你不也是這樣嗎?

所以,QQ永遠不會過時,只是你再也跟不上時代了而已。


SilentTurbine




1
微信產品更注重隱私,隱私大於便利。
QQ整體更熱鬧,功能多樣化,方便大於隱私
2
2.1圈子問題
我認為大部分人使用某社交軟件頻率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身邊的人、經常聯絡的人使用的是哪個。這樣來看,高中生使用qq,他們身邊的人也就是其他高中生,也使用qq。但是為什麼這些身邊的高中生們不使用微信?
2.2習慣
大部分現有高中生開始擁有qq號大約是在小學初中階段,也就是五到十年前,而微信推出是2011年,也就是四年前,花了兩年突破用戶3億,而當時2013年的qq活躍用戶高達8.25個億,從時間上來說,微信是個新出現的產品,從用戶基量,遠不如qq。


對於這些學生,使用qq六七年後微信才開始出現,為什麼要放棄原有使用習慣去選擇一個新的社交軟件?況且這個社交軟件裡可以交叉的人群寥寥無幾。另外,不是說不能同時使用兩個,但是大部分高中學生有那麼廣的交友面要用到兩個及以上社交(聊天)軟件嗎?
2.3使用工具
主要觀點是高中生使用手機頻率沒有大學生頻繁,家長管教也比較多,但是我沒有高中生使用手機情況的數據,只能這麼猜測。微信主打移動端,後推出的電腦版功能也十分有限,而qq就功能多得多,電腦手機兩不誤。
2.4功能
這個不用我多解釋了,別人也列舉了很多。功能差異來自於騰訊的產品定位,畢竟做出第二個qq沒什麼意義。所以在定位上我們也能發現許多端倪——qq功能繁複強大、微信功能較少以簡潔為目標——qq定位於多年齡層、微信相較定位於更加成熟的年齡段。

成年人每天接觸的信息量太多了,太多冗雜的功能反而成了負擔,而高中生生活圈子有限,qq的豐富多采更符合他們的胃口。
最後補充一下,這些高中生畢業後入了大學,大學校園裡身邊的人用的是什麼,一年不到他們就會半放棄原有的使用習慣,去主動融合進身邊的、新的圈 子。社交習慣來自於環境的倒逼。
3
首先,微信存不了聊天記錄! 肯定會有人打我 說你把重要的會話放在聊天頁面不就行了? 我不!我就不!我強(精)迫(神)症(病)!雖然可能聊天記錄也沒什麼用但我總覺得一刪會話就刪所有聊天記錄給我感覺挺彆扭的,還有QQ可以把群收進群助手啊 這是多麼人性化的一個發明啊!

其次,微信的聯繫人是按音序排的,不像QQ那麼容易分組...

然後 ,朋友圈只能發文字/圖片/文字+圖片
而QQ空間可以傳照片 寫說說 發日誌 還可以留言
刻意裝x的時候 要傳照片
平時吐槽的時候 要寫說說
內心情感複雜或者沒事寫個小說啥的 要發日誌
有事兒沒事還可以去人家留言板上撒個歡
而且相冊是可以分類的啊!放自拍的 放風景的 放男神的 放與基友合照的 放食物的
不像朋友圈啊!一長條全是照片啊!
QQ空間可以看訪客記錄
你難道就不想知道你女神看沒看你朋友圈嗎!

朋友圈看不見非好友的評論,其實看大家的評論也是很有趣的嘛,還可以排個隊形啥的
朋友圈贊一下之後就會冒出來無數條與我相關.. 夭壽了,我只是贊一下啊,我並不關心還有誰和我一樣贊啊。
不僅如此,朋友圈還不能轉發啊,看到一個段子很有趣想分享給朋友們你只能複製粘貼啊,這難道不是助長抄襲之風嗎?原創者哭暈在廁所啊!
QQ群功能齊全,內容豐富,匿名聊天很有趣的~
最後!這可能是一個很沒道理的理由,微信裡的默認表情 就是黃圓臉那個,不會動....你看QQ裡的揮手揮得多麼活潑!以及QQ的消息框圓圓的, 好看。
4
我就是用QQ,不太用微信的。
先上圖吧,這個貌似還不是個別現象...

5
微信只適合於快節生活火人群,當然還有新潮的廣告推廣模式。

QQ才是典型的工作生活兩不誤。工作上群分享、討論組功能完備。生活上只要你能想到各種亂七八糟能煩死你的“類微信”功能一個也不少。更人性的是現在即便不是會員也能實現聊天記錄準同步。


生旦淨末you


其實首先必須要強調的一個事實是,QQ並不是過時的產品,現在QQ的活躍用戶仍然比微信要多,手機QQ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也給自己進行了重新定位,那就是年輕化。從這個角度來看,QQ其實仍然對騰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款產品。

一、我們為什麼要離開QQ?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其實要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離開QQ。QQ號碼對大家來說重要性毋庸置疑,大家都使用了超過十多年,但這裡也承載了太多的社交關係。

尤其是大量亂七八糟的QQ群,每天會產生大量的垃圾信息,可以說讓我們不勝其煩。再加上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的聊天習慣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以前我們在QQ上給別人聊天,但現在需要的可能是即時的回應,這就是我離開QQ的原因。

騰訊公司一位高層說過:“微信讓溝通更有效率,QQ讓溝通更有樂趣。”

二、QQ為什麼在年輕群體中很火?

年輕人為什麼會用QQ?其實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們不願意和父輩使用同一款社交軟件,這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適用的。現在國外的年輕人更多也是開始玩snapchat、Instagram,而不是在玩Facebook,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說社交軟件的生命週期只有十年的原因。

至於對現在的年輕人來看,他們在QQ上沒有我們遇到的那些問題,QQ和微信對他們來說同樣都是新的社交網絡,並沒有選擇的障礙。再加上這幾年手Q一直在強調自己是年輕化產品,例如QQ秀、QQ空間裝扮之類的,其實都有助於年輕人彰顯個性化。

特別是QQ空間和微信朋友圈,兩者雖然都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社交分享空間。但是,微信朋友圈則非常簡潔,不能彰顯95後、00後的個性化特點。至於可以自定義裝扮的QQ空間,包括一些付費使用的功能,都有助於滿足95後、00後追求時尚潮流的心理需求。相比微信的朋友圈,QQ空間更多是情緒、情感類的內容。

三、年輕人現在還沒有足夠強的消費能力

QQ的用戶年輕化已經是事實。數據顯示,44.8%的人在小學一二年級就開始用QQ,26.3%的人上了初一才開始玩微信,28.9%的00後不用微信。雖然最新的微信生活白皮書顯示,60%的用戶是15至29歲的年輕人,但微信贏得了更多以前QQ沒有覆蓋到的高端用戶,比如商務人群。微信和QQ的用戶結構在逐漸分化。

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QQ的使用群體00後大多還是學生,屬於消費者,有一部分人未有購買手機的能力,因而他們與成年人相比有著較低的手機普及率,所以其主要使用電腦為主,而微信的PC版本和QQ顯然沒辦法比較。身邊的朋友用什麼,我們就用什麼,其實這個可能是常見的一個現象吧。

在移動時代,所有應用都在搶奪年輕人的時間,比QQ更想討好年輕人的產品每天都在湧現。馬化騰那句著名的危機論反覆被提及,“就算你什麼沒做錯,你不再年輕就是個錯誤。”對馬化騰來說,不管你用微信還是QQ,反正你都是騰訊的用戶。


俊世太保


隨著微信的出現,已經越來越多的人從qq轉戰到微信,觀察身邊的同事和朋友你會發現,大家孫然都是保留qq,並且也都有下載,但是已經很難做到高頻率的打開使用,qq似乎已經變成了成年人年少時的回憶,不在變成我們日常進行溝通的渠道,因為微信已經能取代qq稱為我們溝通的工具,並且功能性也是更為全面,更為便捷。當我們逐漸在擯棄使用qq的同事,你可以通過各種新聞看到,qq變成了青少年非常喜愛使用的交流工具,各種新聞中你也會發現,孩子們的各種表達的頁面也是以qq為主,很少在微信朋友圈中進行看到,那麼這個也說明青少年其實使用qq的頻率應該是高於微信的,就像曾經年少的我們也會去關注qq級別,並且成為我們和朋友間比較的一個內容,微信相比qq確實更為簡潔,交流更為方便,但是他刪去了qq中很多娛樂化的元素,更適合成為成年人交流的工具,對於孩子來講,他的娛樂性的功能以及可以相互比較的元素確實是很少,對於青少年來講,他們的生活中畢竟工作交流少,主要是集中在同學朋友之間的這種交流,所以微信的功能並不能滿足,但是qq內容確實給了孩子們這樣的空間來進行表達,所以微信的主要使用群體還是以成年人為主,對於青少年他們更喜歡的交流軟件反而是qq,他們並不急於去完成一件事情,僅僅需要的是一個適合他們的交流工具,如果你是在青少年時期,去對比微信和qq兩款軟件的情況下,你可能也會選擇qq這個娛樂性內容更為豐富的軟件,但是逐漸成年之後,你願意花在交流上的時間是逐漸減少的,這種情況下,你應該就會逐漸從qq轉移到微信的使用上。


鉛筆道


QQ 和微信大的區別在於,微信是移動互聯網的產物,是基於手機號碼的社交。絕大部分人人,是通過手機號碼註冊來開通微信的,這一點在70.60甚至50年代的人,更是如此。所以基本上知道手機號碼,就能添加好友。再加上使用了語音進行聊天,簡化了打字這一個交流障礙後,70.60.50年代的人接受度就迅速上升。

而90年代甚至00年代的人,最大的也才26,98年的才剛進入大學。QQ號碼很多是十來歲就已經有了。我是94年的,用QQ 已經10多年了。最重要的是,現在的中小學生,手機的使用率並不高,甚至有些人並沒有手機,這就導致了使用微信的基本條件都不具備。而QQ 只需要記住號碼,很容易獲取,哪兒都能登陸,同樣也方便交流。再加上QQ 裡面,各種會員,特權,裝飾,空間等等,很是吸引這些中小學生。

就我自己而言,我更喜歡用QQ ,工作上更方便,舉個簡單例子,傳輸文件,電腦能看,手機也能看,手機電腦互傳小東西也方便。建立群這些也方便管理,改備註,設置添加條件什麼的,陌生人交流也方便,一個群裡偶爾私聊,不需要加好友就能私聊。平時微信也用,娛樂性比較大,大家庭的群就是微信,平時長輩曬曬照片啥的也多,發紅包也方便。

所以我覺得並不是微信就很先進,QQ 是過時,微信連圖片視頻文件傳輸這方面都沒做好,談何先進?僅僅是時間的先後嗎?QQ 的功能我就覺得很全面,很實用。微信有的都有,微信沒有的,也有。只是說,註冊機制不一樣,導致了人們的觀念不一樣罷了。就像郵箱,是不是也可以說落後了呢?


Glu2


首先,有必要糾正一下QQ過時的說法。根據騰訊大數據顯示,QQ僅PC月活躍用戶就有8.99億,App月活躍用戶數6.66億,這一數據是領先於微信的,且就騰訊2017年1季度財報數據披露的,QQ同時在線人數和智能手機用戶數都創下新高。從這一角度來說,QQ目前仍然是一款主流且活躍的通信軟件。

所以,QQ並沒有過時,只是我們成年人不怎麼使用了而已。

在成年人普遍使用微信,青少年普遍使用QQ這個問題上,我認為,這種選擇恰恰符合人在不同年齡段的不同心理訴求。簡單說來,就是QQ給人以存在感,微信給人以孤獨感。

QQ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小社會。假如你剛剛註冊一個QQ號,哪怕一個好友都沒有,也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加到許多好友,同城的、異地的、帶攝像頭的、甚至可以鎖定某一種性別……這些,騰訊都已經為你過濾好了。而進入這個社會之後,QQ號有等級高低,QQ秀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帳號的級別,紅鑽黃鑽藍鑽,把QQ帳號裝點得非常“紙醉金迷”。可實際上,這些功能並不太花錢,沒有進入社會的青少年可以很輕鬆地在這個“社會”裡取得地位,獲得存在感。此外,誰來過我的空間,誰去過我男女朋友的空間,這些內容對青少年的戀愛懵懂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總體來說,QQ是如夢境般冒著粉紅色氣泡的童話世界,特別適合青少年們編制自己的“社會夢”。

如果說QQ是童話世界,那微信就是現實世界。現實世界沒有那麼多花架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少年們想象得那麼熱鬧,大家是很冷靜而剋制的。這對少年們來說,就意味著非常沒勁。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註冊了一個微信號,除了通訊錄好友之外,加不到任何一個陌生人或陌生的群;他們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設置為“只展示三天朋友圈”。在他們的年紀,他們不知道隱私為何物,他們也不畏懼任何陌生人,他們不需要像成年人一樣守護著自己的圈子,他們要跳,要笑,要刺激,也要得瑟。他們生怕世界上有人不知道自己,可作為成年人,我們很多時候生怕別人知道自己。

從QQ到微信,基本是從少年走向成年的必經之路。我們也曾經歷過晝夜掛機,只為把QQ號升到“太陽”的階段,但只有在過去很多年之後,我們才會看出自己當年有多幼稚。因為別說一個太陽,就算全變成太陽,生活也不會發生什麼變化,沒有人會因為你的QQ等級更高而為你喝彩。可是,這個事兒只能我們自己來發現,不能讓別人來評說。如果我在辛苦掛機時被人嘲笑幼稚,我一定會奮力回擊,因為這是我在那個時刻在乎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是父母,在孩子玩QQ不亦樂乎的時候,不要站在成年人的視角去嘲笑他,這是他的一個階段,我們都曾如此度過。


默爾索


QQ更得00後人心?

  既然00後已經成為了網民中的重要一份子,瞭解他們的互聯網需求從而調整旗下產品策略對於眾多互聯網公司來說是必然要採取的行動,許許多多與00後相關的調研報告也就應運而生了。

  其中,根據美圖發表的《00後App使用情況調研報告》所示,00後最常用的APP按先後排名前十分別是:QQ、微信、微博、QQ音樂等等。這裡面不少應用軟件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手機應用,聊天、購物,玩手遊,聽音樂、自拍都幾乎是我們玩手機的時候必然會做的事情。另外根據騰訊微信的相關報告,在微信的用戶群體中,60%以上的年齡超過25歲。與此相對應的是,QQ的用戶中,60%以上的用戶年齡低於25歲。這讓我們感到非常好奇,作為師出同門的兩款通訊軟件,QQ為什麼相較於微信而言更得00後人心?這其中到底是有著什麼樣有趣的原因呢?

QQ更加吸引00後的注意

  關於這個問題,也許我們能從00後對微信和QQ的看法中找到我們的答案。首先00後當中有較多的人認為微信是大人用的,並且他們覺得在裡面朋友圈總是被各種叔叔阿姨刷屏,而且多是養生健康、教育親子現實問題,而且還有很多廣告,這一切讓他們感到厭煩。

  此外,00後大多還是學生,屬於消費者,有一部分人未有購買手機的能力,因而他們與成年人相比有著較低的手機普及率,所以其主要使用電腦為主,微信PC客戶端不能夠同步聊天記錄的設定也給他們帶來了不便。

  微信畢竟是一款更適合在手機上使用的軟件,在PC客戶端上登錄微信還要通過手機掃碼,沒有手機的00後就根本玩不了微信。

QQ可玩性更高

  而反觀QQ的PC客戶端則與微信相比,功能更為豐富完善。微信的主要功能主要聚焦於通訊,給人的感覺非常簡練,所以明顯它的定位人群更為接近於那些工作繁忙,時間緊張的人群。而QQ給人感覺正好是與微信相反的,QQ作為通訊工具可玩性非常高,可以設定在線、隱身、離開等狀態,可以添加個性簽名,使用QQ秀等。

QQ空間更能比朋友圈豐富

  而且QQ空間的功能也明顯要比朋友圈更為豐富。不僅可以轉發朋友的說說和寫日誌,玩各種各樣騰訊旗下的QQ空間遊戲,而且還可以知道究竟誰看過自己的說說、來過自己的空間等等。這些對於更喜歡錶達自我個性的00後來說,這種多樣化的形式是更有吸引力,所以當我們看到00後的人均寫說說量高出95後約1.3倍左右的調查分析結果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較為多元的功能,更加鼓勵和增長了他們表達自我的慾望,而且可以互相查看,和了解有多少人看過自己的說說,對他們來說也算得上是一種成就感上的滿足。

  其實這裡用逆襲一詞也可能不大恰當,畢竟嚴格點來說,QQ和微信是可以理解成是逐漸面向不同人群而發展的通訊聊天軟件了。但若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的話,無論如何新生代才是以後未來互聯網的主力軍,而當前新生代的00後愈發習慣了使用QQ作為他們的通訊工具也是不容忽略的事實。

對於這種狀況,目前主要有兩大觀點。一種是人們覺得00後已經習慣了使用QQ了,他們的朋友也同樣基本是以使用QQ為主,既然他們要聯繫的朋友大部分都是能夠在QQ上找到,那他們還有什麼必要大費周折花費大量時間成本轉移到使用微信上去呢?在這種觀點看來,微信大概對於00來說是屬於上一代或者較為傳統的人才使用的工具吧;而另外一種觀點則是覺得等到95後和00後長大擁有自己的手機之後,生活的節奏應該會促使他們變得像現在的80後90後一樣,更加偏向於使用功能更為集中和明顯的微信吧。

  總而言之,無論是QQ的多樣年輕化還是微信的方便便捷,都為其贏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他們之後的發展到底會怎麼樣一切都還是未知之數。因為無論競爭結果如何,都是騰訊贏了,哈哈哈!


飯搞搞


某自2002年最後一天擁有自己第一臺組裝PC電腦,一晃過去15年多之久,從必需先會用電腦才會使用QQ等即時通訊工具到現在只要使用智能手機幾乎就會用微信社交軟件,科技伴隨使用人群經歷了飛速的發展。篇幅所限,本文不探討精確與具體這些過程演變節點,所有觀點僅從個人親身經歷體驗而來,只從社交軟件背後所代表的人際關係說一點心得。

\n

不說最初的QQ時代,僅說2002年以後,家用電腦伴隨Windows XP512Mbps寬帶從城市開始逐漸普及,當時能擁有或能夠使用電腦的人群屬於小眾群體,瞭解或使用以QQ為代表的即時通訊工具相比於當今更是小眾。人與人之間的非面對面的聯繫除去電話、信件、電子郵件之外又增加了以QQ為代表的軟件(其實QQ也是山寨ICQ

msn的東西),此後除去單純的在線文字交流、離線留言、又逐漸發展了空間、語音通話、說說等等功能,依附平臺也從最初的電腦擴展到現在各種操作系統的平板、智能手機等。

\n

某從2013年開始使用微信,屬於比較晚的,但在所處於的人群層面而言,感覺使用者還不是太普及,雖然從百度看微信稱2013年初微信用戶數已達3億,但感覺那最多隻是個下載安裝統計的數/次。

\n

QQ有群、微信有朋友圈。中國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

QQ時代,確實是人以群分,什麼同學群、校友群、同事群、興趣群.....,單純的人與人之間QQ留言啊、群裡的發言啊,因為各種原因,不想不願當時應聲的可以視而不見,或錯過時段回應,對此不會有任何人產生任何疑問為此而有所糾結,因為雖然使用QQ,但登錄頻率不一樣,大家對此都心知肚明,微信與QQ共存時代,更多的使用QQ是用於工作或私人之間的文件傳送,雖說現在微信也有文件傳送功能,但專門為使用微信傳送文件而登陸電腦版只在不得已情況下才使用,雖說手機軟件對於微信接收的文件也能識別處理,但同樣受限於不方便只在不得已情況下使用,依附QQ
所建立的認識與不認識、熟悉與不熟悉的人之間的聯繫屬於弱聯繫。

\n

伴隨3G4G移動網絡和低門檻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時代來臨了、朋友圈功能來臨了、各種年齡層次的人都在用微信。我相信重要的緊急的事情,是會使用電話而不會使用微信聯繫的,因為萬一對方考慮流量費用或耗電快等影響不是時時在線豈不耽誤正事。而對於大眾的人群,或時不時打開手機看看的低頭族,有相當比重的人是打開手機看看朋友圈,在朋友圈中可因各種需要各種以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各種表達......更有各種網絡無聊文章等在討論“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態?”“為什麼你的朋友圈無人點贊!”等等無聊問題。

\n

某從手機安裝微信到熟悉瞭解其功能用時很短,然後即放置不用。因為當時一是往來的人很多還沒有使用微信,二是對微信好友功能比較反感。

未完待續……


paganinin


大家都是從使用功能上去理解,其實更本質的問題是,QQ 是為陌生人設計的。

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積累朋友過程,年輕人的圈子需要不斷的擴大,才能有未來的發展,而且可以輕易的和陌生人交流,特別是群和空間,這也是年輕人成長需要交更多的朋友需要。

圈子是通過熟人來擴展,基於共同的東西來獲取信任。而且到一定年紀後,圈裡的朋友會不斷的刪減,也就固化了!這也是人生髮展的必然,隨著年齡增長,圈子會越來越小,留下的都是真正的朋友和家人同學以及志同道合的人罷了!

工作前使用QQ, 等工作了,大多會使用微信

因為管理層都是上年紀的,特別是老闆,你不使用沒法交流,會被排斥的。

從陌生人到熟人是一個成熟的過程,不必在意。

每一個都會從QQ慢慢過渡到微信。等你做到管理層或者人到中年,就只剩下微信了!


生活對我說


鎂客君發現幾乎在任何手機App排行榜單中,微信和QQ都是霸榜的存在,大多情況下微信要比QQ的活躍度更高。但有人發現,如果把年齡限定在25歲,情況就會反過來,QQ超越微信成為第一,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聊天工具是越來越多,但用哪種工具因個人的習慣不同。孩子用QQ多的原因有以下三點:

首先這個是慣性使然,因為大家都習慣了,所以現在還是繼續使用。QQ伴隨著這些孩子成長,QQ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就像是童年,在電腦剛發展起來的時候我們第一批接觸到它,當時的QQ企鵝,牧場,搶車位都是隻屬於我們的記憶。

其次,現在的孩子們比較流行的一個說法是:

“QQ是小孩玩的,微信是大人用的”。主要是因為現在的爸媽都用微信,發個朋友圈,但凡個性一點,爸媽都會刨根問底。有的時候我們覺得很正常的用詞,爸媽都覺得不好,或者是犯啥忌諱。有人或者說了,你可以屏蔽父母啊!不過在他們看來那是跟斷絕家庭關係差不多。

第三點,也是微信對於青少年最缺乏吸引力的地方,單調!單調的聊天背景,單調的聊天表情,單調的朋友圈... ...微信的功能大概是聊天,朋友圈,紅包這三樣功能,聊天和紅包QQ都有,而朋友圈其實是和QQ空間差不多,但我覺得QQ空間在一些方面比朋友圈做的更好,比如說00後喜歡的遊戲可以用QQ空間找。還可以自己裝扮QQ空間,甚至還有“情侶空間”。如此看來QQ深得如今的孩子們喜歡也就不奇怪了。

其實不管哪種聊天工具都只是一個工具,個人有個人的習慣。只要用的舒服,方便,就是最好的聊天工具!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