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懷柔區1:10萬地質災害易發程度研究

【概況】

懷柔區位於北京市北部,地理座標:東經116°17’~116°53’,北緯40°41’~41°04’,面積2183.0km²。全區轄10個鎮,5個鄉。截至1999年底,全區總人口26.5萬。工業主要有一些小型鄉鎮企業和加工工業,農業生產仍處於較低水平。近年來,懷柔區大力開發旅遊資源,域內眾多的自然景觀和人為景觀吸引了大量遊客,旅遊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1999年全區實現工農業總產值93.62億元。懷柔區地處燕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多山,山地面積佔全區面積的88.7%,南部有小片平原,僅佔全縣面積的11.3%。地形地貌包括中山、低山、丘陵、盒地、河谷及溝谷。全區年均降水量470.0~850.0mm,6~8月降水量佔全年總降水量的71.0~76.0%。雲蒙山一黑蛇山一線以南的八道河一根樹嶺一帶為北京市的多雨中心。境內水系較發育,水資源較充足。發育有潮白河、白河和懷河等17條4級以上河流。大多屬潮白河水系,少量屬運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湯河、天河和白浪河等。

【地質災害發育分佈特徵】

懷柔區發育的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泥石流和崩塌

本次調查共確定地質災害及隱患點33處,其中泥石流29條,崩塌4處,分別佔災害點總數的87.9%和12.1%。

泥石流是懷柔山區最嚴重、最具破壞性的地質災害類型。地貌上多集中分佈在末級和二級溝谷或溝谷上游狹谷段的中小溝谷內,構造上集中於構造風化帶上,行政區劃上主要分佈在境內中部八道河一琉璃廟一棗樹林一帶。時間上多發於7月下自和8月上的。

崩塌主要發生在區內中部地區,崩塌一般發育在岩石堅硬、性脆、構造節理髮育的基岩坡面,山體坡度多大於55°;滑塌主要集中在殘坡積層較厚(一般大於0.3m),地形坡度在25~40°之間的坡面上,規模大小不等。

【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

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包括琉璃廟鎮全部、雁棲鎮大部分及湯河口鎮、九渡河鎮、渤海鎮和長哨營鄉的部分地區,總面積約733.0km²,佔全區總面積的33.6%。區內巖性為堅硬的花崗岩、碳酸鹽巖及火山岩,青石嶺斷裂帶、崎峰茶一琉璃廟斷裂帶在區內交匯,且雨量和雨強均為北京山區之首,因此泥石流極為發育。地質災害點平均密度3.0處/100km²。

地質災害中易發區:位於懷柔區北部喇叭溝門滿族鄉北半部及縣境南部黃花、大羊山地區,面積337.0km²,佔全區總面積的15.4%。此區斷裂構造活動相對較弱,無大型斷裂帶或密集斷裂帶穿越,巖性以中酸性侵入岩及中生代火山岩為主,岩石風化破碎程度一般一中等。主要地質災害為泥石流;其次為崩塌。地質災害點平均密度1.2處/100km²。

地質災害低易發區:分佈在懷柔區中北部寶山鎮及湯河口鎮部分地區,總面積267.0km²,區內巖性以中生代火山碎屑沉積岩為主,地貌上多為低山,地形相對平緩,構造活動相對較弱。地質災害點平均密度1.1處/100km²。

地質災害非易發區:除上述三個易發區以外的地區,主要分佈在湯河口-長哨營河谷盆地、長城以南至平原之間的丘陵地區以及山前平原地區,總面積848.0km²。此類地區地形舒緩,海拔低,地形相對高差小,坡度較小,基本不具備產生地質災害的條件。

北京市懷柔區1:10萬地質災害易發程度研究

懷柔區1:10萬地質災害易發區圖

​【地質災害隱患及防治管理措施】

本次調查共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29處,其中危害程度重大級8處,較大級14處,一般級7處。調查組協助地方政府對受地質災害威脅的危險村莊和多處旅遊景點及交通路段進行了危險性評估,編制了防災預案和全區地質災害防治區劃,初步建立了懷柔區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監測預警系統。

資料來源:北京市地質研究所 北京市懷柔區地質礦產局 2000年1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