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想想,你家孩子有資格「學文」嗎

01

現在的學生不得了,就不像個學生,太難管了,家長教師都犯愁。

有的學生打鬧課堂,有的學生和家長頂著上,還有的學生在校園打罵學生……

渾身的厲氣,吃人啊,太可怕了。

這還是學生嗎,就是“危險品”。

曾經就有在校學生“血刃母親”,喪失人倫,令人毛骨悚然。

還有電視新聞報道,一名農村大學生對親生父母“抽筋扒皮”……

這樣的學生,還有資格“學文”嗎?

家長想想,你家孩子有資格“學文”嗎

02

中國傳統文化好,《弟子規》上的總敘上有一句,“有餘力,則學文”,這就是孩子“學文”的資格!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剛開始看到《弟子規》的時候,是縣城牆上的幾句,“有餘力,則學文”,當時就笑了,誰家沒“餘力”了,現在經濟條件這麼好,上學不困難吧,而且國家政策這麼好,普及十二年義務教育,上學沒有門檻。

這真是我的一個可笑真實故事。

這幾年,我研讀國學經典,努力吃透一些內涵,每當想起這個故事,真是羞愧不已。

古人對“學文”的資格講的好啊,先把人做好了,再“學文”。

有三點:在家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出門為人謙虛謹慎,誠實誠信;在社會上為人平和,仁愛佈施。

做人過關了,才有“餘力”,才去“學文”。

不然,做人不行,學文無益,“知識越多越反動”,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家長想想,你家的孩子有資格“學文”嗎?

03

學生就那樣,你說咋辦?

根在家庭教育!

我在多次家庭教育講座中和家長互動,家長都是把責任推到學校了,“就是不會教才讓你們學校教育的,我們有啥辦法”,對學校是怨氣昇天,不做一點點的反思。

這不是一個家庭教育的悲哀,而是我們當下的普遍現象。

孩子做人,這是家庭教育的重點。

不是推卸學校教育的責任,而是學校就不能代替家庭教育。

怎樣做好家庭教育?

我做了那麼多家庭教育講座,其實就一句話,家長做好自己,家庭和睦,孩子看樣學樣。

所以,我每一次的家庭教育講座,家長都是高高興興來尋找專家找娃的毛病,最後找來找去,原來都在父母自己身上啊。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難教育,其實是自己的問題。

有一個故事很經典,一位家長問高僧,現在的孩子毛病太多,難管教,怎麼辦?高僧說,複印出東西有問題,改原件還是改複印品?家長說,當然改原件了。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品”!

04

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是有心理學的根據的。

所以,父母要抓好幼兒教育,這是學校沒辦法替代的。

如果把問題孩子都送到學校,學校是無能為力。好孩子不用教,自學成才,教師真是撿了一個漏!問題孩子,家長送到學校,教師費時費力,不見出成績。為什麼啊,教師教育孩子做人,很難,因為教育的根在家庭教育。

學校教師的精力都耗在了問題學生身上,這話真不為過,好學生不用教。

就這教師還“吃力不討好”,難教育,難出成績,教學壓力大,家長,社會不理解,這確實不怪教師。

所以,家長要做好孩子的“學文”資格教育,孩子在家孝敬父母,能不聽你話嗎,這樣孩子還學不好文化課嗎?

家長想想,你家的孩子有“學文”的資格嗎?

家長想想,你家孩子有資格“學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