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王六郎(上)

聊齋志異——王六郎(上)

每夜,攜酒河上,飲且漁。飲則酹地,祝雲:“河中溺鬼得飲。”以為常。他人漁,迄無所獲;而許得滿筐。

漁夫姓許,家住淄博北部的城郊,靠打魚養家餬口。他夜裡打漁的時候總是喜歡帶上酒,邊喝酒邊捕魚。而且喝酒的時候來了興致會就會先倒滿一杯酒灑在河岸上,嘴裡喃喃道:“河中溺水的亡魂啊,我把這酒分一些給你們,快來喝吧。”這個習慣他一直保持著。說來也怪,其餘和他一起打漁的人經常會一無所獲,唯有總是魚蝦滿筐。

聊齋志異——王六郎(上)

一夕,方獨酌,有少年來,徘徊其側。讓之飲,慨與同酌。

這天傍晚,許氏像往常一樣在岸邊獨酌,此間一位少年來到他身旁。先生詢問少年要不要一塊喝些,少年欣然同意。這天夜裡許氏整晚沒有打到一條魚,很是失望。此時少年起身說道:“請讓我到這水流之下替您驅趕這魚群。”倏忽間就離開了。不一會兒少年回來相告:“魚群大概要到達了。”話音剛落許氏果然聽聞有魚群吞食魚餌的聲音。趁機撒網,捕得的數條盈尺(十寸為一尺)有餘的大魚。

聊齋志異——王六郎(上)

少年起曰:“請於下流為君驅之。”遂飄然去。

漁夫滿心歡喜,鄭重的向少年道謝。準備回去的時候還特意準備兩條魚要給少年,少年謝絕後向他說明了情況:“我屢次的從你那裡討酒喝,這點小事怎麼值得你掛在心上呢,不過你不嫌棄的話,我會經常為你驅趕魚群”。許氏聽後問道:“咱們相處才不過一個晚上,你為什麼這樣說呢?我確實非常希望你可以一直照顧我的工作,但是我會因為無以為報覺得羞愧難當。”之後詢問了少年的名字。“姓王,沒有字號,再次相見你可以稱呼我為王六郎。”說罷,少年告辭離去。

聊齋志異——王六郎(上)

舉網而得數頭,皆盈尺。喜極,申謝。欲歸,贈以魚,不受,曰:“屢叨佳醞,區區何足雲報。

第二天,許捕獲的魚更多了,便買了更多的酒。晚上到達河岸的時候,少年已經先在等候了,於是大家又歡飲起來。飲數杯之後,少年就為許氏驅魚,如此這般半年有餘。直到這天,少年突然語氣悽楚的對漁夫說:“我有緣與你相識,這半年時間情同手足,但怕是不久就要到分別的時刻了。”漁夫驚訝的追問何故出此言,六郎又言又止,反覆輾轉才說道:“你我既然情同手足,我和你講了你也不要驚訝,今天將要分別,也無妨和你說明實情:我其實是這河裡的水鬼。為人時平素裡喜歡喝酒,喝醉了酒後不小心溺死在這河裡已經數年有餘了。之前你總是能比他人捕獲到更多的魚,全是我為報答你的酹酒之恩,暗中為你驅趕著這些魚群。

聊齋志異——王六郎(上)

許貨魚,益沽酒。

明天我做鬼的期限將至,會有人過來代替我,我也會再次投胎重生為人。想到和你相聚的日子只有這一個晚上了,怎麼能毫無感觸呢。”許氏剛聽完也是有些害怕,但是想到和少年熟悉往來的日子很久了,就也不再恐懼。他只是斟滿了一杯酒,對少年說:“六郎,來,喝了這杯酒!你也用傷心,咱們再也見不到,確實是讓人悲傷的事情,但是想到你可以轉世投胎,這是令人高興的事情,應是我慶賀你,你應該高興!”說罷和少年暢飲起來。隨後許氏問道:“不知代替你的是什麼人?”少年回答說:“長兄你可以在河畔等待一下,明日正午會有一名女子過河溺水而死,她便是過來替代我的人。”說話間晨雞已經開始報曉了,漁夫和少年揮淚告別。

聊齋志異——王六郎(上)

孝婦河發源於淄博市博山區禹王山、青石關、岳陽山一線,全長135.9km,僅淄博市境內流程就達77公里。

翌日正午漁夫靜候在河邊觀察周遭,果然看見有婦人抱著嬰兒過來,到了就跳進了河裡。嬰兒被拋到河岸邊,揚手躑足地大聲啼哭。令人意外的是,婦人在河中沉浮了幾次,又拖著溼淋淋的身子上了岸:在原地休息了一下,抱著小孩子離開了。當初婦人溺水時,許氏也不忍心袖手旁觀,想要救她;但是一想到她是來替代六郎的,便也就不再準備行動。看到婦人回去了,他就懷疑六郎的話並不準確。傍晚的時候,他依舊在老地方捕魚,少年又來了,說:“今天又能和你見面了,咱們先不提分別的事情。”漁夫問事情的原委,少年解釋說:“女子確實是來替代我的,但是我可憐她懷中的嬰兒,用殘噬兩條命的代價換我一人重生,我捨不得,所以讓她回去了。下次就不知是何時才有別人代替我了。或許也是我們兩人的緣分還未盡。”許氏感嘆說:“你這樣的仁慈心腸,可以感動上天了。”這之後兩人又像往常一樣相聚。

聊齋志異——王六郎(上)

六郎曰:“女子已相代矣;僕憐其抱中兒,代弟一人,遂殘二命,故舍之。更代不知何期。或吾兩人之緣未盡耶?

文中故事發生在孝婦河,從文章中也能感受的到蒲松齡先生筆下的鬼怪形象並不刻板,而是像人一樣有血有肉,甚至可以成為一種文化符號。對本文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由於篇幅限制和為閱讀體驗考慮,本文分為了(上)(下)兩篇。感興趣可以移步聊《齋誌異——王六郎(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