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醫藥行業大佬齊聚,會聊點什麼?

關鍵

詞:獨角獸 生物技術 藥明康德

近期的行情,整體上還是屬於偏弱的。但是,唯獨一個角度,市場對其投資的熱度不減——獨角獸。其實這裡,根本原因還是大家基本看到了一個國家意識的趨勢。無論是富士康20日超快IPO,還是對於CDR年內支持海外公司,迴歸A股。都可以看到,國家層面對於咱們國內證券市場做大做強的意圖。慢牛怎麼來?慢牛不是說經濟好就有慢牛,其根本還是A股市場的整體質量問題。如果A股更多一批像格力、茅臺、萬科這樣的企業,可能咱們現在的大A股,就不是現在這樣一個狀態了。

所以,這是今年的一個重點。所以,最近的週末,老牛會針對證監會提出的四大方向: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及高端製造,重點深挖未來的機會。記得上週咱們應該聊得是生物科技,本週的重點還是這塊。

第一主要是醫藥這塊,容易迸發獨角獸類的公司;第二咱們二級市場上醫藥的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都處於低位,空間較大;第三,在下週五,老牛有幸參加一個創新醫藥的峰會,主要聊得是創新醫藥這塊未來市場的領袖。其中,到場的大咖絕對都是重量級人物:如恆瑞醫藥總經理周雲曙、 復星醫藥的董事長陳啟宇、阿斯利康(世界級藥企)中國區總裁王磊、華大基因總裁尹燁以及藥明康德董事長兼CEO李革,等等還有一批知名醫藥企業的董事長級別高層。

老牛說過,近期的調研重點會集中在醫藥行業,所以最近集中精力,看能否找到值得出手可以長線持有的好公司。所以,第一消息,大家保持對老牛文章的關注就好。

今天重點聊得一個公司,是對近期醫藥板塊帶來異動的一個即將上市的醫藥獨角獸企業。記得暫時上週也是聊了一個,不過是醫療器械的龍頭。而今天是一個創新藥的龍頭,而且公司的董事長也會出席下週五的峰會。

想必對醫藥這塊有一定跟蹤的朋友應該知道了,那就是藥明康德。

藥明康德被譽為醫藥界的“華為”,在2017年已經披露了招股說明書,作為國內新藥研發領域的明星公司,業績是槓槓的,只是在資本道路上著實不順心。先是2007年紐交所上市,雖然通過一路收購讓公司技術與研發實力大增,但是和其他中概股一樣,在美股市場失去了吸引力,2015年底,藥明康德完成紐交所私有化退市,私有化成本僅為33億美元。接著藥明康德分拆業務三步走,先讓合全藥業登陸新三板,業務主要為跨國藥企提供小分子藥物中間體;再讓藥明生物登陸港股,主要提供生物藥發現、開發及生產服務。

而在去年母公司憑藉核心的CRO業務再申報A股IPO。藥明康德是國內CRO的巨頭,在全球排名第11位,主要向製藥巨頭提供“研發外包”業務。

國內醫療產業雖然受制於技術水平和研發投入,與外國大型的醫藥公司有不小的差距,但正是基於這種差距和國內龐大的醫療需求市場,更讓國內優秀的醫療企業有著不小的想象空間。

近幾天,老牛也是特地找了個,專門做醫藥行業PE的一位資深投資人,在他看來,國內原創藥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是在與日俱增的。如果在可預見的:未來5年裡,中國原創藥會有更多的原創藥進入臨床試驗、獲得審批、進入市場;有一批極具潛力的醫藥公司崛起,很多公司將會完成IPO,市值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有更多的獨角獸公司出現,有希望成為中國未來的“強生製藥”這樣的大型製藥公司。

那麼,我們回到藥明康德發佈招股說明書後,帶來的市場反應。

我們從同類業務角度,近期同樣是做CRO的百花村和亞太醫藥都是上漲猛烈。說明市場對於創新藥CRO這塊有著充分的熱情。所以,我們最先關注的應該是藥明康德上市後,IPO定價不高的情況下,是可以參與的。其次,按近期市場做影子公司的邏輯:在A股上市公司中昆藥集團和信邦製藥,通過常州平盛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參股上海金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屬於影子公司。

再來考慮兩家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情況。其中,昆藥集團70個億左右的市值,對應PE20倍左右。公司在藥品研究方向重點佈局腦卒中、糖尿病、痛風、腫瘤、神經類、免疫抑制劑等慢病領域。2016年12月參與RiMO種子輪Ⅱ融資,其中RiMO獲新藥臨床試驗批准,具有全球首創的高效、低毒的具有革命性的癌症治療技術。主要用於頭頸癌治療。預期RiMO-301廣泛適用於許多癌症,包括頭頸癌、子宮頸癌、前列腺癌、肝癌等,目前暫無已上市的同類藥品。所以,前景較為可觀。當然,這裡還是以觀察為主。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咱們更多重磅消息和福利,等老牛週五整理好峰會的內容再同大家分享。

(免責聲明:本文資訊僅作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下週醫藥行業大佬齊聚,會聊點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