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地區發現的體型最大、年代最早的銅馬出土自貴港!

嶺南地區發現的體型最大、年代最早的銅馬出土自貴港!

嶺南地區發現的體型最大、年代最早的銅馬出土自貴港!

在廣西貴縣風流嶺31號墓出土的漢代大銅馬造型傳神,工藝精湛,高115.5釐米,全身分頭、耳、身軀、四肢、尾等九段鑄造而成。馬姿成奔馳嘶鳴狀,昂首翹尾,姿態威風凜凜,霸氣十足。馬身比例勻稱,肌肉豐滿,四肢剛健,如此高大雄偉的銅馬俑,在廣西的漢代考古發現中還是第一例。這匹大銅馬不僅反映了漢代中國發達的馬文化,也是目前嶺南地區發現的體型最大、年代最早的馬,被稱為“嶺南第一馬”。

古代工匠鑄造大銅馬的時候採用了寫實的表現手法,馬的肌肉和筋骨符合解剖比例,專家認為,這匹大銅馬是按照當時的馬匹鑄造的,而且參照對象不是廣西本地的馬種。與銅馬一起出土的還有一件高鼻、深目、頜下有須的“胡人”牽馬銅俑。根據史書記載,漢代初期為了保衛邊境地區的安全,朝廷十分重視馴養戰馬,大量外來馬種被引入中國。由此可見大銅馬的原型很有可能是胡人進貢過來的外來馬種。

馬文化在中國的歷史上源遠流長,不管從戰場到農田,還是從宮廷到賽場,與人最密切、最親近、最能溝通交流的動物就是馬。馬甚至成為中國古代社會興國安邦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很多皇室宗族以及達官貴人在墓葬中都會陪葬馬以及與馬有關的物件,足以證明馬在中國古代的地位及其重要。

嶺南地區發現的體型最大、年代最早的銅馬出土自貴港!

嶺南地區發現的體型最大、年代最早的銅馬出土自貴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