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堂涉暴露公民隱私數據案,2017年巨虧

數據堂涉暴露公民隱私數據案,2017年鉅虧

據“新華視點”報道,日前成功破獲一起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7名,打掉涉案公司11家,查獲公民信息數據4000GB、數百億條。

其中,新三板公司數據堂(831428)涉案。

利用隱私謀取利益

報道稱,涉案的數據堂作為大數據行業企業,涉及的數據隱私性高。

經查,涉案的數據堂公司在8個月時間內,日均傳輸公民個人信息1億3千萬餘條,累計傳輸數據壓縮後約為4000GB左右,公民個人信息達數百億條,數據量特別巨大。

案件涉及的上網URL數據,包含了手機號、上網基站代碼等40餘項信息要素,記錄手機用戶具體的上網行為,甚至部分數據能夠直接進入公民個人賬號主頁,危害巨大。

很多app強行開放權限,侵犯用戶隱私,用戶又怎會任由宰割。

隱私能夠為數據堂這樣的公司換來利益,那才是真的。

隱私數據難變現 2017年現鉅虧

數據堂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營業收入6340.76萬元,同比減少34.50%;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9758.49萬元,上年同期為虧損1687.10萬元。

數據堂解釋稱,2017年大數據行業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國家和行業監管部門通過制定各種法律法規來規範大數據行業,尤其在徵信和營銷領域的政策趨嚴。公司原定大力發展的金融和營銷兩類產品與服務均未能較好開展業務,形成了較大程度的虧損。

據公司2017年報披露,上述經營業績的明顯惡化,主要來自公司的部分業務受監管政策影響,公司決定將受到政策不利影響的業務和毛利率較低的業務予以關停所導致。

在披露2017年年報的同一天,數據堂也披露了《未彌補虧損超過實收股本總額三分之一的公告》。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的合併報表淨利潤為虧損9776.21萬元,未分配利潤的累計金額為-1.10億元,實收股本總金額為1.52億元。由此可見,當期公司未彌補虧損已經超過實收股本總額的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中興財光華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數據堂2017年度財務報表後的審計報告中,雖然出具了“無保留意見”,但是這個“無保留意見”卻是一個“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

關於該審計報告的非標意見,公司也在2018年3月30日一起披露了中興財光華提供於2018年3月28日的專項說明。

正如數據堂2017年年報顯示,2017年整個大數據行業仍然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大數據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17年將超過300億元,增長率依然接近40%。

全行業向著規範、健康、有序的方向快速推進,而數據堂則選擇的背道而馳,此種做法換來的不只是業績巨幅虧損,更是違法違紀,受到嚴懲。

利用大數據時代隱私失控所帶的商機而攫取利益,數據堂又能走多遠呢?

(部分內容來源新華網、金色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