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爲什麼對伊朗恨之入骨?——美伊恩仇錄2

美國為什麼對伊朗恨之入骨?——美伊恩仇錄2

伊朗國土面積約164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位;地處亞洲中西部,地緣上屬於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裡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與巴基斯坦、阿富汗斯坦、土庫曼斯坦、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土耳其、伊拉克等國接壤。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高原上,屬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佔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裡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積平原。

伊朗人口約8000萬,2017年世界排名第17位。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伊斯蘭國家,其中波斯人約66%,阿塞拜疆人25%,是伊朗國內主要的民族,其他還有庫爾德人、阿拉伯人、巴赫蒂亞里人、盧爾人、俾路支人及土克曼人等少數民族。

美國為什麼對伊朗恨之入骨?——美伊恩仇錄2

伊朗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儲備國,已被證實擁有的石油儲量高達1370億桶;天然氣儲量為34萬億立方米,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氣儲藏國,可見伊朗油氣資源之豐富。伊朗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成員,經濟上主要依賴石油開採和出口。雖然伊朗的油氣資源豐富,但在美國之前長達10年的經濟制裁下,因為設備老化、部件缺乏,其本國巨大的油氣資源卻並未能被大規模開採利用,石油開採量和提煉能力嚴重不足。伊核協議簽訂後,伊朗的原油出口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隨著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並加大制裁的威脅下,伊朗石油出口的萎縮已是必然,給伊朗的經濟運行也是強力一擊。

美國為什麼對伊朗恨之入骨?——美伊恩仇錄2

伊朗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過於遙遠的歷史我們就不提了。

近代史上伊朗也是曾被西方列強殖民的國家。1801年俄國兼併格魯吉亞;英國同伊朗三次戰爭導致伊朗割地賠款及承認阿富汗斯坦獨立。此後法國、奧地利、美國等相繼強迫伊朗訂立了不平等條約。1907年,英、俄兩國相互勾結劃分了在伊的勢力範圍:北部屬俄國,南部屬英國,中部為緩衝區。 伊朗雖然名義上仍是"獨立"國家,但實際上也是個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經濟衰落,封建統治專橫殘暴,人民起義多次發生。

1921年2月,軍官禮薩汗·巴列維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建立了巴列維王朝,並於1935年改國名為伊朗,沿用至今。

二戰期間,伊朗雖然宣佈中立,但是伊朗巴列維王朝開國皇帝禮薩汗其人非常親德。為了避免後患,1941年7月12日,蘇聯和英國簽訂共同佔領伊朗的協議。8月5日蘇軍進入伊朗北部,同時英國,澳大利亞,印度混合部隊在阿拉伯河登陸,佔領伊朗南部。17日,蘇英兩國完全控制伊朗。1942年1月,伊朗被迫和蘇英兩國簽署三國同盟條約,同意盟軍駐紮伊朗。1943年1月,美軍也在伊朗登陸,美國宣佈也將遵守三國同盟條約。

1943年1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在德黑蘭會議再一次宣佈尊重伊朗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1945年6月,歐洲戰場上盟軍已經勝利,美英軍隊開始從伊朗南部撤軍。但蘇聯拒不撤軍,12月,庫爾德民主黨在蘇軍支持下,在馬哈巴德宣佈成立以加吉穆罕穆德為總統的庫爾德斯坦共和國。伊朗向美英求援,再美英的壓力下,1946年5月,蘇聯軍隊從伊朗撤出;12月,伊朗軍隊攻入大不里士,阿塞拜疆民族自治政府垮臺。1947年2月,伊朗軍隊進入庫爾德斯坦,伊朗重新獲得獨立和統一。

源於二戰後美英給予伊朗巴列維獲得統一的幫助,二戰結束後,巴列維王朝與英、美關係日趨密切,英、美對伊在政治、軍事上給予大量支持和幫助,同時也趁機控制了伊的經濟命脈。

1951年至1953年,穆罕默德-摩薩臺出任民選的伊朗首相,在任期間實施漸進式的社會改革,並把被美國與英國佔有的石油資源,實現了國有化,歸伊朗人們所有。但摩薩臺的政策觸犯了英美的利益,1953年8月,英國軍情六處和美國中情局聯手策劃了“阿賈克斯行動”,推翻了摩薩臺政府,重新將巴列維國王推上前臺。

1963年,巴列維國王宣佈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並給予了美國在伊朗的軍事人員以法外特權。

…………………(後續)

美國為什麼對伊朗恨之入骨?——美伊恩仇錄2

伊朗巴列維王朝時期,看起來女人也是不需要包頭巾的

從以上的歷史梳理來看,其實

美國和伊朗的關係並不是一開始都對立的,雙方也曾經濃情蜜意過。

我是布衣閒人808。如果喜歡,歡迎留言探討或加關注。

美國為什麼對伊朗恨之入骨?——美伊恩仇錄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