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好歲月,是誰還在意難平

男人和女人都期冀著擁有寧靜美好的歲月,平靜安定地過日子,為何不能持久?其實,男人和女人都想超越平凡的生活,打造一一個豐富多彩的生命。而為了給平淡的幸福增添些豐富的元素,有的人會以懷念舊愛來作為調劑,有的人則會躲進幻想的閣樓做一個白日夢,而那些覺得往者已矣、幻想不可追的人,就陷入了迷惘的冥想中長吁短嘆。

靜好歲月,是誰還在意難平

關於愛情的至高境界,素來流傳著多種說法。其中,有一一種說法來自《詩經》一“死生契闊, 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還有一種說法,源於胡蘭成與張愛玲的那段傾城之戀,在兩人的婚書上,胡蘭成手書的“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詞句,至今仍是許多男女心中既純又美的愛情宣言。

靜好歲月,是誰還在意難平

品評兩種愛情,前者雖義無反顧蕩氣迴腸,叫人心嚮往之,但到底激烈了些。激烈的愛如絢爛煙花,平凡的人們可遇不可求,況且激烈的總難持久。 而後者雖溫婉平淡,卻如清茶沁人心脾,有著人間煙火的氣息,正是平凡男女所求的“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的日子。其實,這樣的日子,不用求,大部分人都在過著;這樣的愛,不用幻想,大部分人都在體味著。

靜好歲月,是誰還在意難平

可惜,事與願違,充滿反諷意味的是,不僅胡與張無法將這如秋葉般靜美的愛貫徹始終,匆匆四年便勞燕分飛,而且大部分人也都對這種所謂的愛情至高境界產生了審美疲勞,巴不得生出點波瀾來破壞這份完美圓滿才好。 這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男人和女人都期冀著擁有寧靜美好的歲月,平靜安定地過日子,怎麼竟然不能持久?是人們不懂珍惜幸福呢,還是當初奮力追尋的幸福真的不是心中想要的幸福? 仔細研究- -下那些明明過著靜好歲月,卻又總是意難平的男女,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靜好歲月,是誰還在意難平

第一種,難忘舊愛型。

男人和女人分手了,各自結婚了,卻難以忘懷前度。日光之下,並無新事,男女情愛,也並無新事。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可謂此中典型。他的人和薛寶釵成了親,他的心依然惦記著林黛玉,以至於小日子過得那麼好,他還是有悶不已。 而曹雪芹給這支曲子的命名直接道明瞭其結果一一《終生誤》。

靜好歲月,是誰還在意難平

第二種,心存幻想型。 男人和女人都曾心存夢想,夢想中的生活,夢想中的戀人,夢想中的一切一切。可惜,現實與夢想是有出入的。 所有的夢想,能融入現實的,便是理想。反之,便成了幻想。理想可以追、可以努力、可以改變。至於幻想,除了導致對身邊人越看越不順眼,對現有生活越來越不滿意的結果外,真是毫無裨益。 只是,總有許多男人覺得,自己可以找到更好的;許多女人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

靜好歲月,是誰還在意難平

第三種,莫名其妙型。 還有不少男女的心思,別說旁人搞不懂,就連他們自己也說不清究竟在為何不平、不滿、不甘又不願。 在旁人眼裡,他們已得了一輪滿月,但在他們心裡,始終存有殘缺。而那個缺口可用什麼來填補,也同樣是莫名其妙。 要透析這種莫名其妙的心理陰影,不得不追溯到人的天性一一不甘平淡一一 之. 上 。 男人和女人,在青蔥少年時,未來不可預知,生活充滿多種選擇,自是十分精彩。可隨著年歲漸長,隨著結婚生子的塵埃落定,這份精彩自然大打折扣。

靜好歲月,是誰還在意難平

沒有驚濤駭浪的安定歲月,就像是日日飲著一杯白開水,即使明知它是生命的本源、人生的常態,紅男綠女們終究難掩心頭的失落,渴望著一-份變化、一-份精彩。所以,當我們聽到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的嘆息,告訴他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便可。因為他們真正的煩惱往往只是白開水喝多了,淡得慌,想嚐嚐飲料的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