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改成“姥姥”惹争议,以后大家干脆互称“同志”岂不正好

上海小学语文课本火了,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外婆”改成“姥姥”惹争议,以后大家干脆互称“同志”岂不正好

小学二年级语文书第24课《打碗碗花》中的“外婆”竟被“官方认证”成方言,集体改头换面成“姥姥”

“外婆”改成“姥姥”惹争议,以后大家干脆互称“同志”岂不正好

上海教委解释称,“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此前的课文原文是这样的

▼▼▼

“外婆”改成“姥姥”惹争议,以后大家干脆互称“同志”岂不正好

另一篇课文《马鸣加的新书包》中,

“外婆”也被改成了“姥姥”

▼▼▼

“外婆”改成“姥姥”惹争议,以后大家干脆互称“同志”岂不正好

对此,网友纷纷炸开了锅,表示不能接受。

@天才胖次少女:哈?姥姥是普通话?外婆才是普通话吧?只听说过狼外婆没听说过狼姥姥。

@好奇心害不死的汪:我就想问,改动原文经过作者同意了吗?

@小猫爱吃鱼: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姥姥姥爷才是方言?

@大冰:北方总想以北方方式来政治性绑架南方。

@七里香:外婆改叫姥姥,总有种骂街的感觉

下面,请大家自行感受一下改版后的“姥姥”。

《姥姥的澎湖湾》

还记得那首台湾流行歌《外婆的澎湖湾》吗?

“外婆”改成“姥姥”惹争议,以后大家干脆互称“同志”岂不正好

那是外婆 姥姥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 澎湖湾 外婆 姥姥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一秒毁所有,不做噩梦就不错了。

湘西名菜“姥姥菜”

“外婆”改成“姥姥”惹争议,以后大家干脆互称“同志”岂不正好

我不吃了还不行吗?

著名餐饮连锁品牌“姥姥家”

“外婆”改成“姥姥”惹争议,以后大家干脆互称“同志”岂不正好

以后,再去“姥姥家”就不用等位了。

因为没人。

调侃了这么多,小编认为,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在坚持推广普通话、推广汉语表达标准化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地方方言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文化在包容中发展,也只有保持文化的多元性,中华文明才能更好地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所以,对于把“外婆”生硬地改成“姥姥”,似无必要,毕竟人生的道路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