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品牌頭版:業界唯一百萬用戶交流平臺!聚焦互聯網、新零售、新商業的品牌玩法、幹法,第一時間報道最新品牌案例、營銷方法,在這裡,創造品牌影響力!

導讀: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已於10月12日將登記的公司名稱改為了“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經營模式或將改變。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昨晚,小編被麥當勞改名的消息刷屏了!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消息,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已於10月12日將登記的公司名稱改為了“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並就上述名稱變更取得了新的營業執照。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對此,麥當勞中國公共關係副總裁許穎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麥當勞的改名主要在證照層面,業務發展模式和日常業務不會改變。

麥當勞官方微博這麼回應:沒錯!麥麥的中國公司改名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啦 但是改名只是證照層面,麥粒們去餐廳還是認準“麥當勞”哦!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許穎婷表示,麥當勞與中信及凱雷成為戰略合作伙伴後,因業務發展需要,自2017年10月12日起,麥當勞中國總部的企業名稱變更為“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這一變更主要在證照層面,日常的業務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麥當勞將一如既往,熱忱為消費者服務,麥當勞餐廳名稱、食品安全標準、營運流程等保持不變。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工商資料顯示,此前在8月24日時,麥當勞中國的投資者名錄發生了變化,麥當勞中國管理有限公司變更為了金拱門中國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法人代表仍為張家茵。

今年7月底,麥當勞宣佈與中信股份、中信資本以及凱雷投資集團的戰略合作已經完成交割。而負責新成立的麥當勞中國將成為麥當勞未來二十年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將負責運營和管理中國內地約2500家麥當勞餐廳,以及中國香港約240家麥當勞餐廳。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此前有餐飲人士表示,目前麥當勞中國的特許經營網站、加盟諮詢熱線均無法打開與撥通。

麥當勞北京有限公司高級公關經理王建暉在回應媒體時表示,新公司將在未來20年運營和管理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業務,推動業務高速擴張。

在10月24日麥當勞公佈的三季報中,麥當勞方面表示,在截至9月30日的三個月內,受出售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特許經營權的影響,從三季度開始,中國內地和香港門店的營業收入將不再計入到麥當勞的整體營收中。

在新麥當勞中國此前公佈的中國內地 “願景 2022” 加速發展計劃中,提出了未來五年需要保持年均兩位數的增長目標,而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將來自新門店的業績。因此,門店的擴張成了新公司在這份 “五年規劃” 的重中之中。

按照計劃,五年內,內地的麥當勞餐廳將從 2500 家增至 4500 家,開店的速度也將從每年 250 家提升至每年 500 家。

麥當勞的著急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內地市場,他們的老對手肯德基已經開出了 5000 多家門店,並且覆蓋到了中國的四五線城市。《好奇心日報》獲得的數據顯示,2016 年肯德基在中國連鎖餐飲市場上所佔份額是麥當勞的兩倍,兩者份額分別為 11.6% 和 5.6%。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快速開出更多的門店將是麥當勞與肯德基競爭的關鍵,而特許經營或許是最有效的途徑。

麥當勞首席財務官凱文 · 奧桑(Kevin Oz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重特許經營模式將帶來穩定的營收和收入流,獲得更高的資本回報,從而持續推動股東價值上漲。

在新一季的財報中,由於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業務不再計入整體營收,麥當勞整體收入下降了 10%,為 57.5 億美元,但出售這部分業務所獲的 8.5 億美元使得麥當勞經營收入大漲 44%,6% 的全球同店銷售增長也高出華爾街預期。

麥當勞為啥要改名?知乎的網友給了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麥當勞金色拱門形狀的標誌在西方有個著名的暱稱——Golden Arch,直譯過來就是“金拱門”。

有一本書Golden Arches East 講麥當勞在亞洲的故事

金色拱門對於麥當勞來說有重要的意義,所以說我認為這個中文公司名字肯定不是本土人拍腦袋想出來的,可能有別的意義吧。

托馬斯·弗裡德曼(Thomas Friedman)提出了“預防衝突的金色拱門理論”(Golden Arches Theory of Conflict Prevention),認為任何兩個開設了麥當勞門店的國家都不會彼此開戰——這個理論給結束冷戰的世界描繪了一種建立在“經濟人”基礎上的前景——人類將用巨無霸和炸薯條取代對戰爭的慾望。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剛剛微博看到有人說麥當勞酒店就叫golden arch hotel,搜了下發現上面這個圖。

第二種解釋就是:風水理論。。。

以上都是亂猜測,但微博上網友都開始寫段子吐槽了: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還有網友建議菜單也改名吧。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但其實,這個改名是有來由的: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金拱門(圖:微博爆料濰坊)

肯德基和麥當勞:入華30年,依然是針鋒相對的死對頭

來源丨愛範兒(ifanr)

作者丨陳豔曲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當時明月在,依舊照彩雲。三十年了,誰能坐上中原洋快餐霸主的寶座,依然是一個懸念。 同出於美式快餐流派的肯德基和麥當勞,依然是針鋒相對的死對頭。

近日裡,空氣中瀰漫的硝煙味似乎又濃了。先是肯德基“嫩牛五方”重出江湖,這雖然是許久不用的招數,但潛修多年已達到了武學中上乘功夫“為情懷而生”的層級,精微奧妙,遠勝於一般熱點營銷之法。只見麥當勞見招拆招,凌空一掌使出“星廚漢堡”。這一招乃學於西班牙米其林二星大廚 Ramón Freixa ,盡顯新中產階級的從容自如。

刀光劍影間,肯德基和麥當勞回想起當年意氣風發的自己……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1

1987 年,肯德基走進中國

1987 年 11 月 14 日,《北京日報》 第四版上刊登了一條“美國肯德基家鄉雞快餐廳在北京隆重開業”的消息。北京人民第一次認識了那個花白鬍子的老爺爺——肯德基肯德基創始人山德士。

這間肯德基餐廳就開在天安門附近,據當時的資料記載,餐廳一共三層,每層 500 平方米。總共 1500 平方米的餐廳面積讓這間餐廳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肯德基餐廳。為了租下這塊場地,肯德基每天付給業主的租金是 1000 元。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但這間店的營收成績證明,這都是值得的。時隔多年,當時擔任肯德基國際公司副總裁的王大東對開業第一天的盛況還記憶深刻。他清楚的記得,那天下著雪,寒冷的天氣絲毫沒有影響人們買肯德基的熱情。後來排隊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還不得不求助公安人員來維持持續。開業典禮上,王大東還說了一句話:

在北京找到了全世界最好的地方。

在北京開出第一家店,確實讓這個美國快餐巨頭肯德基找到一個好地方——蘊含的巨大消費潛力的中國市場。這間肯德基炸雞店開張不到 300 天,贏利就高達 250 萬元,成為當年全球年盈利最大的店。

三十年後回頭看,肯德基不僅找到一個好地方,還抓住了好時機。有句俗話說得好“ 70 年代吃飽,80 年代吃好”。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中國經歷了改革開放後,經濟逐漸騰飛。消費者對餐飲行業的需求的需求逐漸脫離了一個“飽”字,如何吃得好,如何吃得有“檔次”成為消費者們更加關注的話題。

而當時的肯德基顯然比國內的大多數餐廳要先進得多。他們的服務員穿著統一的工作制服,每一份漢堡的製作、點餐流程、以及店鋪裝修,都體現出肯德基標準化的運作和經營模式。當時的消費者大概還沒有聽說過“標準化”這個詞,但這正式肯德基、麥當勞後來在中國市場所向披靡的秘訣之一。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天時地利人和讓肯德基在中國的發展速度足夠驚人,據公開的數據,肯德基目前已經在中國有了 5000 多家店鋪,這個數據是截止於 2015 年。在肯德基總公司百勝中國的 2016 年度財報中數據顯示,百勝中國去年一共新開 575 家門店,包括肯德基、必勝客、東方既白等品牌 。因此估計肯德基在中國的餐廳在 5300 家左右。

2

麥當勞來晚了,但它沒有錯過

1990 年 10 月 8 日,肯德基進入中國市場三年後,麥當勞在深圳光華路開設了在中國的第一家餐廳。和肯德基的第一家店一樣,光華路麥當勞的規模也是麥當勞當時在全球最大的一間店。這也可以理解為,麥當勞對於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同樣也不亞於肯德基。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麥當勞也來對了。目前,中國已經成為麥當勞全球第三大市場,也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麥當勞公佈的數據顯示,自深圳光華路的第一家餐廳開業起,麥當勞已在全國擁有 2200 多家餐廳。(這個數據同樣截止於 2015 年)

可能你已經發現了,肯德基的門店數幾乎是麥當勞的兩倍。

但對於消費者個人來說,可能會對其中某個品牌有所偏愛。有人認為麥當勞的甜筒更棒,但有的人卻更喜歡肯德基的油條。但提起“洋快餐”,幾乎所有的消費者都會同時想起麥當勞和肯德基,所以說要想說麥當勞和肯德基誰更“厲害”,還真沒有能徹底說服對方支持者的論據。

那麼麥當勞在中國開店數遠遠落後於肯德基,是因為晚來了三年麼?這倒未必。據肯德基公開的資料顯示,肯德基從 1987 年開了第一家店起,用了 5 年時間,在中國只開了 10 家店。也就是說麥當勞即使晚了一步,以肯德基當年的開店速度來說,還遠遠沒有達到影響整個中國市場的程度。

真正讓麥當勞和肯德基拉開距離的,是兩者之間不同的經營理念。與肯德基更靈活的本土化策略,及更快的擴張節奏不同,麥當勞對待中國市場,向來是更加謹慎的。你可以通過對比兩個品牌的行事風格得到這個結論。

拿菜單來舉例,早在 2002 肯德基推出“寒稻香蘑飯”起,各式、老北京雞肉卷等產品迎合了中國人的胃。而直到 2013 年,麥當勞才嘗試在他們的食品詞典中增加一些中國元素,推出了雞肉及牛肉兩款“中式米飯”晚飯套餐、以米飯為主的麥趣飯、麥飯卷等產品。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圖自青年時報)

對待“特許經營”的態度同樣展示了肯德基和麥當勞的一貫的行事風格。肯德基 2000 年就開放了特許經營,並開始將中國內地三四線城市納入擴張計劃中。直到 2014 年,麥當勞才正式宣佈將特許經營作為公司在中國擴張的主要模式,但要想獲得特許經營權依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據當年 21 世紀經濟報道的報道:

加盟費在 200 萬左右,被特許人還要經過申請、篩選、面談、實習、運營和移交餐廳、簽約評估以及 9-10 個月的全職培訓,最終才可正式成為麥當勞的被特許人。

相比之下,本土快餐品牌德克士的加盟費僅為 25 萬,低門檻的加盟成本助推了德克士餐廳的數量,2013 年就有了 2100 家店鋪,甚至超過了麥當勞。有人用這些事實來證明麥當勞的特許加盟條件是多麼的“苛刻”。

3

美國快餐流派的落寞

近年來,走在不同方向上的肯德基和麥當勞似乎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中國的生意變得不那麼好做了。

要知道當年最早一批吃上洋快餐的那些小朋友,他們大多都已經是接近不惑的中年大叔了。而當年“小朋友”的孩子們,成為了快餐消費的主力軍。很顯然,對這一代喝著喜茶、追著網紅美食店排隊、喜歡使用網上訂餐平臺的消費者們來說,肯德基、麥當勞已不再是他們的絕對首選。更何況還有大量的其他餐飲品牌,成為與麥當勞和肯德基一起分享這個市場的對手。

對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品牌帶來打擊的還有蘇丹紅、福喜等食品安全事件。這些被曝光的負面新聞,讓洋快餐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最直接的後果是——營收一度陷入低谷。當然,銷售額可能在這些企業的補救之下得以恢復,但洋快餐被打碎的“絕對安全”的光環卻再也修補不回來了。

更為關鍵的是,無論怎麼在品種上迎合中國人口味,更加關注健康的趨勢下,更多的年輕人選擇“吃草”的同同時他們也拒絕炸雞和漢堡。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圖自好色派)

市場競爭、消費者變化、自身創新不足等等因素疊加在一起,肯德基和麥當勞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單就快餐市場而言,歐睿諮詢的數據顯示,肯德基和麥當勞在中國快餐行業的市場份額,已由高點時的約 40% 和 17% 下降至約 24% 和 13%。

而這兩家競爭了幾十年的品牌,在處這樣的商業壞境下,他們在差不多的時間點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把自己“賣掉”。

2016 年 9 月,百勝中國宣佈從百勝全球脫離,獲得春華資本和螞蟻金服共計 4.6 億美元的投資。而分拆後的百勝中國在納斯達克獨立上市。2017 年 1 月,麥當勞宣佈中國內地和香港 2200 家店鋪的買家終於敲定,中信集團和凱雷集團組建的聯盟聯合買下。

資本市場上的鉅變可能不會被消費者注意到,但任何一個走進肯德基和麥當勞的消費者都能感受到他們的變化。

麥當勞改名叫“金拱門”!全世界的品牌都不淡定了

前不久,麥當勞在中國升級了 1000 家餐廳的硬件設施,增加了數字化的自助點餐機,還改變了過去 60 年自主取餐的傳統推出送餐到桌服務。而肯德基同樣也在自助點餐機、肯德基超級 app 這些軟硬件設施上不斷的更新自己。再聯想到近期麥當勞和國產動漫作品《全職高手》、肯德基和網易手遊《陰陽師》做的營銷,一舉一動任然是針鋒相對。

但總的來說,不論是這些數字化的升級、“二次元”的營銷手法,都是肯德基和麥當勞迎合年輕消費者的表現形式。他們的目的也是同一個——繼續得到年輕人的喜歡。

從某種角度來說,肯德基和麥當勞既是商業世界的對手,又有些像惺惺相惜的朋友。或許在他們成長的幾十年裡,能夠彼此擁有對方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正如王家衛《一代宗師》裡面葉問的一段獨白:

有師傅,知分寸;有對手,知高低。知己難求,對手也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