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高管辭職賣菜,竟獲得1億元融資,月銷售額破3億!

品牌頭版:業界唯一百萬用戶交流平臺!聚焦互聯網、新零售、新商業的品牌玩法、幹法,第一時間報道最新品牌案例、營銷方法,在這裡,創造品牌影響力!

比北京大學生畢業後賣豬肉更有意思的是,幾個阿里高管竟然跑去買菜,沒想到這一賣還賣出了名堂。

創業1年就獲得了1.3億元融資,2016年月銷售額高達1億,今年月銷售額預估達到3億!

而且它從此改變了菜販們的生活,讓他們工作更輕鬆、生活更幸福!

這個就是餘玲兵創建的蔬菜B2B平臺“宋小菜”。

阿里高管辭職賣菜,竟獲得1億元融資,月銷售額破3億!

為何它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為互聯網蔬菜行業的一匹黑馬,異軍突起?下面來一起聽聽這幾個阿里高管的故事。

只為讓菜販子活得更輕鬆,更幸福

餘玲兵他很喜歡別人叫他天舒,天舒是他當時在阿里的花名,一直沿用到現在。當時,他在阿里也是做的與農業相關的項目,把一些優質卻藏得很深的農產品介紹給更多人,讓那些苦了一輩子的老農有所收穫。2014年,天舒離開了阿里。

阿里高管辭職賣菜,竟獲得1億元融資,月銷售額破3億!

本以為離開了阿里,他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想到峰迴路轉,最後還是繞到了農業上,他笑著說到:“也許這就是天意,自從取了天舒這個名字,冥冥之中就與蔬菜接下了淵源,天舒即天天蔬菜,也讓那些菜販們天天舒服。”

天舒建立宋小菜這個平臺還源於他看到的一個新聞報道。

在那篇報道里,主人公和他的媳婦、姐姐、母親,共同經營著一家蔬菜攤位。每天晚上10點,小張就會準時叫醒還在熟睡中的妻子,急急忙忙地蹬上一輛電動三輪車,奔向杭州的批發市場,去批發第二天要在攤位上賣的蔬菜。

等採購完回到家裡,已經是凌晨1點,倉促地躺下睡三個小時,到凌晨4點,又得爬起來把蔬菜進行分類整理,集體運送到菜市場上去賣。賣到中午一兩點,收攤回家吃完飯,才能休息。

週而復始,雷打不動。讓天舒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還是個父親,可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他擠不出一點時間來陪孩子。

阿里高管辭職賣菜,竟獲得1億元融資,月銷售額破3億!

中國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的商販,他們為了生活,沒日沒夜的在外奔波勞累,還失去了陪伴家人的時間。

天舒看了這個報道以後,感觸很深,他又進一步地去了解這群特殊用戶,發現他們有這些共性和痛點:作息晝夜顛倒,且幾乎全年無休;工作環境十分艱苦;上游客戶不穩定,採購難度大,質量難以保證。

瞭解用戶的痛點以後,天舒更加確信自己要建一個互聯網蔬菜平臺,讓菜販們活得更輕鬆,休息時間更長,陪伴家人的時間更多。帶著這樣的初衷,2015年1月宋小菜誕生了。

宋小菜這個創業想法還只是一個雛形時,它就拿到了3000萬的投資。隨後,他又拿到了由IDG資本領投的1.04億元A輪融資。

有了這些資本大佬的支持,天舒對於未來的路也變得更有信心。

獨創反供應鏈模式:商販提前下單,就近取貨

蔬菜是我們一日三餐的必需品,目前國內達到了2億萬的市場,可惜線上市場只做到了千分之三。曾有很多人嘗試過互聯網蔬菜行業,但因為蔬菜保鮮時間短,線下競爭對手多,而且 他們的模式就是單純的買賣,只不過是把線上搬到了線下,一直都沒有什麼新的突破,並沒有真正解決菜販們的問題,所以,最後都急流勇退了。

阿里高管辭職賣菜,竟獲得1億元融資,月銷售額破3億!

直到宋小菜的出現,它靠自己的兩個殺手鐧反供應鏈和流通雲計算,在互聯網蔬菜行業上殺出了一條血路,真正地讓蔬菜買賣變得更簡單和順暢。

菜販們去批發市場採購,都是供應商提供什麼貨,他們就採購什麼,且供應商不穩定,採購難度大。

而在宋小菜的平臺上,蔬菜是需要提前預定的。蔬菜小販先提前一天在宋小菜的網絡平臺上選好蔬菜的品類和數量,平臺再對接上游農產品生產基地。而在上游,宋小菜有專門的生產合夥人,他們駐紮在各個生產基地,嚴格按照宋小菜的品控標準,為這些菜販採購他們所需要的蔬菜品類。

阿里高管辭職賣菜,竟獲得1億元融資,月銷售額破3億!

採購好以後,再把農產品運輸到距離菜販最近的提貨倉庫。第二天,菜販們直接就近取貨,所有的操控都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完成。

這樣一來,菜販們就無需像以前像以前那樣風雨無阻地去採購蔬菜了,幫他們節省了很多中間環節和時間,工作也沒有以前那樣勞累。

價格比批發市場便宜10%-20%,靠80後用戶打開市場

不僅幫菜農節省了自己採購貨物的時間,而且宋小菜賣的菜還便宜。以前一把青菜從生產基地到菜販們的手裡,中間起碼得經歷7-8道的中間流程,而且損耗率達到了40%-50%,所以,菜販們收到的蔬菜價格貴,損耗得又多,壓根賺不到什麼錢,這回報與他們付出的勞累是成反比的。

瞭解到用戶的這個痛點以後,宋小菜把中間流程簡化為3道:生產基地——倉庫——菜市場,損耗率更是降到了驚人的0.5%,價格比批發市場便宜了10%—20%,這意味著,同樣一把蔬菜,菜販在批發市場一把蔬菜需要3塊錢,但在宋小菜這裡2.4塊就可以買到,這對於菜販們來說,每天大批量的批發,一年下來能給他們節省一大筆成本。

阿里高管辭職賣菜,竟獲得1億元融資,月銷售額破3億!

天舒把宋小菜真正打造成一個滿足用戶需求的平臺,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流通環節,與以往的產供銷一體化截然不同。不僅讓食品安全有保障,而且也緩解了交通運輸,平抑了物價。

可創業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也歷經各種坎坷。

本以為為用戶提供了一個這麼好的平臺,一亮相會取得不錯的效果。沒想到,一開始很多菜販們都不相信,認為他們是騙子。因為他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前又從來沒有接觸過線上渠道,思維很難扭轉過來。

怎麼樣才能打開市場,取得供應商的信任?宋小菜終於在摸索中找到了突破口,他們先從80後且以女性居多的供應商入手。

宋小菜有一個供應商,本來父女共同經營一個農產品公司,最後女兒為了能和宋小菜合作和父親分了家。父親問女兒為什麼這麼看好宋小菜,女兒這樣回答:她是淘寶一族,很清晰地知道淘寶給人們的購物方式所帶來的變化。

漸漸地,有了這些80後用戶的積累,宋小菜贏得了那些父輩們的信任,打開了市場。

用大數據把農業做得更專業

有了反供應鏈這道必殺絕技,之後,他們又搭建了全國第一個蔬菜商品數據庫,讓這條供應鏈的人、貨、車精準而又高效地匹配和連接。通過計算機雲數據的分析,精準地計算蔬菜流通的每一個環節,讓採購更快捷更透明,讓賣菜更高效。

目前,宋小菜這個平臺,月銷售額達到了上億元,70%用戶一週的採購次數在4次以上,供應商在宋小菜的渠道銷售佔比超過了70%,在農產品交易平臺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

天舒相信,用不了多久,宋小菜會成為行業內最有價值的農業數據服務平臺,規模最大且效率最高的交易服務平臺,也會成為最開放的農業合作共贏平臺。

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很平凡的蔬菜行業,天舒卻帶著一顆敬畏之心去做。他經常對團隊說:“相信簡單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這樣的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