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沈空於洪大院》(二)

《懷念沈空於洪大院》(二)

《懷念沈空於洪大院》(二)

《懷念沈空於洪大院》(二)

《懷念沈空於洪大院》(二)

《懷念沈空於洪大院》(二)

我走進了於洪大院1974年3月12日,我清楚地記得那是星期二,我走進了沈空於洪場站的大院,走進了幼兒園。

幼兒園房子是:工字房。紅磚、瓦房、地板、走廓長長的,幼兒園有三個班。大班、中班、小班,十二個工作人員全是部隊隨軍家屬,山南海北的。全是三十多歲以上。只有我一個年輕的,大家馬上就送我一個綽號:接班人。

幼兒園有房子有十五間。每間房子大約四五十平方米。院子裡有各種果樹:梨樹、棗樹、葡萄、桃樹、杏樹……數杏樹最高。

院子有個竹子大滑梯,我以前看到公園裡有鐵滑梯,竹子滑梯第一次看到,挺稀奇的。

廖凱芸園長,個子不高、微胖、眼睛不太大、戴著一副近視鏡、湖南口音、對人非常熱情,隨軍前在湖南某醫院工作,據說她把自己腿上的皮,植給了患者,我對她有了敬佩感。她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特別有甩頭,有剛陽之力,像男同志寫的。

她領著我挨個房間介紹了一遍:各班老師工作人員。只有一位毛雲棣老師是蘇州市幼兒師範畢業的,科班出身。

幼兒園是寄宿制。因為都住在一個大院,所以晚上都回家,只有三個孩子家在市裡:吳軍吳民哥倆,爸爸是機務大隊的,媽媽是音樂學院的。女孩張軍爸爸是氣象臺的,媽媽在市裡上班。

大班、中班、小班活動室、寢室、廚房、衛生間、辦公室、倉庫、會計室……把我分到了中班兒。值下午班。胡岱蓮老師帶我,她值上午班。

文:劉利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