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一难—双叉岭陷阱,唐僧凭什么死里逃生?细思极恐

梦梦话西游第三十一回

为什么说双叉岭事件是一场针对唐僧的陷阱?

《西游记》第一难—双叉岭陷阱,唐僧凭什么死里逃生?细思极恐

告别了唐太宗,告别了大唐,告别了刚刚到手的金银细软享之不尽的温柔乡,唐僧第一次踏入财狼虎豹遍地走、妖魔鬼怪多如狗的荒郊野岭。但最可怕的是,老唐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佛前礼拜,道:“弟子陈玄奘,前往西天取经,但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今愿立誓: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但愿我佛慈悲,早现丈六金身,赐真经,留传东土。”

刚出发的老唐,可谓意气风发,自信满满。不仅发誓逢塔必扫,逢佛必拜,更是夜住晓行,鸡鸣的时候就动身。在老唐看来,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便可回国。在他看来,这是一场可以攀登上人生巅峰的旅程。

老唐的预测取经时间跟观音的差不多。

观音想的是有孙悟空等三徒弟保护,即便妖魔鬼怪遍地,三人处理起来也不用花费太长时间,只是观音低估了如来要动菩萨们的决心与三界复杂的势力博弈。

老唐想的是我一路骑马到西天,平坦大道一路无阻,夜住晓行,多么轻松的活。只是老唐根本就不懂西天取经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经书。

那么,取经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西游记》第一难—双叉岭陷阱,唐僧凭什么死里逃生?细思极恐

从唐僧此时的行动我们可以分析出老唐此时的心态,他想要快点从西天拿到佛经送回大唐,好完成取经任务。然后好给李世民交差,好在回去做他的唐御弟,做和尚的头子。成佛什么的,对此时的他来说看起来太遥远。

但是,在如来看来,身为取经名义上的领头羊,老唐的观念是错误的,是危险的,是需要纠正的。

其实咱们也是可以理解老唐的苦衷,他毕竟刚刚复活,所以急着想要完成取经任务,然后开始享受属于他的荣华富贵。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他的想法早已被人洞悉。

如来要的并不是一直旅游团队,而是以旅游团队为幌子的特种突击队。

所以,《西游记》第十三回

这长老心忙,太起早了。原来此时秋深时节,鸡鸣得早,只好有四更天气。一行三人,连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数十里远近,见一山岭,只得拨草寻路,说不尽崎岖难走,又恐怕错了路径。正疑思之间,忽然失足,三人连马都跌落坑坎之中。三藏心慌,从者胆战。却才悚惧,又闻得里面哮吼高呼,叫:“拿将来,拿将来!”只见狂风滚滚,拥出五六十个妖邪,将三藏、从者揪了上去。

老唐心很急,天还没亮就开始赶路了。但该来的还是来了,这是老唐有生以来第一次面对恶意满满要生吃了他的妖怪。

《西游记》第一难—双叉岭陷阱,唐僧凭什么死里逃生?细思极恐

这法师战战兢兢的,偷眼观看,上面坐的那魔王,十分凶恶,真个是——

雄威身凛凛,猛气貌堂堂。电目飞光艳,雷声振四方。

锯牙舒口外,凿齿露腮旁。锦绣围身体,文斑裹脊梁。

钢须稀见肉,钩爪利如霜。东海黄公惧,南山白额王。

唬得个三藏魂飞魄散,二从者骨软筋麻。

这是一只文斑虎妖,也是取经路上第一只拿住唐僧的妖精,也是第一只真正想吃唐僧肉的妖精。它的杀气和凶残的外貌吓得老唐和两个从者骨软筋麻,连逃跑的力气也没有。

但好在,这时候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死的谎言还未出现,老唐有幸躲过一劫,不然以这只低级虎妖的智商,哪会有太多顾忌,估计当场就直接生吞了老唐。

魔王喝令绑了,众妖一齐将三人用绳索绑缚。正要安排吞食,只听得外面喧哗,有人来报:“熊山君与特处士二位来也。”

这不,都不用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死,虎妖就要直接吞食了三人,如若不是有小妖通报熊山君与特处士来了,老唐估计就挂了。可以说,熊山君和特处士间接性的救了老唐三人。那么,他们又是何许人也?

前走的是一条黑汉,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雄豪多胆量,轻健夯身躯。涉水惟凶力,跑林逞怒威。

向来符吉梦,今独露英姿。绿树能攀折,知寒善谕时。

准灵惟显处,故此号山君。

短短几句,藏着不少秘密。

这是一只平时很少出现的黑熊精,今日不知为了突然出现?他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来?

《西游记》第一难—双叉岭陷阱,唐僧凭什么死里逃生?细思极恐

又见那后边来的是一条胖汉,你道怎生模样——

嵯峨双角冠,端肃耸肩背。性服青衣稳,蹄步多迟滞。

宗名父作牯,原号母称牜字。能为田者功,因名特处士。

吃素的野牛精竟然跟吃荤的黑熊精走到了一起,还敢来食物链顶层的老虎精这里做客?他的目的何在?

《西游记》第一难—双叉岭陷阱,唐僧凭什么死里逃生?细思极恐

这两个摇摇摆摆走入里面,慌得那魔王奔出迎接。熊山君道:“寅将军,一向得意,可贺,可贺!”特处士道:“寅将军丰姿胜常,真可喜,真可喜!”魔王道:“二公连日如何?”山君道:“惟守素耳。”处士道:“惟随时耳。”三个叙罢,各坐谈笑。

老虎看到黑熊跟野牛很慌张,害怕迎接不及,是用“奔”出门口迎接的,可见老虎对黑熊跟野牛非常的敬畏。

更让人觉得怪异的是,黑熊精居然吃素。

作为比寅将军(老虎精)还要厉害的妖精,他是吃不到肉吗?这怎么可能。

那么,就是他后来改吃素了。而一个肉食的妖精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一定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坚持。纵观西游记,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和尚吃素。

只见那从者绑得痛切悲啼,那黑汉道:“此三者何来?”魔王道:“自送上门来者。”处士笑云:“可能待客否?”魔王道:“奉承,奉承!”山君道:“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魔王领诺,即呼左右,将二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将四肢自食,其余骨肉,分给各妖。只听得渝麻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

以上我们又可以发现几大疑点

1、两个从者居然没细皮嫩肉的老唐抗揍,竟然被绑得痛切悲啼,小梦在此要怀疑李世民是怎么选人的。亦或者,两个从者被妖精有心或者无意的特别照顾了,绑得特别紧。乃至于当着3个大妖的面也是忍不住悲啼起来。

2、熊山君与处士一唱一和,竟然不客气的问人肉能否共享?难道他们之前说的吃素是假的?亦或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允许他们可以开荤?

3、三个大妖,一妖吃一人岂不美哉?但熊山君却说吃两个就好。而老虎精居然是“领诺”?老虎精面对熊山君的时候,竟然以下属自居?

4、为什么留下细皮嫩肉的老唐不吃,独独吃了两个随从?而且,是当着老唐的面分尸生吃人肉,几乎把老唐吓得半死。

综合以上,咱们不防做个大胆的推测。佛教高层对于老唐吊儿郎当的取经态度很不放心,所以就想利用取经必经之路上的老虎精来教训老唐。但老虎精智商太低不好控制,搞不好就真的把老唐给吃了。

正好,发现附近有两个一心想要成佛的妖精刚好可以很好的利用。

而黑熊精跟野牛精之所以吃素,是因为想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于是,有人找上他们,并许诺只要按要求完成这个任务就有进入佛门的机会,两人自然欣然应允。

所以就有了上面的剧情发展。

那么,找上两个妖精的佛教人员是谁?

《西游记》第一难—双叉岭陷阱,唐僧凭什么死里逃生?细思极恐

正怆慌之间,渐渐的东方发白,那二怪至天晓方散,俱道:“今日厚扰,容日竭诚奉酬。”方一拥而退。不一时,红日高升。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东西南北,正在那不得命处,忽然见一老叟,手持拄杖而来。走上前,用手一拂,绳索皆断,对面吹了一口气,三藏方苏,跪拜于地道:“多谢老公公,搭救贫僧性命!”

天亮妖魔就都离开了,竟然没有一个人留下来看守老唐?让一个老人家轻而易举的救了老唐。荒山野岭出现一个老人家本身就很荒唐,更荒唐的还是老人家说的话

老叟道:“处士者是个野牛精,山君者是个熊罴精,寅将军者是个老虎精。左右妖邪,尽都是山精树鬼,怪兽苍狼。只因你的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你跟我来,引你上路。”

老头竟然对妖怪的情报知根知底,而且,他说妖怪不吃唐僧的原因就更是搞笑。

本性元明妖怪就不吃了?如果不是处士跟熊山君的到来,老虎精估计就可以独吞了三人。

那么,这个老头是谁?

三藏不胜感激,将包袱捎在马上,牵著缰绳,相随老叟径出了坑坎之中,走上大路。却将马拴在道旁草头上,转身拜谢那公公,那公公遂化作一阵清风,跨一只朱顶白鹤,腾空而去。只见风飘飘遗下一张简帖,书上四句颂子,颂子云:

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

老头是太白金星,那么他知道妖怪的情报咱们就可以理解了。而他此行的目的也用颂子做了总结,简单翻译过来就是:

前方会有很厉害的徒弟在等着你,你不用担心。更不要因为这次的磨难而去抱怨。还有,乖乖取经,别想逃跑,不然两个随从就是你的下场。

《西游记》第一难—双叉岭陷阱,唐僧凭什么死里逃生?细思极恐

身为佛教的高层之一,太白金星不止见死不救,还利用妖精生吃两个活人来恐吓唐僧。我佛慈悲,真是讽刺。

综合以上,咱么可以大胆的做总结:

太白金星利用取经必经之路上的老虎精拿下唐僧三人,同时派遣黑熊精跟野牛精去保护老唐。但保护唐僧只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唐僧知道,取经事情重大,切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有一丝退却的想法。所以,为了能入佛门,取得吃人资格证书,两只妖精就破了多年来坚持吃素的习惯,连同老虎精一起,当着老唐的面活生生的分尸,活生生的吃人肉。

最后,由太白金星过来收尾,救人的同时,更是点醒唐僧。要乖乖取经,不要有其他想法。只要你一心取经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总会有高人相助。但是,只要你有一丝退却的想法,两个随从就是你的下场。

这就是“佛”。在庞大的利益驱使下,吃人又如何?人命能值几个钱?

《西游记》第一难—双叉岭陷阱,唐僧凭什么死里逃生?细思极恐

这也是为什么,老唐在取经路上坚定不移,能屡次不犯色戒的原因。三个魔王吃生人那地狱般的场景一直在老唐的脑海中萦绕,从未退去过。老唐为了取经而坚持,更是为了能够活着而坚持。

梦梦话西游,下回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