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這家巨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

話說江南六大古鎮的之一的南潯,在晚晴那可是以出鉅富而聞名的,所謂“南潯四象”(頭等鉅富),個個都富可敵國。今天要給大家聊的就是這四大富豪中排行第一的那位!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古鎮南潯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乘船遊覽南潯,南潯的水道並不算十分寬闊。

第一眼看到小蓮莊,我立馬就想起了我在湖州去的蓮花莊公園,說來二者還真有淵源。小蓮莊乃是清代南潯鉅富光祿大夫劉鏞(注意不是劉羅鍋那位哦)的莊園,名曰“小蓮莊”即使表達仰慕元代畫家趙孟頫所建湖州蓮花莊之意,從1885年到1924年,前後共花了近40年才最終建成。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鉅富劉鏞

這當鹽商的劉鏞到底有多少錢?據說他家的資產有白銀2000萬兩!這是什麼概念?在劉鏞那個時代,清政府一年的收入也不過一年7000~8000萬兩,一家的資產就相當於全國收入的1/4!今天到處演講的馬首富,宣揚“一個億小目標”的王首富,和他比起來那就是個屁啊!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既然名中有“蓮”,那小蓮莊中園中荷花池自然是少不了的,實際的小蓮莊的園林也是以荷花池為中心,周圍曲徑迴廊,亭臺樓榭,花園假山一樣不少。而建築方面則更有意思,小蓮莊並不是和其他古鎮一樣純粹地走傳統路線,而是更多的呈現出東西合璧的風格——譬如荷花池旁邊的那座小樓(“東昇閣”,西洋式的樓房,俗稱“小姐樓”,想必以前是劉氏家族千金的閨房吧),就明顯的是西洋的風格。

東西合璧——這也是南潯的建築群落區別於其他江南古鎮的獨到之處,概因南潯因絲聞名,因絲而富,財大氣粗的絲商們從明清時代就開始做外貿生意,見多識廣,對外來文化也不排斥,在建築方面也就洋為中用了。

小蓮莊裡的荷花池,想來夏天這裡一定荷香陣陣。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繞過荷花池便是劉氏家廟,兩座三重簷的高大牌坊矗立在家廟前,兩株枝繁葉茂的桂花樹也散發著陣陣幽香。這是劉家祭祀祖先的地方,規格自然也是頗高,光門檻就有近1米高,想要跨過去是絕無可能了,想過去只能用“翻”。只有身份地位高的貴人到來,才會把門檻的木板去除一些,讓貴客可以邁過。

劉氏家廟,有一個巨高的門檻。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劉氏家廟前的牌坊。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小蓮莊通往嘉業藏書樓的甬道,兩旁都是高大的香樟樹。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嘉業藏書樓就在小蓮莊的旁邊,和小蓮莊由一條甬道相連,路兩旁都是高大的香樟樹,幾乎遮蔽了整個甬道上的天空。

中國古代的士大夫講求的是“耕讀傳家”,宰相首輔尚書都出了不少的南潯,世家們對藏書也頗有心得。嘉業藏書樓的主人劉承幹是小蓮莊的主人劉鏞的孫子,於1920至1924年建造了嘉業藏書樓,樓中有一塊“欽若嘉業”的金匾乃是末代皇帝溥儀所贈——不過這已經不算是御賜了,因為那時清朝早已滅亡。

富可敵國的劉家,最大的愛好就是藏書。其實藏書是一項非常耗費金錢和精力的活動,甚至比收藏古董還要費心費力。有劉家的萬貫家財作為保證,雖然是一座小鎮上的藏書樓,也不容小視。據說在藏書樓的全盛時期,藏有宋元刊本155種,地方誌書一千餘種,及不少明刊本、明抄本,大量的是清人文集和各種史集,這都是劉家耗銀數十萬兩四處蒐集所得,著實不易。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嘉業藏書樓還藏有不少雕版印書使用的雕版——這可都是大體量的傢伙啊,也是古代印刷術的歷史見證,今天我們依然能在藏書樓中見到。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嘉業藏書樓的藏品很是豐富。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兩旁的架子上藏有珍貴的雕版。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嘉業藏書樓的窗欞和鐵欄杆(那時很少見)的圖案也是“嘉業藏書樓”的字樣。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因為那時還沒有電焊工藝,所以那時的鐵藝欄杆各部件都是用螺釘固定的。

南潯這家鉅富家產相當於全國收入1/4,富可敵國卻醉心於買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