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泰基金陪伴投資人「苦盡甘來」

九泰基金陪伴投資人“苦盡甘來”

3月13日,隨著新三板公司文燦股份的順利過會,困擾新三板已久的“三類股東”問題終於也迎來了破冰之旅。

據文燦股份公司公告顯示,作為第一家攜帶三類股東且成功過會的案例,文燦股份的股東戶數為27戶,其中10戶為三類股東,合計持股600萬股,持股比例為3.63%。

而作為其中持股比例最大的“三類股東”,九泰基金亦陪伴文燦股份的眾多投資人走過了一段“苦盡甘來”的旅程。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了九泰基金總裁助理鄭立昌先生,瞭解了作為“三類股東”從投前、投中、投後貫穿企業 IPO 的歷程。

酸甜苦辣投資史

九泰陪伴投資人“苦盡甘來”

“我們在2015年9月份參與了文燦股份的定向增發。”九泰基金總裁助理、產業投資部總經理鄭立昌接受專訪時表示。

事實上,早在2015年參與定增前2至3個月,九泰基金就對文燦股份的上下游產業鏈、產供銷情況、財務狀況進行了詳細的盡職調查並對企業管理層進行了訪談,“經過我們的調研和內部討論決策後,我們認為文燦股份是一家基本面很不錯的企業,很有發展潛力,才最終進行了投資。”

2015年9月,九泰基金管理的5只專戶資產管理計劃通過定增,以20元/股合計持有文燦股份300萬股,佔IPO發行前總股本的1.82%,成為文燦股份持股比例最高的“三類股東”。

“文燦股份在2016年就開始申報IPO了,但是我們當時確實沒有想到,在申報IPO以後,中間會經歷這麼多的波折。”鄭立昌說。2016年年初,21世紀經濟報道首先報道因為三類股東的問題,新三板掛牌企業IPO出現阻礙。鄭立昌說,“含三類股東企業,後來在很長的申報期間沒能在預期時間內收到IPO的反饋回覆。”

鄭立昌表示,一直到2017年年初,包括文燦股份在內的幾家新三板排隊的企業收到了證監會的反饋和回覆意見,“當時提了幾個要求,包括對產品進行穿透核查,我們積極配合工作”。“穿透審核的工作量還是蠻大的,因為我們涉及到5只資管產品背後的投資人,大致有400人。”鄭立昌說:“到2017年年底,我記得是在一個週末,監管部門出臺了關於三類股東的標準,當時我們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含三類股東企業開始逐漸地安排上會。”

“一直到昨天(3月13日),終於是走到這一天,我們投資的文燦股份憑著基本面的過硬,規範的企業組織形式、治理結構、財務核算等,成功的通過了IPO的審核。”鄭立昌感慨道,“這個過程確實比較漫長,一波三折,無論是發起人、中介機構,還是我們投資者,都經歷了一番煎熬,但是最終有了一個好結果,我們很欣慰。”

文燦股份順利過會

創首個成功穿透核查標準

對於含三類股東的擬IPO企業,擺在面前有兩條路:清理、穿透核查。那麼應該選擇哪一條路?“清理這條路並不好走,停牌階段清理非常難,很難定價,也很難交易。”鄭立昌表示,“我們更傾向於穿透核查。”

值得注意的是,文燦股份為“三類股東”穿透核查提供了首個成功標準。文燦股份的順利過會將為今後新三板其他“三類股東”企業的IPO進程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鄭立昌表示:“穿透工作非常嚴謹、非常審慎,因為對於監管層,最擔心的就是產品的最終持有人和發行人有關係,或者有利益輸送的情形。”

“基本上分幾塊內容:首先,我們的中介機構會提具體的訴求,就是要了解這些客戶的情況,包括客戶的生活、工作情況,要求很細,通過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信息,來判斷他們和發行人有沒有關聯關係,我們要提供客戶的生活和工作信息;其次,要求我們最後的投資人簽署一定的承諾;然後在這些信息和承諾基礎上,文燦的中介機構會對出資人進行核對核查,核查屬實,即情況是真實的、完整的,沒有虛假成分,最終得到他們的認可,認為能排除客戶和發行人之間有利益關係,才能達到上市標準。整個核查工作確實做得很細、很透、很實。”

不過,鄭立昌補充認為,文燦股份成功地完成了對“三類股東”穿透到底層的審核,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企業都能順利通過核查。

“上述的第二個要求(產品期限覆蓋新股限售期)、第三個要求(沒有開放式、多層嵌套式、分級式產品),並不那麼好通過,許多含三類股東的新三板企業受困於這兩個問題。”

鄭立昌希望對含三類股東的新三板企業過會從制度上給予更多的支持,“本質上應該看三類股東有沒有利益輸送,有沒可能導致上市公司的股東結構不穩定等情形。如果本質上沒問題,應該允許這些含三類股東的新三板企業過會。”

風險提示:

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投資人購買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