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愛吃小孩的隋將麻叔謀

小時候喜歡聽單田芳評書裡面隋朝有員大將叫麻叔謀,專門喜歡吃小孩,剛開始是吃墳地裡小孩屍體的,後來就進化成偷小孩吃鮮活的小孩了,今天就把這個故事的原委找出來了,原來史書中還真記載這件事了,麻叔謀吃人的事不少書籍都有記載,明末阮大鋮的傳奇《牟尼合》、宋代中國傳奇小說《開河記》中也寫了這樣的情節。看來是有一定依據的。

當年隋煬帝下詔開汴渠,麻叔謀被任命為開河督護。他到達寧陵後患病,臥床不起,求醫診治。醫生說必須用肥嫩的羊肉蒸熟後加入藥物,一起服食。麻叔謀讓人找來幾隻羊羔,同杏酪、五味子一同蒸食,名為“含酥臠”。鄉村百姓前來獻羊羔約有數千人,麻叔謀收下羊羔,給了他們優厚的報酬。寧陵縣下馬村有個叫陶榔兒的地主,家財萬貫卻為人兇暴,他家的祖墳靠近河道,害怕挖河時被髮掘,就偷了別人家一個三四歲的男孩,殺死後砍掉頭和腳,蒸熟裝入食盒獻給麻叔謀。麻叔謀吃著這肉,香美異常,和羊羔肉味道不同,十人滿意,就下令讓河道在經過陶家墳地時繞了個彎。陶榔兒兄弟感謝麻的恩德,繼續偷盜小兒蒸熟獻給麻叔謀來討賞。

民間傳說:愛吃小孩的隋將麻叔謀

結果麻叔謀吃上癮了,其他什麼也不想吃了,非吃蒸的小孩子肉不可;可是寧陵一帶小孩子被他吃了好多,嚇得當地百姓都把小孩子藏起來了,就這還有丟失小孩的,但麻叔謀就有斷餐的時候了,就有人給他出注意,去鹿邑偷小孩吃,結果麻叔謀就派人去鹿邑偷小孩回來蒸著吃。就這樣鹿邑當時好多人家的小孩接二連三的丟失,報官官不敢過問,老百姓苦不堪言,只有把小孩子藏起來,並哄嚇小孩子:別哭,麻胡子來了,聽見就不能抓去蒸蒸吃,結果小孩聽說麻叔謀來啦,嚇的一聲也不敢哭了。

當地凡是有小孩的人家,都特製一個大木櫃,用鐵皮裹縫,夜裡就把小孩藏在櫃中,用大鎖鎖牢,而且全家人點著蠟燭值班看守。到天亮打開櫃子,若小孩還在,全家老幼都一一慶賀。即使如此,丟失小兒的事件仍然不斷髮生。事發後麻叔謀被人告發,朝野震驚,隋煬帝派大將來護兒把他逮捕,以「食人之子、受人之金、遣賊盜寶、擅易河道」等罪名將其腰斬,陶榔兒兄弟也同時正法。(未完,後面還有麻胡湯呢)

民間傳說:愛吃小孩的隋將麻叔謀

麻叔謀處死後屍體交給鹿邑的老百姓處理,鹿邑老百姓對麻叔謀是千仇萬恨,沒有一個不想吃他肉喝他血的,可是人太多分不過來,就有人想個法子,把麻叔謀剁碎燉湯喝就人人有份了,就這樣,把麻叔謀剁碎扔進大鍋,可是人太多,加水多湯就稀了,人們又想個法,把浸泡的黃豆、小米磨碎成沫,取汁放入這個大鍋,於是人們都喝上了麻胡子湯,才解了一些心頭之恨。自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件事,就把浸泡的黃豆、小米磨碎成沫,取汁煮成的湯叫麻胡子湯,即好喝又解氣,所以鹿邑人民都愛喝這個,後來慢慢把‘麻胡子’寫作‘媽糊子’(本來這個湯色味不亞乳汁,稱媽(俗指奶水)糊也不為過),不在提‘麻胡子’了,以防噁心人的胃口。。

民間傳說:愛吃小孩的隋將麻叔謀

用“麻叔謀來了”嚇唬小孩的恐怖說法,還有一說是麻叔謀胃口不好,遷怒廚師廚藝不行,殺了很多廚師。有一個廚師生氣了,故意撿一個被丟在路邊的死孩子作菜脯,不料麻叔謀認為味道好極了,指令天天出這道菜。廚師沒辦法撿到那麼多死孩子,為了保自己的命,只得去偷小孩來殺,以至地方上小孩連續失蹤。麻叔謀吃小孩被傳開後,方圓百里的小孩都怕得要死。一說是皇上嗜好造惡行。隋煬帝喜吃熊掌,出遊揚州時,由於地方上不產熊掌,麻叔謀就派人偷盜百姓小孩來宰殺,剁掉手腳烹飪冒充熊掌。隋煬帝吃上癮後,麻叔謀投其所好繼續偷殺不少孩童。此後,當地的老百姓只要小孩哭鬧不聽話,就故意說“麻叔謀來了!”小孩一聽,嚇得即刻止聲。

《開河記》,宋代中國傳奇小說。又名《煬帝開河記》中記載,叔謀有大罪四條:食人之子,受人之金,遣賊盜寶,擅移開河道。請用峻法誅之。其子孫取聖旨。”帝曰:“叔謀有大罪,為開河有功,免其子孫。”只令腰斬叔謀於河側。時來護兒受敕未至間,叔謀夢一童子自天而降,謂曰:“宋襄公與大司馬華元遣我來,感將軍護城之惠意,往年所許二金刀,今日奉還。”叔謀覺,曰:“據此先兆,不祥。我腰領難存矣。”言未畢,護兒至,驅於河之北岸,斬為三段。郎兒兄弟五人,並家奴黃金窟並鞭死。中門使段達免死,降官為洛陽監門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