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喜劇走失:製造笑聲未盡人意,「武林」難以「江湖再見」

兩天前,《家有兒女初長成》迎來大結局,雖然當初的“夏雨,夏雪,下冰雹”未能再聚,但長大後的“劉星”張一山與高亞麟再次組成的“半路父子”依舊是不少人“記憶中的模樣”。

然而,結果卻不盡人意,這部重塑80、90後“童年回憶”的情景喜劇,實際卻並未掀起大的水花,不論是收視率,還是口碑,都與當年的《家有兒女》相差甚遠。

情景喜劇走失:製造笑聲未盡人意,“武林”難以“江湖再見”

事實上,在當下的影視市場,能激起水花的情景喜劇已經很難再看見,留下無數經典劇目的“盛世”再難出現,甚至不少人都斷言國產情景喜劇已經走向末路。

“續作”構成國產情景喜劇的生存現狀

雖然能夠再次激起全民追劇的經典劇目已經鮮少出現,但事實上,中國的情景喜劇之路從來沒有停止。

和《家有兒女初長成》一樣,如今國產情景喜劇多以“續作”的形式再次出現的面前,渴望乘著經典的春風,以情懷殺的形式狠刷存在感。

2013年播出的《新編輯部故事》發生在前作的20年後,但從始終堅守陣地的戈玲,到劉向前繼承的是父親劉書友的舊業,儘管物是人非的編輯部幾乎大換血,但處處都是觀眾熟悉的痕跡;作為寧財神時隔七年的大作,《龍門鏢局》獨立成片,鏢局取代客棧,盛世取代江湖,但故事卻依舊與《武林外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無論是作為“父親”客串的“老白”,還是江湖傳聞,都沒有逃過當年《武林外傳》的影響。豆瓣網友精簡的概括為

“郭芙蓉她閨女倒追白展堂他兒子並跟著佟湘玉她姥姥的外孫媳婦闖蕩商海”

情景喜劇走失:製造笑聲未盡人意,“武林”難以“江湖再見”

而往前追溯,《圓圓的故事》延續《我愛我家》的人物設定,再到如今《家有兒女初長成》的全新故事的舊有模式等等,“續作”幾乎構成了如今國產情景喜劇的生存現狀。

事實證明,這種以經典IP做噱頭的手段的確行之有效,粉絲們一邊在新的故事中感慨著物是人非,一邊又被劇目中時不時的回憶殺感動到無以復加。

然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面臨的是更加遼闊的天空,自然也是更加危險的境遇。前作的經典,也意味著續作在備受關注的同時也難逃比較的命運。時間相隔甚遠的情景喜劇在經過時光濾鏡的加持下,幾乎成為了無可取代的存在,即使是之前《家有兒女》的第三、四部以及《愛情公寓》三、四部都無可避免的遭遇了滑鐵盧。

情景喜劇走失:製造笑聲未盡人意,“武林”難以“江湖再見”

而這樣的事實也一再說明,從《我愛我家》的驚豔亮相,到《武林外傳》的巔峰時刻,再到《愛情公寓》的末路輝煌,歷久彌新的經典劇目成為了橫在國產情景喜劇上一條跨不過去的坎兒。

互聯網時代與情景喜劇的難以調和

而除了經典劇目的這座大山難以跨越,對於情景喜劇而言,在如今互聯網的衝擊下,其中難以調和的矛盾更是致命的打擊。

在前互聯網時代,情景喜劇作為一種新穎的電視形式,用戲謔的模式講述時代的特色,從《我愛我家》的家庭關係到《閒人馬大姐》中的社區近鄰,再到2009年第一部《愛情公寓》的合租室友,映照著社會的發展,不僅笑果滿滿更是足以引起觀眾共鳴的所在。

而在如今,時代因素限制著情景喜劇的發展,從《屌絲男士》到《醫館笑傳》等等,滿足觀眾惡搞心理的作品越來越多,但雁過無痕,網絡讓這一切過時太快,段子層出不窮,又一茬又一茬的被觀眾丟在身後。即便對受眾市場做出妥協,但“炒冷飯”的情景喜劇最終能留下經典的卻越來越少。

情景喜劇走失:製造笑聲未盡人意,“武林”難以“江湖再見”

尤其是隨著近年來,喜劇綜藝的崛起,更是給了國產情景喜劇重磅一擊。僅在2016年一年的時間裡,就有近20部喜劇綜藝在各大衛視輪番播出,相比情景喜劇的受限,喜劇綜藝往往擁有更加自由的模式,不論是依靠明星鞏固人氣,還是層出不窮的新生代喜劇演員,相比於大體量的情景喜劇,無疑都更貼合社會、更符合互聯網時代碎片化的傳播途徑。

如今沒有人會耐心的寫情景喜劇劇本了”。在一次專訪中,曾經的“老白”沙溢道出瞭如今情景喜劇所面臨的窘境,動輒七八十集的喜劇需要長時間的打磨,而收效卻並不足以保證。相反,更適合互聯網時代的喜劇綜藝雖然也面臨著創作的枯竭,但在資本的蜂擁而上中,無論是電視臺、網絡還是廣告主,都表現出足夠友善的姿態。

情景喜劇走失:製造笑聲未盡人意,“武林”難以“江湖再見”

與此同時,在殘酷的競爭下,比起傳統固定機位的情景喜劇,由此衍生而來的表現形式多元的作品,也更為注重迎合觀眾與日俱進的審美和娛樂需求,自然能博得觀眾的喜愛。例如在不久前在網絡掀起狂潮的《愛情公寓》,雖然拍攝《愛情公寓5》的消息盛傳已久,但最終還是宣佈以大電影的形式上映。

情景喜劇走失:製造笑聲未盡人意,“武林”難以“江湖再見”

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的情景喜劇最終還是走失在時間的浪潮中,終究江湖難見,笑果難現,至此完全迎來悲傷時刻。

情景喜劇從未走遠

歐美模式值得借鑑

雖然在中國,作為舶來品的情景喜劇的現況看上去並不理想,但在歐美,情景喜劇是黃金時段最大的劇種之一。無論是早期的《老友記》、《IT狂人》,還是最近的《生活大爆炸》、《破產姐妹》,都是深留在觀眾心中的經典之作。其中,《老友記》、《生活大爆炸》更是走過了十季、十一季之久。

情景喜劇走失:製造笑聲未盡人意,“武林”難以“江湖再見”

無疑,相比於中國的影視市場,歐美的情景喜劇有著更加豐潤的成長土壤,從美國廣播黃金時代誕生起,時至今日,已經走過92年的歷史,甚至反哺了一系列專業學子邁上製作情景喜劇的道路。

相對而言,被導演英達帶回來的國產情景喜劇依舊過於稚嫩,形成完整的製作體系目前說來的確不現實。但對於國產情景喜劇而言,其更為成熟的製作模式無疑更值得借鑑和學習。

以《老友記》為例,在這部經典的情景喜劇中,我們可以看到95年的時美國人對華裔的誤解。也可以在第十季結束的時候看到了六個人臉上的滄桑,時代的風貌在這部作品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一個優秀的藝術必將是反映時代又超脫於時代的。對於情景喜劇而言,塔不僅僅是提供笑點的存在,更是映射社會的一面鏡子,其魅力是雋永,讓人笑中有淚,回味無窮。

情景喜劇走失:製造笑聲未盡人意,“武林”難以“江湖再見”

那麼如今僅僅將情景喜劇作為網絡段子的大雜燴的最終產物,那麼可想而知,面對著更新迭代如此之快的互聯網時代,情景喜劇的未來必將依舊暗淡無光。

—The End—

主編 | 韓英楠

校對 | 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