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执著完美吗?小心“不存在的完美”让你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你也执著完美吗?小心“不存在的完美”让你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抗压性”会决定我们是否能安然渡过压力袭击,但自恃抗压性强,而无止尽的负荷压力或好强不服输,都会让压力越来愈大。这种追求“自我心中的完美”的人,经常会忽略适应“外在环境”,最后不堪一击、引发身心问题。

有次邻居刘妈妈跟我聊到,她的两位小孩相差不到两岁,老大自我要求高,每次写功课都要写到每个字“一样”工整漂亮,不然就擦掉重写,因为这样常常拖了很久才写完作业。另一位老幺就像一般情况下的孩子,很快地完成作业。

刘妈妈对于老大这样的状况感到担心,于是就订了一个赏罚规定:能够在半小时内写完功课的人可以拿到零用金,若超过一小时还没写完就要扣零用金。开始实施以后,老大依旧坚持要每个字写到他认为的“工整”才算完成,最终还是被扣零用金了,留下一脸错愕的刘妈妈。

为达完美,忽略适应“外在环境”

若是我们常常期许自己要达到心中的完美,但却忽略外在环境的适应,而让自己备受压力,该怎么办呢?

今年二十九岁的小叶在营造建设公司担任行政人员。个性严谨、要求完美的她,在工作上常常要求自己做到超越公司标准要求以上,觉得这样才能符合自己的理想,让自己感到放心。

最近两周,公司接了很多案子,小叶手边的工作一下暴增,除了本身的业务,还要去协调其他部门的疑难杂症。这让小叶的情绪变得容易烦躁、起伏大,好不容易停下来休息,一个人的时候,又容易感到低落。小叶晚上开始变得难入睡、浅眠,又容易做梦;又发现自己白天注意力下降、喉咙感到紧紧的、胃口变差、呼吸不顺畅、全身感到很紧绷,后来状况一直恶化,于是小叶决定前来谘询自己目前的状况。

“老师,我最近整个人感觉快要撑不住了,工作量好大,我快受不了了!”小叶一脸倦容地说道。

我跟小叶进一步了解实际的状况,她提到自己因为手边案子量突然变大,使原本的工作步调一下被打乱,连自己的标准也难以执行。小叶觉得公司原本订定的标准不够好,所以她另外定一个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若公司定的标准是七十分,小叶就会把标准提高到九十分,这样她才觉得安心满意。我问小叶给自己这样的标准做起来会不会比较吃力,她觉得不会,因为若没达到自己的标准,就会感到自责,觉得自己没做好。

“嗯嗯,感觉你是一个很尽心尽力的员工,但你给自己定的标准太高,可能在工作上会遇到一些调适障碍。”我说。

“但是,若我没达到我的标准,就觉得很不安、有挫折感,整个人更不对劲啊!”小叶说。

“那你觉得公司定的标准有什么不好呢?”我问。

“我觉得公司定的标准太低了!”小叶说。

“你待的这间公司感觉经营很久了,本身规模也不小,若是真的标准太低,可能就无法经营这么长久的时间吧?”我说。

“嗯嗯,或许是,但我会如此疲累是因为人的问题,我要负责汇整大家的资料,但若有人没达到我的期望,而我要处理这些问题时,就容易感到挫败。”小叶说。

“嗯嗯,可能你需要去思考一下,自己的标准虽然好,但不一定适用在每个人身上,也可以去思考一下公司为何订定那样的标准。”我说。

“但是,我就是觉得自己的标准若没做到,很难让自己安心,这点好难克服啊!”小叶感到无奈地说。

追求理想的盲点

跟上述小叶有类似状况的人,在周遭的人看来,常常被认为:“有必要这样吗?”、“这样简单做就好了,何必要搞得那么复杂”、“想这么多干嘛,照规定做就好啦!”但当事人却听不到周遭的声音,一直向往着心中那个理想的自我标准。这些人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中,感到充满自信,对于自己的理想充满坚持,即便外界的不认同,也能在自己的理想国中活出一片天。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不是由单独的个人理想国所组成,而是在不同的个体间有着某些共同的连结,才能让个人与周遭环境调适得当。这是很多过度完美主义者的通病,只看到自己的理想,却忽略掉这世界的脉络与自我的平衡。

追求完美有什么不好?的确,追求完美是件美好的事,但需要对自我的追求有所节制与调适。

当追求完美过程中,遇到自我调适的问题与环境条件的限制,就要适时地调整,转换心境,重新出发。但若是一意孤行,执著在自己的完美主义中,很可能就会让那个不存在的完美主义控制自我,因而失去自我掌控的能力,渐渐地迷失自我。

谁会被“完美主义”绑架?

很多从小家庭教育严厉,缺乏父母亲肯定的孩子们;或是在成长过程中,在人际关系里有不好的、被贬低的经验,像是被嘲笑、排挤或是霸凌等,但日后无法自我调适好的人,由于自我肯定能力较差,容易发展出追求完美的特质。这类的人,因为无法在自己身上获得满足,所以一直往外界追求完美,追求外界的肯定。

只可惜这样的追求,无论外在成就在外人眼中看来多美好、多优秀,这些人还是无法感到满足,继续无止尽地追求完美。这是源于无法肯定自我价值,对自己感到不满足而造成的“病态性完美主义”。

在不顺遂的情况下,这类人若无法意识到自身能力与自我理想追求的落差,可能就会在这样完美理想的自我要求中跌跌撞撞,而对自我价值更容易感到挫折,本来已经欠缺的自我肯定能力又再被影响,因而变得更差,以致病态性完美主义愈严重,于是这样的恶性循环就产生了。

过去曾遇过某位CEO 退休后,被朋友聘去公司当员工的来访者。他告诉我,当他在追求自己订定的三百分目标中,不曾感受到压力,但若要调整为一般人追求的一百分,可能就很难办到。在他回诊时,我发现虽然来访者自认不曾感受到压力,但他却有难以入睡、早醒、睡眠不足、容易胸闷等身心问题。

当我与这位来访者深入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察觉到他对于自我要求的坚持,其实是为了掩盖他在家庭婚姻与自我价值的不安;因此在工作中期许自己达到超乎常人的标准,以去证实自己的价值。

这样的证实,最终还是无法填补他心中的空虚。于是在心脏科诊断出他的冠状动脉阻塞需要放支架后,才终于惊觉到自己的问题,愿意把三百分的标准慢慢调降回一百分。在这样的调降过程中,来访者心里也慢慢回复平静,愿意卸下“完美”的武装,好好地面对自己内心的问题。

卸下“完美”的面具

很多缺乏自我肯定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容易批判自我或过度自责。建议在遇到挫折或是错误时,不要马上否定自己,可以先看看别人的作法与理解别人的想法,再回头评估自己的问题,并试着去理解大环境的趋势走向,尝试换个角度想、换个方法做做看,看看能否让自己克服原本的困境。

若发现自己在上述的情境下很难调适,无法不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坚持时,就要试着去思考,究竟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何要跟自己过不去,是否是因为缺乏肯定自我的能力,而造成的病态性完美主义在影响着自己。

“嗯嗯,原来我是被自己的完美主义困住了……”小叶恍然大悟地说。

若是跟小叶有类似状况的你,建议可以先从部分的生活或工作调整开始,先放手一部分,让那部分照一般外界的标准进行。剩下的部分,若有余力,再让自己做到想要达到的标准。

千万不要被自己的高标准困住了!一段时间后,或许你会渐渐感受到一般标准的美好。

遇到挫折时,不要马上否定自己,先看看别人的作法与想法,再尝试换个角度想、换个方法做做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