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石槽堆砌成一条街,重庆涪陵要打造全国首个石磨记公园

小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挑水倒入装水的石缸。如今,农村都已经用上了自来水,石缸已无多大用处,供猪吃食的石槽,石磨,这些曾经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石器,随着时代的发展,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石磨石槽堆砌成一条街,重庆涪陵要打造全国首个石磨记公园

公路两旁密密麻麻堆砌着石磨、石槽、石缸和碾子。

然而,在涪陵区蔺市镇万松村,开车上山半个小时后,就能看到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堆砌着石磨、石槽、石缸。原来,这里是由15万个石器组成的石器文化公园。据悉,涪陵蔺市镇将把这里打造成全国首个“石磨记公园”,让人们有了怀旧的地方。

石磨石槽堆砌成一条街,重庆涪陵要打造全国首个石磨记公园

石磨公园里用石磨石槽石缸作为设计元素。

这处名叫万松里民宿村位于蔺市镇万松村3组,占地面积500余亩。据了解,涪陵区蔺市镇也有意将这里打造成为全国首个“石磨记公园”。

这里石磨为路,石磨、石缸、石槽为墙。这里的主人用10多年的时间到全国各地收集农家已经废弃的老石磨、石槽、石缸等石器,以及犁耙、风车等农具,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石磨石槽堆砌成一条街,重庆涪陵要打造全国首个石磨记公园

仓库里堆满了各地收集来的各种农具。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发现过去的老石磨成了这里收藏的新宠,除了老石磨,还有喂牛喂猪的石槽和盛水的水缸。在一块空地上还有几个老石磨,将让游客多一项农事体验活动,吃上自己磨出来的大米做成的米饭,喝上自己亲手磨制的豆浆。

石磨石槽堆砌成一条街,重庆涪陵要打造全国首个石磨记公园

生态果园结满了梨子

在山顶梨园旁边的小道两旁,石缸堆砌成两排,里面是天然降水养着荷花。再过几个月,这里的生态果园就可以摘葡萄、梨子吃了。

听说万松里民宿村有一座很有故事的树屋,但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寻找了几个来回也不见其踪影。后来,在一位清洁阿姨的指引下,最终见到了这座树屋。

石磨石槽堆砌成一条街,重庆涪陵要打造全国首个石磨记公园

枯死桂花树打造的生态树屋

原来,树屋的前身就是一颗桂花树,经过时间轮回的洗礼,它失去了生命力。在枯死了之后,主人舍不得让它离开这片土地,便请来工匠将它固化、修整,直接在树顶建造了这座生态树屋。

现在,树不仅没有失去生命,反而以另一种姿态依然傲立在这片土地上。让老树在新的时间轮回里可持续的“存活”下去,让枯树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万松里民宿村,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没有看到特别现代化的构造,但石磨元素无处不在,可以成为花盆、水渠、装饰品,用来栽花养鱼……

“我们不大兴土木,用闲置的农具、石器对房屋进行设计、改造,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万松里民宿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里,游客可以园中采摘蔬果、塘边休闲垂钓、放松休闲健身、怡情弹奏古筝……

石磨石槽堆砌成一条街,重庆涪陵要打造全国首个石磨记公园

凉亭的支柱都是原生态的古木。

“未来,我们将聘请国内知名文创设计团队,将从全国各地搜集起来的石器进行二次创作,打造全国首个‘石磨记公园’和石器博物馆。”万松里民宿村相关负责人说。

涪陵区蔺市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万松里民宿村是涪陵区重点打造的景点之一,游人纷至沓来,这也开启了当地村民的致富路。据介绍,这一民宿村预计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农民120户增收260万元,人均增收5000元。

重庆晚报慢新闻APP,全心关注重庆,深度解读重庆,名家名记名专栏齐聚,做最有重庆特色的小、精、深原创客户端。并且还能加入重庆晚报抗癌爱心互助会,为家人健康做一个保障哦!苹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载。

——END——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唐中明 /文 杨可/ 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