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長張曉容給我們帶來什麼好消息?

2月7日,西寧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的堅強領導下,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

西寧取得了哪些令人矚目的新成就?

在嶄新的2018年,

西寧還將完成哪些新突破?

2018年實施的十大類民生實事有哪些?

這些都與西寧市民息息相關。

市長張曉容作《政府工作報告》

給西寧市民帶來了哪些好消息?

今天,市長張曉容給我們帶來什麼好消息?

2017年,是全市上下攻堅克難、聚力奮進、大有收穫的一年。

——迎難而上、激流勇進,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保持了強勁的經濟發展勢頭,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84.91億元、增長9.5%,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6.2%。

——全盤謀劃、提質增效,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農業轉型發展加快,著力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新建蔬菜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基地2萬畝,農業總產值連續13年增長5%以上。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千億鋰電基地、光伏製造中心等綠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

——縱橫佈局、精準發力,城市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城市承載能力明顯增強,高標準推進多巴新城建設,新華聯國際旅遊城、青海絲綢之路國際物流城全面實施;南川片區市政設施、市民中心等引導性項目開工。“暢通西寧”開工道路101條,崑崙橋、湟水路高架等53項工程建成通車,擁堵指數從3.7下降至2.5,緩堵保暢初見成效。城鄉環境持續優化,苦水溝景觀治理、香水泉遺址恢復重建工程等項目進展順利。啟動4條鄉村旅遊示範帶,建成美麗鄉村77個。

——綠色為先、多措並舉,生態底板更加厚實。

  國土綠化規模空前,三北、西堡生態森林公園等林業生態工程造林36萬畝,南北山完成高標準造林7萬畝。園博園完成總規編制和綠化整地。提升綠道景觀75.8公里,新增城區綠地面積1147.5畝。大氣質量持續改善,全年空氣優良率達到81.1%,空氣質量指數和排名位居西北省會城市第一。水汙染治理紮實有效,

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通過驗收。

——以人為本、緊貼民心,民生保障全面提升。

  堅持80%以上的財力用於改善民生,精準扶貧、暢通西寧、環境保護等十大類40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健康西寧全面推進,實施醫療集團醫保打包付費方式改革,全市行政村健身設施實現全覆蓋。全面完成年度脫貧任務,加大行業扶貧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力度,實現100個貧困村退出。兜底保障標準顯著提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每月提高5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每年提高350元。投入2.6億元保障城鎮困難和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1.8%。城市安全發展呈現良好局面,全市連續16個月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一年來,我們加速轉型、實幹引領,綠色發展的實踐取得新突破。

  出臺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實施意見,成立綠色發展委員會,實施六大建設行動,西堡生態森林公園、園博園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啟動,新能源新材料等綠色產業勢頭迅猛,成功舉辦綠色發展樣板城市論壇,湟水河更加清澈透明,城市園林由綠到美,大氣和水環境質量實現雙提升。

  一年來,我們一心為民、矢志不渝,幸福西寧的實惠更加豐盈。

2.39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3.9萬城鎮困難群體生活得到保障,提高了養老、低保、醫療保障標準。城鎮居民收入跨上3萬元臺階,農村居民收入突破萬元,“暢通西寧”拉伸城市骨架,群眾出行更加便捷。“清潔西寧”改善環境,品牌建設廣受讚譽。在中國社科院組織的生活質量主觀滿意度第三方測評中排名第一。

  一年來,我們凝心聚力、鍥而不捨,文明創建的多年追求結出碩果。

  自覺履行守護民族團結生命線的政治責任,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書寫了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生動實踐。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踐行“為誰辛苦為誰甜”的創建宗旨,省市共建,全民上陣,歷經八年接續奮鬥,贏得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市民自豪感、歸屬感空前高漲,全市人民孜孜以求的夢想終於成真!

  一年來,我們堅持問題導向、彰顯特色,重點改革走在了前列。

  公立醫院改革和四級緊密型醫聯體改革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湟源縣農村土地制度三項改革試點取得實質性進展。“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率先構建了“一目錄六清單”政府監管服務新模式,網上審批率達到85%。法治政府建設位居西北省會城市第一。一批具有標誌性、關聯性作用的重大改革順利推進。

2018年,將著力在七個方面展現新作為

一、全力推進綠色產業建設行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要有新作為。

加速培育新興產業。實施新興產業倍增計劃,注重清潔能源與綠色產品聯動,力爭高技術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轉變。積極推進創新驅動。

實施高新技術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科技小巨人”培育計劃。發揮園區引領作用。持續鞏固現代產業集群向園區聚集發展的良好態勢,引導更多資金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

二、全力推進治理能力建設行動,在城市高品位建設上要有新作為。

規劃引領擴容提質。深度融入蘭西城市群建設。更加突出西寧輻射服務藏新、連接川滇的戰略支點功能,打造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中心城市。促進以西寧為中心的東部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圍繞建設西寧周邊1小時產業圈、物流圈、旅遊圈、生態圈、交通圈,推進G6高速北移等“三環七射”線網項目建設,促進西寧從首位度高向影響大、輻射遠、帶動強轉變。著力推動城市空間重構。加快建設園博園和西堡生態森林公園,早日建成城市“綠芯”,有序推進湟中撤縣設區,實施多巴湖、扎麻隆溼地等生態本底工程,打造多巴城市副中心,圍繞建設高品質城市形象展示區,完善南川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市民中心,啟動建設國際會展中心。

提高標準嚴格管控,打造一流城市。提升規劃理念。追求高品位建設。以“治山、理水、潤城”海綿城市原則,為乾燥的西寧多留一份溼潤,將火燒溝、苦水溝等城市生態修復和水井巷、衛城東北片區等城市修補項目打造成“城市雙修”的示範。新開工道路18條,建成鳳凰山路等38條道路。基本完成“暢通西寧”三年行動計劃,人均道路面積達到12.3平方米。嚴格規劃管控。嚴格管控中心廣場、火車站、南北山等重要節點的特色風貌,對崑崙大道、海南路、機場高速、湟水河等城市主軸線、視線通廊、主幹道、河道建築嚴格紅線退界、建築高度、連續長度以及建築形態控制,協調景觀風貌,實現軸線、天際線、文脈、風格和色彩的協調統一。

推進城市管理再精細,營造整潔有序環境。推動“清潔西寧”向農村延伸。實施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

三、以“高原綠”“西寧藍”“河湖清”建設行動為抓手,在生態文明建設上要有新作為。

今年,市委市政府將切實加大綠色投入,統籌各類資金10億元推進綠色發展。

以“高原綠”建設行動實現由綠到美轉變。今年造林綠化51.5萬畝。抓好西堡生態森林公園火燒溝綜合治理、湟中水灘花海景區建設,完成造林3.3萬畝、作業道路150公里;完成園博園1800畝防護林區域綠化及道路、灌溉系統等部分土建工程。啟動湟水流域國家百萬畝規模化林場試點建設。新建湟岸巷等10個精品主題公園遊園,新改建街頭綠地20處,新建改造黃河路等8條道路綠化景觀。

以“西寧藍”建設行動持續改善大氣質量。制定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排名持續走在西北省會城市前列。

以“河湖清”建設行動打造湟水河生態活力軸。以湟水河生態廊道為主軸,南北向生態走廊為拓展,大型濱水公園為綠色開放核心,打造擁水發展的城市主軸線。推進海湖溼地公園、湟水河生態綜合治理和元堡子溼地建設,建成北川濱水中心及濱水公共活動帶,啟動南川河生態保護項目。開工湟岸公園、錦繡公園、提升改造人民公園景觀,建設三河交匯城市客廳。

四、把鄉村振興作為提升幸福西寧內涵品質的重要舉措,在城鄉融合發展上要有新作為。今年,將設立1億元鄉村振興戰略專項資金,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全省前列。

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系。新改建鄉村公路160公里,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實現城鄉醫療醫保一體化。鞏固完善基本經營制度,實現共同富裕。實施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加快農村“六類”產權確權發證,解決農民貸款難、貸款貴問題。緊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質量興農。提升大通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和湟源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創建成果,推進湟中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創建,建設西納川、雙新公路沿線、申中、總寨及三縣生態牧場等現代農牧業產業園、科技園和創業園。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鄉村綠色發展。再建75個高原美麗鄉村及5個美麗城鎮。開工建設5個鄉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和2個建制鎮汙水處理設施。

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實現脫貧目標。完成150個貧困村退出、1.5萬貧困人口年度脫貧目標,確保如期實現6.6萬貧困人口全面穩定脫貧、330個貧困村全部退出、三縣達到“摘帽”標準。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創新鄉村治理體系。

五、把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作為提升幸福西寧內涵品質的重要途徑,在保障改善民生上要有新作為。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力爭全市普惠性幼兒園比例達到80%,繼續實施西寧八中、南大街學校等9個教育佈局調整和光華中學、南川西路小學等11個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項目,完成西堡葛家學校、寶庫鄉中心學校等19個改薄項目,推進多巴職教中心、湟源職校新校區等項目建設。促進文化體育繁榮發展。加快創建5A級博物館群,啟動沈那遺址考古發掘和遺址公園建設,制定文廟、花園南街古城牆等保護方案。加大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力度,打造10分鐘健身圈升級版。打造全省醫療和康養服務基地。

健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100%。打造具有西寧特色的城市養老呼叫服務圈和農村養老互助服務圈。全力推進就業創業。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高校畢業生登記就業率不低於87%。擴大社會保險覆蓋範圍。完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制定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結算的配套措施,鞏固完善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成果。強化社會救助。持續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年度增幅不低於10%。多措並舉穩控物價。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實施棚戶區改造12700套,分配公共租賃住房2000套。始終堅持精神領先。以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為新起點,讓創建工作的精神成果持續發力。推動城市安全發展。加強社會治理,深化平安西寧建設,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強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今年,我們將圍繞社會保障、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方面,精心謀劃實施十大類35件民生實事,切實把該辦的事竭力辦好,做出的承諾說到做到,真正把民生實事辦成順應民意、貼近民情、排解民憂的民心工程!

六、擴大消費促進有效投資,在夯實綠色發展和幸福西寧的基礎上要有新作為。

全力以赴擴大有效投資。繼續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把好項目綠色准入關,挖潛力增後勁,不斷提高投資效益。緊盯綠色產業增後勁,緊盯幸福西寧建設補短板,深入開展“項目生成年”活動,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蘭西城市群建設、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六大建設行動。順應消費升級新趨勢。統籌安排1億元對外貿易和服務業發展資金。再建成80個農村社區電商服務站點,全年電商交易額430億元以上。加快建設自駕車營地、熊貓館、南川溫泉康養等項目,持續打造中國西部自駕車旅遊聯盟品牌,加速西部自駕遊產業聚集。

七、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激發綠色發展和幸福西寧活力動力上要有新作為。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向實體經濟傾斜、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打造全省改革高地。

全面擴大對外開放。力爭年內完成西寧綜合保稅區報批並啟動建設,2020年封關運營。全力打造區域性物資分撥和配送中心。南川片區會展產業集群完成青海絲路國際會展中心前期工作。辦好“第三屆涼爽城市國際論壇”和環保大會。

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一是強化政治建設。

二是強化法治建設。

三是強化廉政建設。

四是強化作風建設。

風正潮湧,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快馬加鞭。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依靠全市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搶抓機遇、奮勇爭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擁抱新時代,開啟新徵程,續寫新輝煌,為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幸福西寧而努力奮鬥!

今天,市长张晓容给我们带来什么好消息?
今天,市长张晓容给我们带来什么好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