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亞軍亮出大殺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難過這一關

《陪讀媽媽》的編劇一定是位好家長,否則她寫不出這麼多既有道理又有生活的親子教育案例。許亞軍飾演的丁致遠在回國前夕,跟胡先煦飾演的兒子丁一一又談了一次心。這一次,許亞軍亮出了一件大殺器。再叛逆的孩子也很難不被這一招擊中內心。

許亞軍亮出大殺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難過這一關

丁致遠對比母子的願望清單

丁致遠讓丁一一在白板上寫下自己和媽媽都有哪些願望。丁一一寫了八條自己的願望,最後因為白板太小寫不下那麼多了。而對於媽媽的願望,丁一一隻寫了一條:學習。這是指媽媽希望丁一一能好好學習。

丁致遠用了一個很簡單的對比,把這對母子的願望進行了解讀:你有這麼多願望,可是媽媽的願望只有兩個字,而且不是為了她自己。

梅婷飾演的媽媽李娜總把“為你好”掛在嘴邊,但丁一一最討厭聽到的也是這三個字,為什麼?因為李娜只拋概念不解讀,於是“為你好”在孩子心中就成了一個藉口,而且背後代表著霸權與不理解。現在好了,丁致遠用這個對比,把“為你好”的內涵給解讀出來了。媽媽心裡只有你,媽媽的願望只有一個就是希望你能好好的——這就是為你好。

這是丁一一從未思考過的角度,他陷入沉思,但這只是丁致遠整套動作的第一步,更厲害的還在後面。

許亞軍亮出大殺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難過這一關

丁致遠說李娜背後多次為兒子哭

接下來,丁致遠首先表明立場:我們從來不反對你玩遊戲,但如果因為玩遊戲耽誤了學習,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隨後,丁致遠開始放大招了,“是,你媽媽脾氣不太好,有時候願意衝你嚷嚷,但是你要知道,你媽媽在電話裡面因為你,跟我哭了多少回”。

媽媽背地裡為了兒子哭,這是兒子最受不了的事。兒子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肯定難受。成年人的心可以冷、可以硬,但孩子的心通常都是軟的。他們沒受過那麼多的傷,沒失過那麼多的望。別看他們平時跟父母對著幹,關鍵時刻打斷骨頭連著筋。

許亞軍亮出大殺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難過這一關

李娜到胡媛媛家裡接兒子

其實,“媽媽背地裡為了兒子哭”的重點並不在“哭”字上,而是在“背地裡”。你可以把“哭”字換成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夜裡嘆氣……只要能表達傷感的動詞都行,關鍵是要強調“背地裡”。

比如,丁一一去胡媛媛家裡借宿的那一晚,李娜就曾在海灘找兒子找了一晚上。第二天丁一一聽說媽媽可能去海邊找他了,他這才意識到媽媽的鞋和褲腳上都是沙子。那一刻,他也意識到媽媽背地裡為他受罪了。後來,他不就在李娜的床頭櫃上放了一杯牛奶還寫了一個道歉的紙條嘛。

許亞軍亮出大殺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難過這一關

丁致遠回憶李娜被警察誤認為襲警的事

經過了前兩步之後,丁一一已經深陷到爸爸的講話裡面了。丁致遠的第三步,就是用李娜在溫哥華所要面對的困難,來提醒兒子設身處地地思考一下,媽媽有多不容易。

在丁致遠第一次來溫哥華探親時,曾經給丁一一講過李娜生他時寧可不要命的事。那件事當時就很觸動丁一一,但教育是長線的,一次教育不能保證永久有效。因此,這一次丁致遠又更新了教學案例,他用李娜被警察用槍頂著的案例來警示兒子:一、你媽媽要是真被警察開槍打死了怎麼辦?二、你媽媽闖的這個禍主要是因為她語言不通,再加上她在這裡沒朋友,你說她可憐不可憐?所以,你才是媽媽在溫哥華唯一的依靠。

許亞軍亮出大殺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難過這一關

丁一一被爸爸說哭了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丁一一已經淚流滿面了。做兒女的,沒有願意看到父母受罪的,尤其在小時候。

丁致遠的最後一步也很重要,那就是留白。

他的這番推心置腹起到效果之後,並沒有立即要求丁一一答應他什麼,而是讓兒子早點睡覺。其實就是給孩子留下獨處的時間,讓他自己慢慢去消化理解。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那家裡不窮的怎麼辦?

其實,這句話的核心在於,孩子的使命感或者說責任意識什麼時候被喚醒。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好多是因為實在指望不上父母了,比如沒收入或者身染重病,孩子才早早扛起家庭的重擔。而對於生活條件不那麼差的家庭來說,讓孩子儘早意識到父母的不易,也是在喚醒他們的責任意識。只不過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許亞軍亮出大殺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難過這一關

丁一一很信任自己的爸爸

丁致遠的大殺器,並不是空中樓閣。它的奏效,有兩個重要的前提。

首先是丁致遠自己在兒子心目中的形象。用胡先煦的臺詞來說,爸爸什麼事都問他的意見,尊重他的想法。正因為丁致遠在兒子心中早就樹立起了一個可溝通、可信任的形象,他說的話才會起到效果。

其次,就是丁致遠為兒子營造了一個心平氣和、不急不躁的家庭氛圍。你會發現,許亞軍跟胡先煦的對手戲,沒有一次是大吵大嚷的,這跟梅婷和胡先煦之間的對手戲截然不同。尤其是丁致遠跟兒子的幾次重要的推心置腹,都是在輕鬆、平等的氣氛中進行的。只有語重心長,沒有聲色俱厲。

許亞軍亮出大殺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難過這一關

丁一一調侃老爸和夏天有情況

談話氣氛是非常重要的溝通因素。氣氛僵持,好話也難聽。有些父母自己管不住自己,整夜喝酒打麻將,而且還縱容孩子從小接受“薰陶”。孩子一但成績不好或者在外面惹事,父母舉手就打張嘴就罵,什麼話難聽說什麼,手有多重就下多重。那樣的家庭,孩子慢慢就沒法教育了。

都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孩子的起跑線在哪啊?不是什麼補習班和名校,孩子的起跑線就是父母。你給孩子遺傳的性格,你給孩子營造的氛圍,你給孩子示範的言行,這才是起跑線。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卷空白錄像帶,將來記錄的都是他看到的父母。

許亞軍亮出大殺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難過這一關

陳莉莉早晚把孩子逼瘋

如果說許亞軍的角色是《陪讀媽媽》在親子教育方面樹立起的正面典型,那麼陳莉莉就是反面典型。這個媽媽也很不容易,但她代言著現實生活中很常見的一類父母心態——爸媽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孩子你要給爸媽爭氣啊!陳莉莉的眼裡只有學習好這一條標準,因此她限制孩子的一切業餘時間和業餘愛好。她為兒子樹立了一個“學習不好就永遠被人看不起”的世界觀,重壓之下必然是動作變形。我們已經看到了,陳莉莉的兒子羅盼是一個心理素質極差的孩子。他扛不住事兒、不善交流、自卑……如果《陪讀媽媽》不給羅盼開掛的話,這樣的孩子早晚會被媽媽逼瘋,搞不好還會做出傷及無辜的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