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亚军亮出大杀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难过这一关

《陪读妈妈》的编剧一定是位好家长,否则她写不出这么多既有道理又有生活的亲子教育案例。许亚军饰演的丁致远在回国前夕,跟胡先煦饰演的儿子丁一一又谈了一次心。这一次,许亚军亮出了一件大杀器。再叛逆的孩子也很难不被这一招击中内心。

许亚军亮出大杀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难过这一关

丁致远对比母子的愿望清单

丁致远让丁一一在白板上写下自己和妈妈都有哪些愿望。丁一一写了八条自己的愿望,最后因为白板太小写不下那么多了。而对于妈妈的愿望,丁一一只写了一条:学习。这是指妈妈希望丁一一能好好学习。

丁致远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对比,把这对母子的愿望进行了解读:你有这么多愿望,可是妈妈的愿望只有两个字,而且不是为了她自己。

梅婷饰演的妈妈李娜总把“为你好”挂在嘴边,但丁一一最讨厌听到的也是这三个字,为什么?因为李娜只抛概念不解读,于是“为你好”在孩子心中就成了一个借口,而且背后代表着霸权与不理解。现在好了,丁致远用这个对比,把“为你好”的内涵给解读出来了。妈妈心里只有你,妈妈的愿望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你能好好的——这就是为你好。

这是丁一一从未思考过的角度,他陷入沉思,但这只是丁致远整套动作的第一步,更厉害的还在后面。

许亚军亮出大杀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难过这一关

丁致远说李娜背后多次为儿子哭

接下来,丁致远首先表明立场:我们从来不反对你玩游戏,但如果因为玩游戏耽误了学习,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随后,丁致远开始放大招了,“是,你妈妈脾气不太好,有时候愿意冲你嚷嚷,但是你要知道,你妈妈在电话里面因为你,跟我哭了多少回”。

妈妈背地里为了儿子哭,这是儿子最受不了的事。儿子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肯定难受。成年人的心可以冷、可以硬,但孩子的心通常都是软的。他们没受过那么多的伤,没失过那么多的望。别看他们平时跟父母对着干,关键时刻打断骨头连着筋。

许亚军亮出大杀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难过这一关

李娜到胡媛媛家里接儿子

其实,“妈妈背地里为了儿子哭”的重点并不在“哭”字上,而是在“背地里”。你可以把“哭”字换成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夜里叹气……只要能表达伤感的动词都行,关键是要强调“背地里”。

比如,丁一一去胡媛媛家里借宿的那一晚,李娜就曾在海滩找儿子找了一晚上。第二天丁一一听说妈妈可能去海边找他了,他这才意识到妈妈的鞋和裤脚上都是沙子。那一刻,他也意识到妈妈背地里为他受罪了。后来,他不就在李娜的床头柜上放了一杯牛奶还写了一个道歉的纸条嘛。

许亚军亮出大杀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难过这一关

丁致远回忆李娜被警察误认为袭警的事

经过了前两步之后,丁一一已经深陷到爸爸的讲话里面了。丁致远的第三步,就是用李娜在温哥华所要面对的困难,来提醒儿子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妈妈有多不容易。

在丁致远第一次来温哥华探亲时,曾经给丁一一讲过李娜生他时宁可不要命的事。那件事当时就很触动丁一一,但教育是长线的,一次教育不能保证永久有效。因此,这一次丁致远又更新了教学案例,他用李娜被警察用枪顶着的案例来警示儿子:一、你妈妈要是真被警察开枪打死了怎么办?二、你妈妈闯的这个祸主要是因为她语言不通,再加上她在这里没朋友,你说她可怜不可怜?所以,你才是妈妈在温哥华唯一的依靠。

许亚军亮出大杀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难过这一关

丁一一被爸爸说哭了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丁一一已经泪流满面了。做儿女的,没有愿意看到父母受罪的,尤其在小时候。

丁致远的最后一步也很重要,那就是留白。

他的这番推心置腹起到效果之后,并没有立即要求丁一一答应他什么,而是让儿子早点睡觉。其实就是给孩子留下独处的时间,让他自己慢慢去消化理解。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那家里不穷的怎么办?

其实,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孩子的使命感或者说责任意识什么时候被唤醒。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好多是因为实在指望不上父母了,比如没收入或者身染重病,孩子才早早扛起家庭的重担。而对于生活条件不那么差的家庭来说,让孩子尽早意识到父母的不易,也是在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只不过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许亚军亮出大杀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难过这一关

丁一一很信任自己的爸爸

丁致远的大杀器,并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奏效,有两个重要的前提。

首先是丁致远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用胡先煦的台词来说,爸爸什么事都问他的意见,尊重他的想法。正因为丁致远在儿子心中早就树立起了一个可沟通、可信任的形象,他说的话才会起到效果。

其次,就是丁致远为儿子营造了一个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的家庭氛围。你会发现,许亚军跟胡先煦的对手戏,没有一次是大吵大嚷的,这跟梅婷和胡先煦之间的对手戏截然不同。尤其是丁致远跟儿子的几次重要的推心置腹,都是在轻松、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的。只有语重心长,没有声色俱厉。

许亚军亮出大杀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难过这一关

丁一一调侃老爸和夏天有情况

谈话气氛是非常重要的沟通因素。气氛僵持,好话也难听。有些父母自己管不住自己,整夜喝酒打麻将,而且还纵容孩子从小接受“熏陶”。孩子一但成绩不好或者在外面惹事,父母举手就打张嘴就骂,什么话难听说什么,手有多重就下多重。那样的家庭,孩子慢慢就没法教育了。

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孩子的起跑线在哪啊?不是什么补习班和名校,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你给孩子遗传的性格,你给孩子营造的氛围,你给孩子示范的言行,这才是起跑线。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卷空白录像带,将来记录的都是他看到的父母。

许亚军亮出大杀器!再叛逆的孩子也难过这一关

陈莉莉早晚把孩子逼疯

如果说许亚军的角色是《陪读妈妈》在亲子教育方面树立起的正面典型,那么陈莉莉就是反面典型。这个妈妈也很不容易,但她代言着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类父母心态——爸妈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孩子你要给爸妈争气啊!陈莉莉的眼里只有学习好这一条标准,因此她限制孩子的一切业余时间和业余爱好。她为儿子树立了一个“学习不好就永远被人看不起”的世界观,重压之下必然是动作变形。我们已经看到了,陈莉莉的儿子罗盼是一个心理素质极差的孩子。他扛不住事儿、不善交流、自卑……如果《陪读妈妈》不给罗盼开挂的话,这样的孩子早晚会被妈妈逼疯,搞不好还会做出伤及无辜的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