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爲什麼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本文由知乎KOL 石榴樹提供

在最近的4年,F1車隊和車手總冠軍全部由梅賽德斯AMG車隊包攬,在賽場上的風光無限也給了廠商在市場方面更大的底氣。15年12月,曾經的冠軍車隊和冠軍引擎供應商雷諾官方宣佈收購路特斯車隊,在暫別F1六年後,再次以廠商身份重返這一經典賽事;17年11月,阿爾法·羅密歐與瑞士索伯F1車隊簽署了涵蓋戰略、商業及技術在內的多年合作協議,這家百年意大利品牌在2018年將正式迴歸F1賽場,新車隊被命名為“阿爾法·羅密歐索伯F1車隊”。隨著又一家廠商車隊的加入,F1再次成為車企的必爭之地。

車企為什麼爭相加碼F1賽事? 筆者認為是市場的風向把他們聚攏到這片競技場,電視劇《戀愛先生》裡“老幹部”靳東推薦,時下都市精英中最流行的休閒運動,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者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端、個性,在高聳入雲的超5A寫字樓裡的工作強度沒比樓層矮多少,下班之後約上好友,把愛車開上賽道,盡情釋放激情,壓力和煩惱也隨之消失在後視鏡裡……

F1為什麼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年輕消費者接觸的賽車活動多了,對於駕控的追求也高了,心中總有那麼一部Dream Car,在自己或者朋友購車時,總會想著拉近和理想的距離,AMG、M- power夠不著,就先買個普通版然後改個套件,畢竟貼幾個字母在心理上就能增加幾十匹馬力。剛過去的17年梅賽德斯奔馳在華銷量終於趕上了奧迪和寶馬的步伐,大有在F1賽場上一騎絕塵之勢,而標榜年輕運動的凱迪拉克更是取得了50%的增幅。可以說賽車光環增益運動型車,運動型車帶動普通型車的模式,正在漸漸鋪開。

想讓車迷心成為自己擁躉,在F1賽場上揚名立萬是最直接的方式,每年20站左右的比賽,幾十個國家的電視轉播,幾百個小時的輪番廣告轟炸,高達600億人次的年收視率,造就了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讓賽場上的成就,迅速傳遍全世界。

F1賽車被譽為汽車技術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那麼它都有哪些黑科技呢。

1. 超級動力單元,從2014年開始,國際汽聯(FIA)規定F1賽車發動機的排量上限為1600cc夾角90°的V6渦輪增壓、直噴引擎,雖然相比之前排量縮減,但是在渦輪(TC,Turbocharger)、動能回收單元(MGU-K,Motor Generating Unit-Kinetic)、熱能回收單元(MGU-H,Motor Generating Unit-Heat)以及能量儲備(ES Energy Store)的幫助下,可以達到15000rpm的轉速和900匹馬力的輸出,升功率是民用車的5倍以上。

2. 空氣動力學,F1賽車巡航時速超過300kph,名副其實的貼地飛行,F1的空氣動力學原理與飛機正好相反,飛機是利用氣流使雙翼產生升力。F1賽車則是利用氣流將車身向下壓,產生下壓力。下壓力有了就能讓輪胎獲得更大的抓地力。而設計一輛F1賽車的難題就在於,如何在產生下壓力的同時不增加空氣阻力。和飛機一樣,這也需要藉助風洞的幫助。

F1為什麼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除此之外,高強度又輕量化的全碳纖維車身,陶瓷卡鉗剎車,還有針對不同路面的高性能輪胎,也是它致勝的法寶。在眾多科技的加持下,F1賽車2.3秒就可以實現0到100公里/小時的加速,發動機的最高轉速可以突破19000轉/分,只需比網球場長一點的距離,它就可以將時速從300公里降到60公里。

F1比賽自1950年創辦以來,歷經歲月的洗禮,也產生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車隊,如法拉利車隊(Ferrari)從1950年首次參賽至今共參賽851次,車隊總冠軍16個,車手總冠軍15個;邁凱輪車隊(McLaren)首次參賽時間為1966年,參賽723次,車隊總冠軍8個,車手總冠軍12個, 威廉姆斯車隊(Williams)首次參賽時間為1975年,參賽592次,車隊總冠軍9個,車手總冠軍7個。

除了這些聽起來有些遙遠的名字,我們身邊也有一些觸手可及的F1賽車品牌,比如雷諾(Renault),在國內對它不瞭解的朋友可能很少將它和運動、賽事一類聯想到一起,但在海外,雷諾不僅參與F1、提供F1發動機,還對紐北刷圈速特別感興趣。2015年12月,雷諾Clio

RS220以8分23秒的成績已經成為了紐北最快的小型車。在小型車裡,和它相近的對手MINI JCW成績為8分35秒,歐寶Corsa OPC成績8分40秒,奧迪S1成績為8分41秒。除了小型車之外,雷諾在整個前驅車領域刷圈上也頗有心得,在本田思域Type R成為紐北最速前驅車之前,雷諾梅甘娜RS275已經多次奪得這項桂冠。

F1為什麼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F1為什麼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頭哥就是在雷諾F1車隊成長起來的巨星,現在又開回雷諾引擎的新車,估計很高興,某田引擎就是不行

跟前面幾位相比,雷諾進入F1的時間稍晚,但它追趕前者的步伐卻異常迅猛,隨著1977年,第一輛百分百雷諾製造的F1賽車登上了F1賽道,從那時開始,F1就成為雷諾品牌永恆的夢想。如今,雷諾征戰F1賽場已達41年之久!這期間,搭載雷諾發動機的車隊共獲得12次車隊總冠軍,7位車手11次斬獲冠軍車手頭銜,充分印證了雷諾F1發動機的可靠性及雷諾F1運動部的專業性。

2014年,F1大獎賽正式邁入V6時代,由渦輪增壓發動機與能量回收系統組成的動力單元是最大看點。作為核心部件,1.6T發動機採用V型6缸佈局,並首次引入了燃油缸內直噴技術,峰值功率可達600馬力。在此基礎上搭配ERS系統,動力單元的綜合功率最高可達760馬力,爆發力絕不輸給先前的V8 2.4升發動機。

2014年,雷諾為4支車隊提供雷諾Energy F1-2014動力單元,數量超過所有參賽車隊的三分之一,分別為紅牛車隊、路特斯車隊、卡特漢姆

F1為什麼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F1為什麼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車隊以及紅牛二隊4支車隊。

F1賽道,不僅是汽車品牌彰顯自身技術研發能力的T臺,反過來也是驗證這些先進技術可能性,反哺量產車生產的試驗場:

雷諾Energy系列發動機以卓越的操控性能和更低的油耗、二氧化碳排放而知名;•

搭載動能回收系統(KERS)的Twizy運動F1概念車,性能可與雷諾公路賽車梅甘娜R.S.相媲美。

F1為什麼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雷諾高性能部門在16年限量發售發佈了Clio RS16,這款暱稱為小鋼炮的概念車,名字源於16年雷諾F1賽車,也彰顯了它的賽車基因,除了採用經典的黃黑配色,還把霧燈設計成黑白棋樣式,非常獨特。雷諾Clio RS16相對於雷諾Clio RS來說更加激進,搭載了梅甘娜RS相同的2.0T發動機,動力輸出256PS,最大扭矩360NM。前懸掛與梅甘娜RS一致,車輛輪胎與輪轂得到升級,輪胎寬度增加了60mm,換裝了19英寸輪轂,搭載350mm剎車盤。高性能鋼炮車型市場表現升溫,雷諾Clio RS16的對手鎖定為福克斯RS、高爾夫Clubsport S等受消費者熱烈歡迎的緊湊車型。

F1為什麼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F1為什麼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F1為什麼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雷諾的賽車基因,不僅在運動型和緊湊型轎車上得以延續,甚至還嫁接到了大型SUV車型上。雷諾正在海外測試一款RS版SUV,很有可能是科雷嘉的性能版車型。雷諾17年在華銷量激增140%,得益於它的SUV豪華套餐,相信它已經深知中國消費者的口味,只有引進一款革新性足夠明顯的車型,才能在日漸飽和的SUV市場上殺出一片天地。目前雷諾國內在售的車型,全進口小型SUV卡繽,有著討喜的Q彈外觀和靚麗的車身配色也更符合90後的審美。如果說卡繽是一道開胃沙拉,那麼緊湊級SUV科雷嘉、和中級SUV科雷傲則是兩道硬菜,能在強手如林的SUV紅海找到越來越多的認可者。

F1為什麼是車企的必爭之地?

現在越來越多的廠商將他們的F1賽車技術推廣到自家產品上去,當前與F1關係最密切的是超跑界的三大神車:法拉利Laferrari,保時捷918,P1。首先他們的核心動力總成變得和F1一樣的油電混合動力,單電機、雙電機、串聯、並聯各種形式都有,還能以純電動模式行駛;空氣動力學方面,三輛車都配備了DRS系統,讓位置能在產生下壓力和減小阻力直接靈活切換,而Laferrari甚至連車底的擴散器角度都能調節,可謂“武裝到裙邊”;然後在

其它方面Laferrari搭載了源自F1的KERS能量回收系統,幫助它將制動的能量儲存起來並釋放在加速過程中。可以說正是在F1賽場上的多年積累,才讓這些超跑擁有了使不完的大招。

隨著2018年F1揭幕戰澳大利亞站打響,車企在這項賽事上的競爭愈加激烈,除了給觀眾帶來的視聽覺盛宴,也會給消費者帶來一輪產品升級,希望這些車企們通過這場頂尖盛會,不斷研發新技術,延續自身的運動基因,將更好的產品帶給消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