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聽到李鴻章去世的消息,爲何當場崩潰?

李松


回答問題前,我們先回顧下晚清名臣能吏李鴻章的傳奇一生!

李鴻章,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最高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清末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者及執行者之一;李鴻章也是晚清淮軍及北洋水師的最早創始人及最高統帥;更是晚清喪權辱國——中日《馬關條約》的直接簽訂者。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列為清末“中興四大名臣”。


(影視劇中 李鴻章)

清朝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開始便陷入風雨飄搖之中。此時的大清國猶如行駛在在大海中的一艘破船,面對驚濤駭浪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公元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清廷又一次大敗。咸豐皇帝在內憂外患之中客死承德避暑山莊,留下慈禧等孤兒寡母。由於同治皇帝年幼,載淳生母慈禧太后便逐漸掌握了大權,開始了“垂簾聽政”。

慈禧太后本人雖然嗜權如命,工於心計。但她卻知人善任,敢於大膽啟用一批有能力的漢人。像晚清名臣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包括李鴻章等人皆是她一手提拔重用的。以後的事實也證明她的眼光是正確的,設想晚清若沒有這些漢族名臣能力的鼎力扶持,單憑晚清那些皇親貴族。恐怕早已在國內的農民起義及國外的列強侵略中日暮西山。

李鴻章早期創辦的淮軍在同太平天國的戰鬥中為清廷立下了汗馬功勞。開始進入慈禧太后視線,並漸漸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信任。他能從一個地方小官做起,除了自己的精明能幹外,也少不了曾國藩、慈禧太后等人的賞識提拔。慈禧太后對李鴻章等人開展的洋務運動也是大力支持,而洋務運動對於晚清的國力增強也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晚清北洋、南洋等現代化海軍的建立與洋務運動都有直接關係。

李鴻章屬於典型的實幹家,有能力、有魄力。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曾說他:“大清國中唯一有能耐可與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李鴻章在晚年也替慈禧太后揹負了太多的罵名,特別是晚年他在慈禧太后授意下籤訂的中日《馬關條約》,都讓李鴻章受到當時及後世的唾罵!


(影視劇中 慈禧太后和李鴻章)

作為晚清的中興柱國之臣,“再造玄黃之人”。自己的親密戰友及下屬。李鴻章的突然離世,給慈禧太后當頭一棒!因為她深知,自己最得力的一位助手也離她而去。面對晚清這艘破船她更加感到孤立無助!


小司馬說


先還原一下標題的這個場景是出自於某瓣評分相當高的歷史劇《走向共和》中的一段戲份,走向共和這個劇可以說是最接近真實歷史的一場大戲,當時還原的場景是這樣的:在當時的時局下,八國聯軍打進了北京城,慈禧帶著光緒跑路了,留下了處理後事幫慈禧擦屁股的李鴻章,在萬難的環境下,李中堂與慶親王代表清廷簽了《辛丑條約》,這才把戰事穩定了下來,而慈禧終於結束了逃亡的生涯,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家了,當慈禧帶著小傀儡光緒做火車到達直隸的保定府站時候,慈禧還饒有興致的下車檢閱新軍將領袁世凱的新式西洋樂隊,正在這載歌載舞之時,一個太監跌跌撞撞的跑到了慈禧的跟前,手上拿著一份萬急的電報,當慈禧拿著電報在車廂內看完的時候,臉色大變,精神恍惚,腿腳不穩,只見兩行熱淚從雙目噴湧而出,這個時候李蓮英帶袁世凱進來覲見,慈禧已然失神,過了好一陣才和袁世凱一字一頓的說出:李中堂故去了。。

李中堂能得到慈禧的熱淚演繹,正史上應該是極有可能的,大致分析幾點原因與各位聊聊

這第一點,於人情,一個身邊的老朋友,經常打交道,突然有一天告訴你他死了,你再也見不到了,恐怕沒有幾個人會心靜如水,難免會唏噓,這第二點,李中堂號稱是大清的裱糊匠,於慈禧亦臣亦友的共事了幾十年,可以說清末的這些國際大事,李中堂都參與其中,興洋務,辦實業,辦海軍,興新軍,為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慈禧分憂了極大部分,可以說沒有李鴻章的一己之力的支撐,大清早掛了,這樣盡心盡力的輔佐,可以說在慈禧的心中,李中堂已經是友情大於君臣之情了,這樣的中興之臣,親密戰友的去世,慈禧怎能不悲傷。

這第三點,慈禧畢竟是一個女人,心裡有最柔軟的那部分,一個能為她背鍋到死的人,在大清朝實屬罕見,那些皇族王爺們更是欺上瞞下,都在為自己的小家庭做著打算,能貪一兩是一兩,而李鴻章則忠心耿耿的背鍋擋箭,來了洋人,我談,合約我籤,就算是談判也是李鴻章一人頂上,能做到這些的,慈禧一朝,恐怕是寥寥可數。

慈禧心中認為,李中堂的故去,大清朝再難找一個這樣的人為她支撐危局了,故而每想到此,肯定是傷心備至。所以慈禧的崩潰是內心的真實反映也不足為奇了。


老豬的碎碎念


謝謝邀請!我是小女子躍馬揚刀進東京。對於清史情有獨鍾。

公元1901年,李鴻章帶著無比憂憤和無比淒涼的遺憾,吐血離開了人世。

臨時之前,留下一首詩: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熄,請君莫作等閒看。

“敬李鴻章之才,悲李鴻章之遇”,梁啟超的這句評價發人深省。



慈禧太后聽到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幾近崩潰。

李鴻章走了,等於斷了大清朝的左膀右臂。

李鴻章和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史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而李鴻章,也被西方國家稱為“東方的俾斯麥”。

可以客觀的說,李鴻章為了晚清立下了汗馬功勞,如果沒有李鴻章,在無能的滿清政府領導下,中國會失去更多的領土。

李鴻章注重實業興國。

滿清政府的實業如果沒有李鴻章,晚清就不會有實業。

他在洋務運動中興辦的實體,在中國有五百多個第一,亞洲二百多個第一。

他絕對是個高瞻遠矚的政治家,對於國際上的發展有一定的見解,也知道當時的中國缺什麼。

沒有李鴻章,則無人能收拾當時的局面


正因為李鴻章的存在,才使得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在割地賠款上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李鴻章絕對不是秦檜,他在簽訂《馬關條約》時,當時都想以命換地了,造成當時惡劣局面的主要還是滿清政府。他只是盡了人臣應該盡的義務。

簽訂《辛丑條約》更是如此。

沒有了李鴻章,慈禧感覺以後有什麼事,也沒個主心骨,畢竟她只是個女人。


慈禧太后痛哭,“兩宮震悼”,可見一斑。

怎麼說也是共事了幾十年了,用的也得心應手,怎麼能沒就沒了呢。


果不其然,李鴻章死後,袁世凱(李鴻章的部下,只有李鴻章壓得住)逐漸羽翼漸豐,最後成了壓垮清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小女子躍馬揚刀進東京


~第三隻眼睛讀金庸,第六感彈武俠~

大清晚期,中興四臣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論對大清朝的影響力,張之洞是沒辦法和前面三位相提並論的。

而若論軍事之外,在政事兒上,對大清朝的軍政推動和影響力,首推李鴻章。李鴻章的淮軍,海陸支撐著帝國三十年。這是湘軍,沒有做到的。

李鴻章(1823年-1901年,安徽人)政治、外交、軍事上的成就,尤其是政治、外交的建設,遠超過他的老師曾國藩。在左宗棠死後,1880~90年代,李鴻章成為大清國最後支撐著這座風雨飄搖,搖搖欲墜大廈的頂樑柱。大清國有大事,必然需要李中堂出面。

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中,起始階段,僅次於曾國藩。但堅持時間,卻是最長的,也是最有成效的。譬如近代海軍、江南製造總局,派遣留學生赴國外留學等,始於曾國藩,但是最終都在李鴻章手裡,繼承發揚。

洋務運動開啟了古老帝國,擁抱新時代的大門。而派遣留學生,更是給中國,塑造了大批頂尖人才,更是開啟了留學熱潮,開啟一代風氣。這些人,在未來的民國歲月裡,將成為民族的靈魂。

李鴻章滑膩,進退有據,很會討好慈禧。這也是慈禧,特別重用他的原因之一,不像提防他老師曾國藩那樣又重用又害怕。

但是這個能人,在甲午戰爭過後,淮軍一敗塗地後,失去了地位。甲午戰爭,淮軍海陸慘敗,精銳盡失,基本上瓦解了李鴻章所憑藉的軍事集團。

當然了,這個集團,早就不是當年那個裝備先進,戰鬥力最猛的淮軍集團了。經過30年的漫漫歲月,名將凋零,老將已矣,新生代沒經歷過大的錘鍊,腐化墮落,早已失去了當年的鋒銳。

就像李鴻章一樣,70多歲,也老態龍鍾了。但只要他在,總算還有一絲氣力,可以幫助慈禧,掌控整個帝國。

在那樣的時代,李鴻章做了很多,前無古人的事。他不懼清流,不懼非議,不懼身後罵名,竭力在弱肉強食的19世紀,盡力維持大清帝國的完整,避免過快的被肢解,殖民地化,是有一定歷史意義的。

當然了,他也有很多毛病,很多歷史侷限性。譬如他並不清廉,任人唯親,對外過於軟弱等等。但是在那樣的晚清政治生態,連軍隊發工資,都要靠自己想辦法的時代裡,他若想幹出一番事業,又怎麼能獨善其身?

就像大明的張居正,作為一個強人,若想力挽狂瀾,大廈不倒,譭譽參半在所難免。曾國藩之所以選擇李鴻章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就是看中了李鴻章這一點,比他強,那就是:不懼人言,不懼非議,經世致用!

1901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78歲的李鴻章帶病,再次出山,最後一次給慈禧那個老寡婦擦屁股,擺平八國聯軍,簽訂退軍協議。他一生之中,與洋人打交道最多,簽訂的喪權辱國協議也最多,赫赫功績也多,帶著一生的榮譽爭議,在全國人民的辱罵聲中,魂歸地府。

慈禧聽到這一消息,怎能不悲痛?這個人,輔佐了她三十年,多少悠悠歲月,多少艱難困苦,多少榮辱,這個老頭都替她扛了。

李鴻章之後,還有誰能比肩?

(我是三生有畫一書生,第三隻眼睛讀金庸,第六感彈武俠,喜歡就關注本號哦。)


三生有畫


首先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李鴻章死了,慈禧就崩潰。其次,李鴻章擁兵自重對慈禧來說如芒在背,這世上從古到今沒有一個統治者對麾下絕對的權臣會不在意的。

李鴻章其麾下勢力興起於平定洪楊之亂,興盛於捻軍徹底敗亡。而當時李鴻章淮軍所部為清庭臨時徵招部隊,餉由地方自籌、兵由統兵將領自募、軍官由統兵主帥任命。這樣的部隊基本上就是統兵大將私軍。所以在洪楊平定後,清庭由慈禧主持就試圖裁撤如湘勇、楚軍、淮軍這樣的臨時徵召部隊。其中,曾國藩為國家長治久安計奉命裁散了湘勇陸軍,而左宗棠鑑於內有回亂、新疆地方叛亂,外有列強虎視眈眈,建議清庭整編這些久戰之師,清庭鑑於事實無奈同意。湘勇水師亦得以保留。左宗棠用自己後來所做所為證明了其所建言確實出於公心,而李鴻章借勢保留並趁機大肆擴編了麾下淮軍就明顯只是為了進一步恐固其自身地位了。而且李鴻章充份運用洋務成果把麾下淮軍打造成了晚清最先成為近代化的部隊、而且是當時清朝實力最為強大的部隊。其後又借清庭命其組建北洋水師之機,又把建成的北洋艦隊也牢牢把控在其手中。至此李鴻章成為了慈禧也不得不看其臉色的一代權臣軍閥。這就造成了各地督撫紛紛效法,慈禧說是主政,但對地方和軍隊的掌控能力大失其半。

正因如此,李鴻章在經辦洋務、軍務過程中大肆貪汙、中飽私囊、任人唯親、麾下軍隊腐敗成風、徒有其表,清庭也只好視而不見。也正是由於李鴻章實際上分裂了中國,所以才會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敗於國力遠不如中國的日本,使中國從此徹底淪為了列強魚肉。

而甲午戰敗後,慈禧為首的清庭命李鴻章出面主持對日談判,未償沒有有意為難李鴻章並計劃在談判後藉機收拾李鴻章之意。這正是慈禧治國無能的又一有力證明,李鴻章擁兵自重不臣之心如此明顯,主持戰敗後的中日談判力爭損失最小的責任如此重大、事又如此艱難,又如何能再落入李鴻章之手?而事實證明李鴻章也確實沒把國家民族利益看在眼裡、放在心上,他借談判之機反而拿國家民族利益和日本人做了交易,經濟上在後來《中俄密約》撈回扣事情上充份證明其利用談判是賣國撈回扣的,更進一步達到了挾洋自重的目的。中日談判能談成賠款二億多兩、割讓臺灣及遼東半島、承認日本對中國屬國朝鮮及琉球群島的統治。李鴻章真是為私利和日本做了好大的買賣!

對此慈禧不能說是心知肚明,但也肯定是大有猜忌。所以李鴻章對日談判歸來後對慈禧訴說他所謂挨刺客槍擊之事,慈禧是完全不信的。然而此時李鴻章不僅達到了挾洋自重,而且其門下袁世凱也已成勢力。慈禧無奈只好調李鴻章出任兩廣總督了事。對甲午戰爭中李鴻章應擔責任也僅僅以資敵(日本聯合艦隊所用動力煤為李鴻章轄下企業提供)為由處理了李鴻章麾下經辦人員。

而1900年,庚子事變慈禧先是下召要求李鴻章返京主持抗擊八國聯軍事宜,李鴻章以亂命為由抗旨不遵。後又數次下旨要求李鴻章主持對列強談判,李鴻章又僅行至上海就停留觀望。而其間近在山東的袁世凱也只是擁兵觀望,坐看列強攻陷北京,慈禧倉惶西奔。

這所有的一切,慈禧只要不是白痴,對李鴻章能沒有真正認知麼?事實上慈禧很清楚,但李鴻章雖故,其門下袁世凱大勢已成,李鴻章兄弟們也實力不可小窺,習慣了苟且的慈禧為保自己富貴權勢,就又口是心非的對李鴻章身後事做出了表演而已。

所以慈禧對李鴻章故去是面悲心喜的,所謂崩潰云云,只不過是天大的笑話!


史可見證


李鴻章是晚清四大中興之臣,他在政治外交軍事上都頗有成就。是風雨飄搖的大清王朝最後的頂樑柱,清朝有大事發生,必須有李鴻章親自出面解決。甲午中日戰爭後,李鴻章拖著年邁的身軀遠渡重洋,來到異國他鄉與敵人進行談判條約的簽訂。在這裡他受盡了弱國無外交的折辱,但卻沒有磨滅一身錚錚傲骨和一顆愛國維護清王朝的心。

八國聯軍進京之後,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小皇帝跑了。當時局勢十分混亂,清王朝留下的一堆爛攤子都是李鴻章在進行後續處理。李鴻章和慶親王代表了清朝廷與日本簽訂了辛丑條約之後,國家局勢逐步穩定下來,慈禧太后才帶著小皇帝重新回到了京城,結束了飄零已久的逃亡生涯。李鴻章就是大清王朝的一顆定心丸,有了李中堂大人凡事都可以交給他解決。

當時慈禧太后帶著小皇帝坐火車到達保定府的時候,還檢閱了袁世凱軍隊下的西洋樂隊。這群人彷彿忘記了國家還在危難之中,這邊在歌載舞一片和諧的盛世景象,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太監拿著一份十萬火急的加急電報,遞交到了慈禧太后手中。慈禧太后看完這份電報之後,面無人色,神情恍惚,一直到李英蓮大太監帶著袁世凱前來覲見,過了好一陣子才反應過來說道:李中堂去了。


“敬李鴻章之才,悲李鴻章之遇”,李鴻章去世之後,大清王朝等於斷了條手臂。本來大廈將頹,非人力可以挽回,無論是李鴻章的實業興國還是北洋水師都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那個瀕臨崩潰的王朝。而且李鴻章對朝廷忠心耿耿,不像晚清的其他大臣烏煙瘴氣,只是為了謀取一己私利,欺上瞞下貪圖利益。李鴻章大人無論外交籤合約,還是打仗談條件都可以自己一個人做好所有的事情,慈禧手下僅此一個李鴻章。


品讀武器裝備


慈禧需要左膀右臂來維護她的統治,李鴻章能比較準確的猜出主子的意圖,就像一條獵犬,很好的配合主人的指揮,就能得到比其它狗更大的骨頭一樣,而且李鴻章還有軍事實力,失去了這樣一條狗🐶,慈禧自然要裝出崩潰的樣子,為其它狗做做樣子。



身在華夏屢自在


慈禧崩潰痛苦的場景,出現在電視劇《走向共和》中,而《走向共和》對歷史的還原程度也是極高,所以我們就姑且認為李鴻章一死,慈禧就崩潰的情況。


首先,自然是李鴻章對慈禧太后的統治極度擁護,身為漢臣,對滿族統治者忠心耿耿,自然得到重用。

其次,就是李鴻章實在太重要了,派遣學生去日學習,建北洋水師,淮軍,以夷制夷的手段,都展現出高明的外交手段,在那個視洋人為虎狼的時代,只有李鴻章面對洋人不卑不亢,能夠與之周旋,在大清,李鴻章當為洋務第一人!

最後,就是遇事找李鴻章總能處理妥當,甲午戰爭,大清敗了,李鴻章出使日本,少賠了一億兩白銀,八國聯軍侵華,要把慈禧作為禍首,李鴻章全力周旋,文武大臣死了數百,慈禧卻沒有在戰犯名單上。

綜上所述,李鴻章總能力挽狂瀾,且忠心耿耿,這比張之洞和朝堂上那些只會傻大空話的腐敗貪官強太多,實為東方脾斯麥,唯一可與列強一爭高下之人!

奈何,李中堂生不逢時,為大清鞠躬盡瘁,保全了大清的完整,最終油盡燈枯,成為了歷史的犧牲品。

現在的歷史書上只會說李鴻章是漢奸,可是我認為,李中堂譭譽參半,稱不上民族英雄,卻也不是個徹頭徹尾的漢奸!


莫然59


我是無名小卒沒有名字,我來為你解答!

李鴻章晚清中興名臣,大清朝的裱糊匠,為清朝鞠躬盡瘁幾十年。

李鴻章為挽救危在旦夕的清朝鞠躬盡瘁,清朝如果不是李鴻章苦苦支撐,可能早就滅亡了!西方人把李鴻章,德國首相俾斯麥,英國首相格萊斯頓併成為“當世三傑”。由此可見李鴻章在西方人中的地位是多麼的高!雖然李鴻章在《辛丑條約》《北京條件》等賣國條約上籤了字,但他也是實屬無奈。整個病怏怏的清朝,不是他一個70多歲的老頭能夠拯救得了的!



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之即倒!古今中華第一人!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說,李鴻章“知西來大勢,識外國文明,想效法自強,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馬關條約談判期間,伊藤博文對李鴻章極盡揶揄之能事,然而也說出了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幹得比我強;如果我是你,在中國不一定幹得比你好。李鴻章為了國家不惜放棄尊嚴,揹著賣國賊的罪名,不惜被人唾罵,因為他知道歷史會還他青白,他對國家的拳拳之心將會被後人體會到!



除了李鴻章再也沒有人為慈禧太后鞍前馬後,盡心盡力挽救病入膏肓的清朝!

李鴻章的死確實刺激到了慈禧太后,因為在慈禧太后腦子裡過了一遍又一遍,除了李鴻章誰還能為清朝盡心盡力鞍前馬後!靠榮祿?靠奕欣?這些人都不行,沒有人會真正為這個國家著想!慈禧太后清楚的知道,沒了李鴻章清朝撐不了幾年了!

碼字不易,喜歡的朋友可以評論關注一下!


無名小卒沒有名字


至於,題主問的這話,慈禧太后為什麼聽到李鴻章去世的消息當場崩潰?這可能略顯誇張,配圖是神劇《走向共和》中的片段,這當然是張黎導演的藝術加工,但是在歷史記載中,慈禧太后在得知李鴻章去世的消息之後,確實十分傷心。



李鴻章是一個譭譽參半的人物,在前幾十年國人對李鴻章的評價十分容易理解,那麼多賣國條約,又是賠款又是割地全是你李鴻章簽訂的,一個詞:賣國賊。


但隨著我們看待歷史的角度越加客觀,對李鴻章的史料更多的解密,對李鴻章的評價就開始更加客觀和立體。或者當時西方人對他的說法更加全面。


對於慈禧太后而言,李鴻章絕對算得上是她的忠臣,李鴻章以書生點戎行,從幕僚到一方統帥的轉變一者是老師曾國藩的不停提點。再者,逐漸掌握清政府最高權柄的慈禧太后也對李鴻章青睞有加。


在太后看來,這個能打仗,會辦外交的文人是不可多的人才,所以李鴻章才能一步步從馬背上下來變成中國最有權勢的大臣之一。


長期擔任疆臣之首,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中是重要的助力功臣,在剿滅捻軍的作戰中李鴻章則是主力。在之後的清政府掀起的改革運動中,通達時務非常聰明的李鴻章也是洋務派的代表大臣。



文臣出身,又有戰功,還懂得和洋人打交道,這些不得不讓西太后對他高看一眼。

而更為重要的是,當大清朝陷入到極大地災難,大清朝在到了滅亡邊緣時,慈禧太后只能仰賴李鴻章。


1894年,慈禧太后的萬壽慶典過了沒多久,但是海陸軍一齊大敗,局勢不可收拾的各種奏報也已經傳回了京城。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日軍在東北已經攻佔牛莊,眼看著就要奔著北京殺來了。


國內的清流黨們也都慌了神,一意主戰的翁同龢這時候也閉口不說話了。沒辦法只能求和,清廷先後派出兩批大臣前去求和,但是日本政府要求,我國只認同李鴻章大人的外交能力。


李鴻章只好以老病之軀前往日本,在馬關還捱了日本人一槍。


伊藤博文在談判桌上對李鴻章進行威脅恐嚇,並且日本技術人員偵破了李鴻章和朝廷來往的所有電報,戰場上打不贏的難道要一個幾十歲的老朽去談回來?況且日本政府對清朝的底牌一清二楚。李鴻章挨的一槍就在眼眶上,再往下一點就會要了他的老命,也就是這一槍,替大清朝省下了一億兩白銀。


《馬關條約》簽訂之後,李鴻章受到舉國之人的唾罵,但是慈禧太后明白,這是老李在給光緒帝背鍋,給自己背鍋,給前線敗仗的各位將軍背鍋。


李鴻章幾乎被革除了所有的重要官職,只留下大學士的名頭。


又過了幾年內,慈禧太后發了昏,企圖用義和團的力量來給洋人好看,同時向西方11個國家宣戰,這恐怕是亙古以來的第一人。


然而,大清軍隊攔到了骨子裡,依然兵敗如山倒,慈禧太后倉皇西逃,這是她第二次被外國人趕出皇宮。


逃亡路上,慈禧太后意識到,必須請李鴻章來主持大局,只有他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能保住這個破爛的大清朝。



外國人的評論可謂是一針見血:“每當滿清政府把這個巨大的帝國帶到毀滅的邊緣,他們唯一必須啟用的人就是李鴻章。”


李鴻章接到詔命之後有躊躇,但是不得不北上,在路上,李鴻章說:只有盡力周旋,也還不知道能夠議和嗎?我還能有幾年可活的?不過是當一日和尚撞一日鍾,鐘不鳴,和尚亦死矣!


這一年李鴻章77歲了,一幫滿洲親貴和亂民糟蹋國家,最終還是靠一個老者來和侵略者們爭長短。《辛丑條約》的條件異常苛刻,讓整個大清國的人每人賠償一兩銀子,太后仍然給李鴻章回電:“敬念宗廟社稷,關係至重,不得不委曲求全。”


1901年1月15日,李鴻章和慶親王代表大清國在“議和大綱”上簽字。國人即刻指責道:“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李鴻章再次陷入輿論的漩渦,但是大清朝得救了,從11個西方國家手裡,從八國聯軍手裡再一次被一個老頭子從深淵裡拉了出來。



李鴻章臨死之前仍然被俄國公使逼籤賣國條約,李已經不能說話,只是搖頭,俄國公使走了之後,李便去世了。


李鴻章生前給朝廷上書: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今議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或可漸有轉機。


1901年11月7日,這位被讚譽為“東方俾斯麥”的大清相國生命走到了盡頭。


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傳到朝廷,慈禧的眼淚當場就流了下來,感嘆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用伊藤博文的話說:大清帝國中唯一一位有能耐和世界爭長短的人走了,而對於慈禧來說,他的“李文忠公”走了,用李中堂自己的話說“大清裱糊匠”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