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踢足球,有啥丟人的?

只要你自己不放棄,

足球不會來淘汰你。

讓孩子踢足球,有啥丟人的?

關於“為啥這麼熱衷於世界盃”,我問了一個場場比賽必追的朋友,他給我的回答是:“還不是懷著中國隊有一天能出線的心情看的,也總不能讓日本總做亞洲獨苗吧。”

後來又補了一句:“我小時候,爸媽給我從省隊裡揪回來,說我給他們‘丟人’。等我以後有兒子了,一定得給他送回去。”

世界盃1/8決賽,比利時VS日本3:2,日本out。鏡頭轉移到看臺時,那張由球迷撐起的巨幅海報,來自於《足球小將》創作者高橋陽一為這次世界盃準備的特製TIFO——穿著日本隊服的太空翼高高舉起獎盃,將每一個賽場球員和看臺上觀眾的思緒拉回到過去。

讓孩子踢足球,有啥丟人的?

▲球迷表示,被一波回憶殺“秒到”

讓孩子踢球

一代中國人深愛著《足球小將》,因此而走上足球之路孩子卻沒有增多,但在日本,情況就不太一樣。

1981年,《足球小將》風靡日本,無數年輕人瘋狂地愛上足球,也改變了一代日本孩子的命運:中田英壽、本田圭佑、中村俊輔、香川真司······2002年韓日世界盃,16位球員表示因為看《足球小將》開始踢球,而國家隊出征球員一共才23人。而在此之前的1978年,日本學校的體育課堂已經正式引入足球項目。

讓孩子踢足球,有啥丟人的?

足球人口的猛增,給日本足球的臨門一腳創造了基礎條件。日本足球教父川淵三郎曾表示,“是孩子們的夢想,‘迫使’日本足球變得更加強大。

1984年,日本第七屆“麒麟杯”國際足球邀請賽場,日本隊以1:0贏了中國隊,在那之前,自李惠堂時代以來,日本隊未曾超越中國已有70年。然而,從那時起,中國隊再也未能扳回局勢。

20多年的差距來自於哪裡?若是對比起中國青少年的足球賽上座率與日本青少年足球賽的熱鬧程度,絲毫不亞於小區聯歡會與春晚的矚目對比度。中國孩子踢足球,家長不同意,連孩子自己都有所顧忌,而僅有一海之隔的日本,孩子奔跑在綠茵場上,酣暢淋漓。

在日本,每一場比賽,無論大小,重要程度都是一樣的,世界盃與社區足球比賽的重要度也可以劃等號。

讓孩子踢足球,有啥丟人的?

▲日本第96屆高中聯賽海報

處處都是足球場的日本,給了孩子充分施展足球才能的空間。所有日本孩子從6歲開始自願接受足球訓練,帶領年輕球隊的任何一個教練員,都必須遵照統一的教學大綱。大綱的目標很明確,相對於標準的適合踢足球的身材來說,日本人是有缺陷的,那就用傳球與控球技巧來補。

只要你自己不放棄,足球不會來淘汰你,你總可以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一位在日本定居的中國媽媽說道。

除了日本著名的為世界所熟知的J聯賽俱樂部梯隊,已經舉辦96屆的高中足球大會,自1917年開始,宛如足球賽事中的恆星,成為日本高中生“用實力說話”的最佳舞臺。

讓孩子踢足球,有啥丟人的?

紀錄片《足球少年養成》再現了這場每年一度的日本足球盛事,與青少年在足球場上揮灑夢想與汗水的故事。2016年1月,第94屆比賽,48支球隊參加全國大賽,參加地方預賽的球隊數總計多達4144支。全國大賽階段的比賽全程提供電視轉播,43家電視臺機構參與其中。決賽當天,來到東京國立競技場的現場觀眾竟多達54090人。

足球對於日本人來說,已經成為一種精神和信仰。

中國的“明日之子”

在日本,足球夢喚醒了一大批年輕人的“夢”,而在中國,很多青少年的足球夢止步於“夢”。

根據國際足聯的統計,日本十八歲以下球員的人數超過七十萬,而今,這個數值還在增加。足球,已經不知不覺融入了日本人的血液,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回到中國,直至去年青少年足球培訓機構超過6000家,但超半數的機構學員人數不到500人。

川淵三郎曾在早時來中國考察,當被問及中國足球有何改變時,“沒有改變”四個字,發酵了現場長時間的沉默。而在上世紀90年代,他還曾公開表示,

“如果亞洲有球隊可以拿到世界盃,那麼一定是中國隊”。

那時,踢球的孩子太少,讓孩子踢球的家長也太少,比起昂貴的足球教育費用與付不起的教育資源,家長稱其為“沒有出路的瞎玩”,不如走“正道”,孩子則無法忍受自己因為踢球而被冠以“差生”的名號。

然而,情況正在改變。2018年2月18日,映魅諮詢發佈《2017年中國青少年足球報告》表明,2017年底,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已經達到2.1萬多所,預計2025年增至5萬所,在校經常參與足球人數將超3000萬人。

讓孩子踢足球,有啥丟人的?

▲微博網友的“現實”安排

青少年成為“足球小將”的夢想,不會因曾經的“觀念”而改變,而會在越發充沛的足球教育關注度中,延伸出一片成長的“綠茵場”。“讓孩子踢球”,而不是“讓孩子把球踢走”,努力讓更多的孩子接觸到專業的足球教育,是中國足球打穩“地基”的關鍵一環。

繼6月初宣佈成為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示範課”合作伙伴後,6月13日,由伊利集團主辦的“活力主場”全國青少年足球教育公益活動——活力主場訓練日在北京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西班牙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教練親臨現場,通過專業授課、對抗訓練為小球員帶來了一場世界級的足球實戰教學課程。

讓孩子踢足球,有啥丟人的?

▲“活力主場”公益活動,在綠茵場奔跑的少年

而另一場關於中國青少年足球的主場活動——“中俄青少年校園足球訓練營”友誼賽,也在俄羅斯莫斯科順利舉行。伊利攜手教育部在世界大賽前打造的中俄兩地“活力主場”活動,讓中國足球少年圓夢世界賽場成為賽前一大看點。

中國足球,缺的未必只是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種足球文化,和與綠茵場親密接觸的足球氛圍。不僅要讓孩子去踢球,更要讓孩子愛上足球。

世界盃決賽的哨聲即將在俄羅斯吹響,當主場俄羅斯聚焦世界目光時,伊利也在以一場“圓夢俄羅斯之旅”讓孩子們離足球賽場更近。

7月中旬,一群具有傳奇色彩的足球少年在伊利的帶領下,赴俄羅斯活力主場,開啟一場“足球小將”的綠茵圓夢之旅。

讓孩子踢足球,有啥丟人的?

▲中俄小球員合影

與耳熟能詳的世界頂級球星親密互動,伊利邀約世界足壇名宿,著名的巴西隊後腰重炮,1次世界盃冠軍,3次歐冠冠軍締造者,“前巴西國腳”羅伯託·卡洛斯為中國小球員帶來實戰教學訓練賽,幫助中國小球員提升球技,激勵中國足球少年堅持綠茵夢想。

讓孩子踢足球,有啥丟人的?

▲卡洛斯簽名贈送給小球員

圓夢的旅途上足球少年還將進行一系列俄羅斯足球文化參觀活動,感受俄羅斯“戰鬥民族”的足球文化,足球小將們曾在熒幕中看到的場景,將成為熱愛足球的孩子們彌足珍貴的成長經歷。伊利希望以此讓更多孩子愛上足球,用實際行動支持中國的體育事業。

讓孩子踢球,從來不是一件丟人的事。綠茵場不應該只出現在日本青少年的成長裡,也同樣是中國少年縱情奔跑的“夢想場”。

讓孩子踢足球,有啥丟人的?

▲中俄小球員一起踢球

或許我們應該在領悟每場世界盃球賽勝負技巧的同時,將目光轉向正躲在門縫偷偷看球的少年,帶他們走向球場,走向“綠茵夢”。

若干年後,他們或許會出現在世界盃賽場,也或許會對身旁的子女說,“你爸從小也是個差不多的足球健將。”

至少,讓足球存在於每個中國少年的生活中,而不只是在夢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