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舌尖》更下飯的紀錄片火了!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要說什麼是中國人最地道的“深夜食堂”?

那當然非燒烤攤莫屬。

市井裡巷,街頭道尾,夜色煙火,一碟毛豆,兩瓶冰啤,再來幾十串烤肉,真乃人間一大幸事。

是的,既然是中國人的燒烤,自然少不得“串兒”。

這不,最近一部講烤串的紀錄片火了——

《人生一串》,豆瓣評分高達8.9,火爆程度直逼當年高分佳作《舌尖上的中國》。

比《舌尖》更下飯的紀錄片火了!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美食紀錄片要廣受歡迎,究其根本,無非在於一個“真”字——接地氣的真,煙火味的真,生活感的真。

《舌尖》第一部如是,《人生一串》亦然。

《人生一串》除了先導片外,正劇共有五集,分別從不同角度詳細介紹了天朝燒烤界的風味。

非常不推薦在半夜時分觀看——在下床和覓食之間掙扎實在太難受了。

比《舌尖》更下飯的紀錄片火了!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該紀錄片第一集“無肉不歡”就已經讓人對著屏幕垂涎三尺。

西昌長籤火盆燒烤,選取涼山乳豬為食材,皮實肉厚,肥瘦適中,一往烤架上擺,油煎滋滋冒響,滿滿都是膠原蛋白。

比《舌尖》更下飯的紀錄片火了!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雲南昭通牛肉小串,用老輩人摸索了半輩子的配方做滷湯,湯水滲入肉中,再撒上孜然辣椒,堪稱絕味。

新疆羅布紅柳燒烤,以剛折取的紅柳枝做串籤,搭在天然木炭火裡烘烤。

樹木的香味混合著肉香,隔著屏幕都已讓人食指大動。

比《舌尖》更下飯的紀錄片火了!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而我大天朝的美食號稱吃遍天上地下水裡,暗黑風格的料理不在少數,燒烤貴為夜宵之魂自然也不例外。

《人生一串》中“比夜更黑”一集,便介紹了各地有名的“暗黑燒烤”。

東北的烤蠶蛹、烤撲稜蛾子,廣東的烤生蠔、烤龍蝦等海鮮,都要講一個“活烤”,吃的就是一個“鮮活”。

食材活活烤熟,肉質繃而不糙,夠彈性有嚼頭,光是看那通體的流油就已讓人慾罷不能。

比《舌尖》更下飯的紀錄片火了!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而廣西的烤豬眼,重慶的烤腦花,更是把天朝特色的暗黑美食詮釋得淋漓盡致。

豬眼看似異類,整個烤熟後,撒上配料,放進口中一咬而下,漿液在嘴裡爆射,冠絕撒尿牛丸。

腦花雖腥,調理得當,掌好火候,成菜後拿筷子攪拌著一口吸溜,爽不勝收。

比《舌尖》更下飯的紀錄片火了!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不難看出,《人生一串》所錄美食並非所謂高檔的三星二星。

就是簡簡單單的街頭風味,是我們晚間腹飢口饞時樓下的那間燒烤攤。

煙火出於市井,真實才動人心。

美食不只是美食,其中寄託了諸多情感。

《人生一串》,也在介紹美食時插敘了不少溫馨的片段。

比《舌尖》更下飯的紀錄片火了!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日夜操勞而不忘忙裡作樂的東北小軍哥,經典語錄是:“你知道我為啥這麼黑嗎?因為我不想白活一輩子。”

哈哈,寥寥一句話,卻道盡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辛辛勤勤撐起家業的廣西萍姐,臉上佈滿風霜,卻常開懷大笑、樂天知命,客人無不交口稱讚。

因經營烤燒結下緣分的茄子姐和覃哥,相濡以沫、共度風雨,前路有些迷茫,卻不放棄希望。

他們的愛情樸實,卻令人動容。

比《舌尖》更下飯的紀錄片火了!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版《深夜食堂》

因真實,而足夠動容。

這便是《人生一串》,便是天朝最地道的“深夜食堂”,便是我們的市井生活。

生活有苦有難有不易、有淚有汗有委屈,但更有堅持、有快樂、有幸福。

一如燒烤,要經爐火灼煉,方有煙火氤氳。

正如片中開頭所言:“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