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放在40年前,谁曾想到这片密植着水稻、络麻或者甘蔗、黄姜的土地上,会变幻出一个又一个市值超百亿的上市公司和全球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呢?

谁曾想到章太炎故居和西溪洪园所在的仓前、五常,会涌现出一座海归人才数以千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以千计的未来科技城?

谁又能想到这个未来科技城会一下子孵化出菜鸟、钉钉、诺尔康、大搜车等等十多个在私募股权市场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呢?

余杭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生动诠释改革开放给这1228平方公里土地带来的巨变,带来的富裕与繁荣。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经济面貌

已经完全被刷新和重构

改革是余杭的最大红利,创新是余杭的最大品牌。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改革开放40年来,余杭实现了由一个传统农业县发展为一个现代化都市新区的巨大转变。从四十年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到如今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区”……余杭的经济面貌在世人面前已经完全被刷新、被重构。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改革开放前的獐山石矿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如今獐山石矿旧址上的仁和新能源汽车小镇

改革开放前夕,余杭工业企业只有800余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当时余杭工业经济产业单一、产品单调,化工业、食品业、纺织业占了工业经济总量一半多,轻工业占比超过60%。1978年余杭工农业总产值4.3亿元;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6.0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7亿元,首度超过农业。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20世纪70年代的上塘河临平段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如今的临平上塘河畔禾丰港

而如今,仅2017年一个年度,余杭规模工业产值就达到1609.77亿元,仅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地拥有的亿元以上规模企业就已超过80家。也就在这一年,余杭财政总收入突破500亿大关,并同时收获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地税组织收入三个“全省第一”。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未来科技城

目前,信息经济已占全区经济半壁江山。信息软件、数字内容、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主导产业限额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年均超过40%。到今年年底,余杭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提前两年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按照阿里巴巴集团的公开表态,到2019年阿里巴巴要成为世界首家平台销售超过1万亿美元的公司。到两年后的2020年,电子商务服务、数字文创、移动互联网有望成为余杭三大“千亿产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有望成为余杭四个“百亿产业”。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阿里巴巴

改革创新

实现发展的最大特色和最大动力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可以说,“改革创新”是余杭这些年实现发展的最大特色,也是余杭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浙江省“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元年。如何抓住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窗口期”,赢得新一轮生产力布局调整的主动权,以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余杭,其行为实践备受域内外关注。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对此,余杭的行动回应是多方面的,首要一个就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动力变革,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梦想小镇

余杭正加快信息经济的差异布局、产业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全力打造未来科技城数字产业核心区、良渚文化城“互联网+”融合区和临平“互联网+”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区。在此过程中,余杭将发挥以海创园、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艺尚小镇等为代表的“双创”平台引擎作用,同时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作用。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人工智能小镇

其中,像华立集团、老板电器等企业几乎横跨了整个四十年改革开放历程,如今已成为在行业领域和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名企,这些企业正在智能制造新模式、传统企业电商化、新型科创企业孵化等方面继续做示范者。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老板电器

余杭围绕打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高地”的目标,将全力推进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率先在制约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力争成为全省创新驱动的发展核、增长极、策源地。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2018年3月26日,余杭出台“1+N10”产业新政

如今,余杭政策创新的鼓点只会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有力。眼下余杭区又在独角兽企业培育、加强“亩均论英雄”改革、完善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等方面加强政策创新,不久之后又将会有深一步的政策要则推出。政策创新是如此之重要,因为它深刻关系到未来5年、未来10年余杭经济还能不能厚植优势,还能不能续写传奇。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2018年6月6日,全国首个独角兽企业园奠基、孵化园开园,余杭全力打造独角兽企业成长乐园

2018,余杭正在加倍努力夯实产业经济根基、增强创新驱动力。余杭深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重要节点意义,正在勤勉勾画最新的美丽图卷。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大家都在看

1

速来学习!新一轮的《三十讲》系列H5理论秀丨三讲连发

2

骑电动车不戴头盔会被扣车拘留?真相在这!

3

国办发文,我区这项工作再获国家级荣誉!

内容支持/余杭新闻传媒中心

文字/徐赣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