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40年前,誰能想到餘杭會發生這些?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放在40年前,誰曾想到這片密植著水稻、絡麻或者甘蔗、黃姜的土地上,會變幻出一個又一個市值超百億的上市公司和全球細分行業隱形冠軍呢?

誰曾想到章太炎故居和西溪洪園所在的倉前、五常,會湧現出一座海歸人才數以千計、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數以千計的未來科技城?

誰又能想到這個未來科技城會一下子孵化出菜鳥、釘釘、諾爾康、大搜車等等十多個在私募股權市場估值超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呢?

餘杭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實踐,生動詮釋改革開放給這1228平方公里土地帶來的鉅變,帶來的富裕與繁榮。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經濟面貌

已經完全被刷新和重構

改革是餘杭的最大紅利,創新是餘杭的最大品牌。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改革開放40年來,餘杭實現了由一個傳統農業縣發展為一個現代化都市新區的巨大轉變。從四十年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到如今的“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中國製造2025浙江行動’試點示範區”……餘杭的經濟面貌在世人面前已經完全被刷新、被重構。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改革開放前的獐山石礦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如今獐山石礦舊址上的仁和新能源汽車小鎮

改革開放前夕,餘杭工業企業只有800餘家,從業人員5萬餘人。當時餘杭工業經濟產業單一、產品單調,化工業、食品業、紡織業佔了工業經濟總量一半多,輕工業佔比超過60%。1978年餘杭工農業總產值4.3億元;1980年工農業總產值6.09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7億元,首度超過農業。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20世紀70年代的上塘河臨平段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如今的臨平上塘河畔禾豐港

而如今,僅2017年一個年度,餘杭規模工業產值就達到1609.77億元,僅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地擁有的億元以上規模企業就已超過80家。也就在這一年,餘杭財政總收入突破500億大關,並同時收穫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和地稅組織收入三個“全省第一”。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未來科技城

目前,信息經濟已佔全區經濟半壁江山。信息軟件、數字內容、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雲計算與大數據等主導產業限額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年均超過40%。到今年年底,餘杭數字經濟增加值有望突破1000億元,提前兩年實現“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按照阿里巴巴集團的公開表態,到2019年阿里巴巴要成為世界首家平臺銷售超過1萬億美元的公司。到兩年後的2020年,電子商務服務、數字文創、移動互聯網有望成為餘杭三大“千億產業”,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信息安全有望成為餘杭四個“百億產業”。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阿里巴巴

改革創新

實現發展的最大特色和最大動力

舟循川則遊速,人順路則不迷。可以說,“改革創新”是餘杭這些年實現發展的最大特色,也是餘杭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浙江省“八八戰略”實施15週年,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元年。如何抓住經濟發展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轉型的關鍵“窗口期”,贏得新一輪生產力佈局調整的主動權,以改革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的餘杭,其行為實踐備受域內外關注。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對此,餘杭的行動回應是多方面的,首要一個就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推進動力變革,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夢想小鎮

餘杭正加快信息經濟的差異佈局、產業融合、區域協調發展,全力打造未來科技城數字產業核心區、良渚文化城“互聯網+”融合區和臨平“互聯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區。在此過程中,餘杭將發揮以海創園、夢想小鎮、人工智能小鎮、藝尚小鎮等為代表的“雙創”平臺引擎作用,同時發揮大企業、大項目的帶動作用。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人工智能小鎮

其中,像華立集團、老闆電器等企業幾乎橫跨了整個四十年改革開放歷程,如今已成為在行業領域和資本市場叱吒風雲的名企,這些企業正在智能製造新模式、傳統企業電商化、新型科創企業孵化等方面繼續做示範者。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老闆電器

餘杭圍繞打造“國際一流創新創業高地”的目標,將全力推進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率先在制約創新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力爭成為全省創新驅動的發展核、增長極、策源地。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2018年3月26日,餘杭出臺“1+N10”產業新政

如今,餘杭政策創新的鼓點只會越來越密集,越來越有力。眼下餘杭區又在獨角獸企業培育、加強“畝均論英雄”改革、完善資源要素差別化政策等方面加強政策創新,不久之後又將會有深一步的政策要則推出。政策創新是如此之重要,因為它深刻關係到未來5年、未來10年餘杭經濟還能不能厚植優勢,還能不能續寫傳奇。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2018年6月6日,全國首個獨角獸企業園奠基、孵化園開園,餘杭全力打造獨角獸企業成長樂園

2018,餘杭正在加倍努力夯實產業經濟根基、增強創新驅動力。餘杭深知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重要節點意義,正在勤勉勾畫最新的美麗圖卷。

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放在40年前,谁能想到余杭会发生这些?

大家都在看

1

速來學習!新一輪的《三十講》系列H5理論秀丨三講連發

2

騎電動車不戴頭盔會被扣車拘留?真相在這!

3

國辦發文,我區這項工作再獲國家級榮譽!

內容支持/餘杭新聞傳媒中心

文字/徐贛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