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公交:讓公交開到更多鄉村

东城公交:让公交开到更多乡村

曉渝說

在重慶市巴南區輕紡城公交樞紐站,一座座嶄新的充電樁、一輛輛排列整齊的新能源公交車在“重慶藍”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精神”。一旁的候車休息區,前來乘車的市民們有說有笑。

在2年多前,這裡的居民根本想不到,如今乘坐公交車還能有這麼幹淨整潔的地方,風吹不著、雨淋不著。

這些變化都得益於重慶交運集團東城公交公司的農村班線公交化改造。

东城公交:让公交开到更多乡村

2015年之前,巴南區鄉鎮居民出行一般都乘坐農村班線車輛,車輛老舊,乘車環境差,沒有嚴格的收費標準,更談不上服務質量,每個站點都還只有簡易的站牌。

東城公交公司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力軍”,從2015年起積極推進農村班線公交化改造,計劃首先針對重慶市鄉鎮數量最多的巴南區進行改造,這一想法與巴南區政府一拍即合。

在巴南區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東城公交公司接手巴南區無償提供的原農村班線站場10個,佔地面積500-7800平方米不等,擁有停車位77個,充電樁51個,配套獨立管理用房和公廁。

东城公交:让公交开到更多乡村

901線的新能源公交車

東城公交公司以“政府要求,百姓需求,行業指導,當地政府主導”為公交開行基礎,依據巴南區規劃二環外“實現班線客運全面退出,公交全面跟進”的原則,在巴南共投入155臺車輛,改造20餘條常規公交線路,8條定製公交專線,主要覆蓋木洞、安瀾、一品等片區和佛影峽、聖燈山等景點,並預計年內完成姜家等片區的改造後實現對巴南的全覆蓋。

經過2年多的時間,目前,東城公交公司完成了巴南一品、木洞,北碚江東、渝北石船、江北五寶、兩江等區域的公交改造,實現了36個鄉鎮、多個大工業園區的公交覆蓋,惠及90餘萬常駐人口。開行城鄉公交18條,鎮村公交32條,在二環外逐步構建起 “鎮村全部覆蓋、局部定製通達、城鄉全面暢通”的公交服務網絡,有效地解決居民出行難題,提供了“經濟、安全、舒適、便捷”的公共服務。

东城公交:让公交开到更多乡村

“主城區一般公交票價在2元,針對特殊群體、老年人實行免費,一小時免費換乘,刷公交卡9折優惠……這些我們都讓巴南區鄉鎮居民享受到了,同樣,之後會讓重慶更多的區縣鄉鎮居民享受到。”東城公交公司副總經理張衛說。

東城公交公司在巴南區運營的所有線路,里程在25公里以內的,票價統一2元,定製公交在原農村班線票價的基礎上降低20%,居民出行成本相較之前都大幅降低。如930線,在公交化改造之前,票價為8元,現在只要2元。

實現城鄉公交優惠政策同等化,東城公交公司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大量投入新能源公交車輛、為了提升服務質量對線路運營者和駕駛員進行全面素質提升、讓鄉鎮市民享受主城公交優惠政策……這些都需要資金支持,如今政策補貼較之前還有所減少。東城公交公司不等不靠,克服種種困難,積極主動推進農村班線公交化改造。

除了這些,在公交化改造初期,東城公交公司還要面臨鄉鎮居民的不理解:“上下車要到站點,攜帶物品還得符合要求,以前都沒得這些,現在搞起好麻煩”。 面對這些抱怨,東城公交公司運營團隊都一一耐心解釋,這些都是為了大家能更舒適安全的乘車。

“居民有所抱怨這是正常的,下一步我們在其他區縣推進農村班線公交化改造時,應該主動及時的和當地政府協調,共同做好與鄉鎮居民的溝通工作。”

此外,為了滿足居民不同的出行需求,東城公交公司整合公交資源,開發旅遊專線、定製公交。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實現“出家門、上車門、進城門”的便利交通願景。

东城公交:让公交开到更多乡村

東城公交取得的成績,還得益於巴南區政府發展旅遊經濟、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堅定決心和政策支持。

為了堅定地推進農村班線的公交化改造,巴南區政府在財政資源有限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根據自身特點,以創新方式與東城公交進行合作:

一是盤活存量資產,將原有木洞、安瀾等地的10個農村班線站場進行翻新改造,無償交付東城公交使用,作為公交首末站;

二是結合區內整體規劃,在百姓出行需求旺盛、企業相對集中的輕紡城等地以最快速度建設新的公交站場,同樣無償交付東城公交使用;

三是整體提檔升級,提升旅遊形象。以新建、改建等方式將近50個露天型的農村班線招呼站升級為風格統一、外形美觀、配備公廁的公交站點,為主要的首末站配備充電樁,為候車區配備座椅和降溫設備……

东城公交:让公交开到更多乡村

巴南區輕紡城公交樞紐站

東城公交公司表示,與巴南政府的合作是有效的、雙贏的,希望與更多區縣合作,通過“當地政府主導+企業共建”等模式,逐步實現重慶鄉鎮公交化全覆蓋,讓“東城公交”開到更多鄉村。並且,公司將以打造“智慧公交、綠色公交、安全公交”為核心,全力以赴融入城鄉一體化改革,加快公交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優化線網布局,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舒適、經濟、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