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此前,對於退休人員而言,每年都需要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集中認證,這樣才能正常領取養老金等社保待遇,如今,這一情況終於要改變了。近日,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下發通知稱,按照人社部要求,結合雲南省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工作實際,各單位要進一步明確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的目的和意義,結合本地區本單位開展認證工作的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通知明確,目前,對於居住在社會保險關係所在地的離退休(職)人員,可通過組織各種社區活動、節日慰問、安排工作人員上門走訪等多種形式開展認證工作;對於異地居住人員,不得要求參保人返回參保地進行認證,要充分使用部級異地居住人員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系統;對於在國外(境外)居住的人員,暫時繼續按照《關於在境外居住人員領取養老金資格審核表有關問題的通知》(外領函〔2015〕660號)文件辦理;對於領取工傷保險長期待遇人員,暫時繼續按照《雲南省社會保險局關於印發雲南省領取工傷保險長期待遇資格認證工作流程的通知》(局辦〔2013〕22號)文件辦理,取消每年8-9月集中認證;有條件的地區,可積極與公安、民政、醫院等部門聯繫,運用信息比對開展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工作。對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還可採取上門提供職業指導、職業培訓等方式進行認證,讓認證對象切實感受到改進服務帶來的便捷。

所謂集中認證,是指離退休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到規定的地點集中進行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全面取消集中認證後,離退休人員按照自己的情況,可以選擇自己方便的任意一種認證方式進行認證。不需要在限定時間、限定地點進行集中認證,異地居住的領取待遇人員也無需限時返回參保地進行集中認證。

通知指出,下一步,雲南省將構建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與遠程認證服務相結合的認證服務新模式,“寓認證於無形”,儘可能讓群眾不用跑就完成認證工作。主要採取以人臉識別為主,指紋、指靜脈為輔的生物特徵認證模式,依託銀行業務經辦信息平臺、街道(社區)及以上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將生物特徵採集、認證工作融入金融業務辦理、健康體檢、文娛活動、走訪慰問等工作中;對行動不便者主動提供上門服務;在雲南人社通APP中內設生物特徵認證模塊,對已採集過生物特徵的待遇領取人員,可通過互聯網或者手機APP實現足不出戶自助認證。

通知強調,全面取消集中認證後,領取待遇資格核查工作不能削弱,只能加強。進一步完善監管制度,加強社會監督,依法懲處違法違規行為。對確認失去社會保險待遇領取資格的人員,要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停發待遇;對發現的冒領行為,責令退回並嚴格依規處理;涉及違法犯罪的,按規定移送司法機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