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在成都首演 揭秘赵抃与青白江历史渊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7日讯(记者 戴璐岭 李慧颖 摄影报道)

7月17日晚上19:30分,成都锦城艺术宫跟往常有话剧演出时一样,格外的热闹,排满了准备进场观看的观众。不过,在这群观众里面却有一个不一样的人,她是大宋御史·赵抃的第31世后人赵婕羽。

穿越千年 再现“铁面御史”当年风采

7月17日晚,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倾力打造、反映北宋御史赵抃“清白为官、清白做人”生平事迹的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在成都锦城艺术宫首演,共计两场,与全省人民见面。剧目通过对赵抃宦途的立体呈现,展示了一个治国安邦、惩治腐败、举贤荐能、为民造福的政治家形象,让四川乃至全国的观众们认识和了解到真正的赵抃。赵婕羽就是特地从浙江飞过来观看这部剧的。“我们很激动,也很期待。”赵婕羽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道,“这是第一次,我们的太公作为主角单独上了大屏幕,就讲述他的故事。我看到这个演员的形象,就马上跟宗亲们进行了分享,大家都说这个形象跟在工作单位的太公非常接近了,包括一些从事家族文化研究的学者,他们都对这个形象比较认可。”

记者了解到,该剧目集合了四川省和全国优秀的专业戏剧创作人员,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优秀演员刘岳琦与孔斐在剧中分别饰演赵抃和宋仁宗,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贾建立饰演陈执中。该剧演员达30余人,剧中不仅集合了四川省内的众多优秀青年演员,更难得的是邀请到众多“老戏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刘运元、王跃进、曹立春分别在剧中饰演了性格迥异的大宋官员,而一直追随赵抃的老仆由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院曲艺团著名演员徐光举饰演。

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在成都首演 揭秘赵抃与青白江历史渊源

演出现场

清白做人 揭秘赵抃与青白江历史渊源

那么赵抃到底与成都与青白江又有什么渊源呢?一名前来观看话剧的青白江市民周女士在开场前就激动的给记者介绍起来。“赵抃在青白江,算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他第一次到成都府来的时候,路过青白江就说了一句‘吾治如此江清白’,所以那段江就被命名为了清白江,后来也成为了我们区的名字,所以我们对于他都有一种特殊的情况的情怀。”

记者了解到, 青白江区,因境内清白江而得名。据史料记载,素有“铁面御史”之称的北宋清官赵抃,最有名的“清白”故事是第一次任成都府知府时,以一琴一鹤,只身入蜀,经过湔江时,留下一句“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的千古誓言。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段湔江取名为“清白江”。从此,为成都留下了一个重要的体现“清白文化”的地标遗产,今在青白江区境内。这也是全国唯一以“清白”来命名的江河。

当年,青白江区在申报区名时,把“清”字错为“青”字,但赵抃以江的一清二白明其志,一心为民,虽万类混杂也绝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则一直被载入史册,传承了下来。

挖掘传承 打造独具青白江特色的“天府文化”品牌 据此史实,青白江区建立了“清白文化馆”,并举办多次清白文化专题展览,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和弘扬“赵抃清白文化”,系统化的宣传和传承赵抃的清廉事迹,目前已接待参观人员35万余人。先后开办了绣川讲坛、清白课堂,深化“铁面御史”与“清白文化”学术研讨,开展宣讲3000余场。开发清白文化教材,推动清白文化走入中小学生课堂生活。创作赵抃人物形象、《气正风清廉吏颂》歌曲、赵抃廉政小故事集等相关文艺作品30余件,文艺展映展演20余场。

近年来,按照成都“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全国重要文创中心”目标,青白江正积极打造《蜻蜓眼》《传奇凤凰湖》《大宋御史?赵抃》等精品剧目。在《大宋御史?赵抃》中,重点弘扬与本区渊源极深的赵抃清白思想,打造独具青白江特色的“天府文化”品牌——“清白文化”,大力倡导“清廉为政”“清正做事”“清白做人”,切实推进天府文化在青白江落地生根。? 据悉,青白江区还将建设“清白文化学院”,以赵抃事迹馆为主体,汇集赵抃及四川乃至全国的古代及当代清官进行集中展示,教育当下。还将创建“清白文化”论坛,打造独具青白江特色的“天府文化”品牌。

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在成都首演 揭秘赵抃与青白江历史渊源

【背景小知识】

宋代御史赵抃的生平简介

赵抃(1008—1084),出生于浙江衢州城。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期间,他四次入蜀,两次任成都知府。北宋至和元年(1054),赵抃进京担任殿中侍御史,前后给皇帝呈上了近两百篇奏章,包括治国安邦、惩治腐败、举贤荐能、为民请命等诸多主题,对北宋时期的大政方针、委官用人、抵御外患、安定域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为官四十余年中,赵抃为官清廉、惩治贪腐、黾勉勤谨,素有“铁面御史”之称,宋英宗皇帝评价他为政是“中和之政”。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欧阳修、贾黯等宋代贤能之士,都曾被赵抃大力举荐,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

赵抃与青白江的联系

据史料记载,赵抃赴任成都知府途中,面对滔滔清白江水以江名志“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清白江因此句而得名,青白江区的区名也因清白江而得名。

据此史实,青白江纪委建立了“清白文化馆”,专题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和弘扬“赵抃清白文化”,系统化的宣传和传承赵抃的清廉事迹,目前已接待参观人员35万余人,开展宣讲3000余场。下一步青白江将建设“清白文化学院”,以赵抃事迹馆为主体,将历史上的清官及当代廉政典型进行集中展览,供广大干部群众参观学习,激发更多干部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精神。

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在成都首演 揭秘赵抃与青白江历史渊源话剧《大宋御史·赵抃》在成都首演 揭秘赵抃与青白江历史渊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