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區:以「雙評議」爲抓手 打通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

江夏報全媒體消息 通訊員 劉莉

“能在這裡辦理年審,真是太方便了,我要給你們一個大大的贊。”近日,65歲的張菊香在我區紙坊街行政服務中心辦了退休年審,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返回戶籍地湖泗街辦理。

據悉,隨著“雙評議”活動不斷深入,紙坊街道辦事處以“雙評議”工作為契機,主動與湖泗街道對接開通綜合窗口,為戶籍在湖泗街但居住在紙坊街的群眾辦理退休年審、養老金、臨時救助等有關人社和民政方面的幫代辦業務,搭起服務群眾連心橋。

“我們要讓‘雙評議’成為推動作風轉變、促進業務工作,改善行業風氣的重要抓手。”區治庸辦負責人強調。

據瞭解,區紀委要求各參評單位以“雙評議”活動為契機,積極將“雙評議”活動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在全區發起總動員,掀起作風轉變、主動創新服務的工作熱潮。

區公安分局人口大隊秉承讓群眾“少跑路、跑短路”服務理念,在辦證大廳增加服務自助設備,減少群眾辦理業務排隊時長。“我們已實現窗口免提交紙質照片、照相複印全免費,降低群眾辦證成本,提升群眾辦證體驗感。”辦證窗口工作人員介紹。

“我們要轉變以往‘坐等服務’、‘照章服務’、‘被動服務’的工作模式,主動服務。”區城鄉建設局建築管理站轉創新工作模式,對內積極聯繫圖審、招標等部門,尋求最優化的流程;對外積極聯繫招商部門,第一時間掌握項目的基本信息,主動上門服務,指導建設、施工單位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手續期間同步進行設計,助推項目儘早落地。

區農業技術推廣站搭建農情網絡平臺,利用農業QQ群、微信群、12316益農信息社等網絡平臺發送惠農政策、技術簡報等各類農情信息,為提升服務效能選派技術骨幹與各街道12316益農信息社聯姻,利用互聯網+實現農技專家與服務對象直線交流,及時“診斷”農作物病蟲害,做到讓技術信息多跑路,讓服務對象少跑路。

“加強作風建設,基層站所是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站’,我們要發揮‘雙評議’在作風建設中的引領和驅動作用,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區治庸辦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