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博物館竟藏有一款陸游心愛的寶物,後來孔尚任也用過……

鳳城資訊 硯,文房四寶之一,一直被文人視為知己,自古有“文人之有硯猶美人之有鏡也”的說法。千年古城泰州,古硯的故事更為傳奇,有的跟神仙有關係,有的差點兒淪為磨刀石……

泰州博物館竟藏有一款陸游心愛的寶物,後來孔尚任也用過……

松皮紋硯

寶藏名稱:松皮紋硯

年 代:宋代

館藏單位:泰州市博物館

級 別:館藏珍品

這方硯臺長20釐米,寬11.55釐米,厚3.4釐米。正面石色淡灰,紋理粗獷清晰,酷似松皮,因而被稱為“松皮硯”。

泰州博物館竟藏有一款陸游心愛的寶物,後來孔尚任也用過……

松皮紋硯

硯臺上部的墨池由天然石眼加工而成,像個桃子形狀。硯臺右側上方陰刻“古松皮”三字篆書款,下方陰刻“放翁寶”三字楷書款;左側上方現有“加我年壽作朋”六字行楷銘文,下方有“東塘銘”三字名款,均為陰刻;邊款文字有缺失。松皮硯是傳世品,1958年市博物館建館初期捐贈入館。

背後故事

名硯曾被當作磨刀石

松皮石硯曾有很多位主人,它的流傳至少經過了陸游、朱太史、陳繼儒、孔尚任、某皮匠、周某人,以及後來的泰州捐贈者王某人等。

陸游與泰州有著一段緣分,他的祖父陸佃曾在宋仁宗年間任泰州知州(古代官名。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長官,稱“權知某軍州事”,簡稱知州),他本人寫過《泰州報恩光孝禪寺最吉祥殿碑記》和《送王仲言倅泰州》:

泰州報恩光孝禪寺最吉祥殿碑記

天下無不可舉之事,亦無不可成之功。始以果,終以不倦,此事之所以舉而功之所以成也。海陵通州谷渾之間,自建炎後為盜區戰場。中雖息兵,然猶鬼嘯狐嗥於藜莠瓦礫中,自官寺民廬皆略具爾。未幾,復有紹興辛巳虜禍,前日之略具者,又踐蹂燔燒滌地而盡。乾道、淳熙以來,中外無事,函養滋息,且以國力興葺之,迨今四十年,而城郭邑屋尚未能復承平之舊,至於浮圖之廬,又非郡縣所急,或盛或衰,皆在仕者所不問,則其舉事若尤難者。嗚呼!是特不遇浮圖之傑耳,信有之,未見其果難也。泰州報恩光孝禪寺是已。

送王仲言倅泰州

紫薇傑作傳千載,

物色分留待下車。

老病難陪曳裾客,

因來時寄一行書。

陸游將松皮硯視若至寶,刻下了“放翁寶”三個字,以示珍愛。陸游去世後,最早有記載的是,松皮硯被明代進士朱大韶所藏。在朱大韶之後,又被陳繼儒所得。陳繼儒是明代晚期的文學家和書畫家,曾著書記載了松皮硯。

到了清代,松皮硯流落民間,被孔尚任在廟市之中得到,還刻上了自己的名諱。說不定,他寫作《桃花扇》時,就是用松皮硯來磨墨的。

可惜的是,松皮硯在孔尚任身故後,也流失出去。傳言,它還曾流落到一個做鞋子的皮匠手中,被當作磨刀石。好在,一位姓周的文人看到後,買下收藏。

民國初年,泰州有個喜歡收藏的王姓市民以700兩銀的高價,從周氏處購得家藏。上世紀五十年代,泰州博物館成立時,他拿出這方珍貴石硯,交給國家永久保存。

專家點評:

泰州博物館竟藏有一款陸游心愛的寶物,後來孔尚任也用過……

泰州市博物館館長解立新

松皮硯是端石質,不僅僅石質名貴歷史久遠,更因為它歷經多位名人之手而更有人文價值。

松皮硯上的“放翁”與“東塘”四字分別是我國宋代著名詩人陸游與清初戲曲家孔尚任的名號。“放翁寶”說明,這方硯臺是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心愛之物;“東塘銘”告訴我們,這方硯臺曾被孔尚任收藏過。

新聞1+1

泰州還有哪些傳奇古硯

泰州博物館竟藏有一款陸游心愛的寶物,後來孔尚任也用過……

徐守信石硯

寶藏名稱:徐守信石硯

年 代:宋代

館藏單位:泰州市博物館

級 別:館藏珍品

徐守信硯是一款十分珍貴的歙州龍尾山石硯,直徑28釐米,高5釐米,重達14.8斤,給人的感覺是敦厚篤實,有古樸凝重之氣。全硯造型簡練,硯池呈月牙形,硯堂呈圓形,有人曾形容它為“日月相擁”。該硯造型與當時的流行款式不同,加上徐神翁的傳說,讓它頗具傳奇色彩。

上世紀50年代,這方硯臺是在泰州市響林莊出土的,墓的主人叫徐守信。徐守信是北宋著名道士,泰州人,深得宋哲宗、宋徽宋等賞識,被賜予“圓通大師”和“虛靜沖和先生”封號。

傳說,徐守信有預知未來的本領,人稱“徐神翁”,是民間傳說中“八仙”早期人物之一。“八仙”人物是個變化過程,“徐神翁”是後來才被“何仙姑”代替的。

泰州博物館竟藏有一款陸游心愛的寶物,後來孔尚任也用過……

抄手端硯

寶藏名稱:抄手端硯

年 代:北宋

館藏單位:姜堰區博物館

級 別

:館藏珍品

抄手端硯是用紫色端石精雕細刻而成,造型規整,保存完好。墨池旁有火焰珠浮雕凸顯,珠上有眼,更是珍貴。

1980年,該硯從姜堰區腰莊陳欽止紀年墓出土的。硯臺長13釐米,寬端寬8.4釐米,重250克。硯的一端呈“門”字形,硯底兩側及後端留邊,使硯底抬高,放置桌面時,手可方便地從前端伸入硯底將硯臺抄起,因而被稱為抄手硯。抄手硯是由唐代箕形硯演變而來, 是宋代的流行式樣。

知道多些

四大名硯

端硯

泰州博物館竟藏有一款陸游心愛的寶物,後來孔尚任也用過……

端硯

出產於唐代初期端州(今廣東肇慶市東郊的端溪),故名端硯,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歙硯

泰州博物館竟藏有一款陸游心愛的寶物,後來孔尚任也用過……

歙硯

產於安徽黃山山脈與天目山、白際山之間的歙州。龍尾山是大部分存世歙硯珍品的石料出產地。

洮河硯

泰州博物館竟藏有一款陸游心愛的寶物,後來孔尚任也用過……

洮河硯

產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洮硯鄉洮河之濱,是水成岩的一種,又名輝綠岩。

澄泥硯

泰州博物館竟藏有一款陸游心愛的寶物,後來孔尚任也用過……

澄泥硯

絳州澄泥硯始創於唐代,以當地沉澱千年黃河漬泥為原料,經特殊爐火燒煉而成,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曾被列為“貢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