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特斯拉危局

文 | 張馳有道

特斯拉或許只是概念股。

當摩根大通拋出該觀點的時候,或許馬斯克只是做出了一個聳肩攤手的動作,口中還吐出了“WHY”英文單詞,並在幾日後誤入了硅谷“性派對”。

劇情總是步步驚心地上演。1月4日的海外脫水研報還列出了7個原因,闡述了為什麼說特斯拉或許只是概念股。至此大洋兩岸的輿論潮終於被掀了起來,特斯拉陷入“十面埋伏”。

觀察|特斯拉危局

1、轉折

自2003年成立以來,有“汽車界蘋果”之稱的特斯拉汽車憑藉出色的科技配置和超好的產品體驗,迅速得到廣大消費者的垂青。

十餘年來,市值倍速上漲,不止讓老牌車企始料未及,似乎也讓美國政府覺得是時候調控一下圍繞自動駕駛的產業資金流向了。一邊面對具備成熟製造體系能力,但沒反應過來的底特律。另一方面看著日益崛起,但問題不斷的硅谷特斯拉,美大棒還是在2016年中選擇掄向了特斯拉。

股價稍微遇挫之後,資本市場的中流砥柱們並沒有選擇跟隨政府節奏,還是毅然決然推動著特斯拉市值水漲船高,並在2017年達到了巔峰,超過了通用、福特、寶馬、本田和日產等多家老牌跨國車企。

不過,在這14年的時間裡,風光之外,特斯拉始終面臨著量產困局、質量問題、鉅額虧損等問題。當時針轉到了2018年,特斯拉反而遭到了華爾街資本市場的看衰,“特斯拉或許只是概念股”的言論也從大洋彼岸傳至國內並不斷髮酵,一時,特斯拉陷入“十面埋伏”。

2、量產困局與召回風波

2016年3月,特斯拉首次披露新產品Model 3,定位為低端電動車,由於價格平民、智能出行的加持,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藉此特斯拉Model 3狂收超50萬輛訂單。為了儘快滿足消費者的用車需求,特斯拉公開了產能計劃。

2017年8月,特斯拉稱預計到年底實現5000輛Model 3的周產率。不過,這次承諾還沒撐住3個月,又將該目標的實現推遲到2018年3月。而到了今年1月3日,特斯拉在一項聲明中再一次把量產目標推遲一個季度。

據瞭解,特拉斯目前在全球有兩個工廠,一個在內華達州,一個是2016年在荷蘭蒂爾堡新建的工廠,量產能力不超過3萬輛。

這邊廂產能無法保證,那邊廂由於安全氣囊存在安全隱患,特斯拉召回風波也時有出現。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披露信息稱,日前,拓速樂汽車銷售(北京)有限公司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2018年1月15日起,召回2013年9月24日至2013年12月21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13年款Model S系列汽車,據該公司統計,中國大陸地區共涉及7輛。

3、質量問題與售後不佳

2018年1月8日,現代快報/ZAKER南京做了《130萬特斯拉,買回大半年就斷軸》報道。事情是這樣的,2016年年底,焦女士預訂了最新款的Model X,並於2017年5月在上海特斯拉直營店提了車,光購車就花了130多萬,不承想僅僅開了大半年,就發生了斷軸如此大的質量問題。

對此,焦女士希望能夠退車退款,即便是修好了她也不敢再開了,不能排除換的螺絲再次斷裂的可能。

不過,焦女士仍然非常擔心,因為從目前來看,就她瞭解到的很多特斯拉車主維權案例,都沒有得到比較滿意的處理,而且在現代快報介入採訪報道之前,焦女士曾多次向特斯拉反映情況,並沒有得到及時反饋。

昨日,【財經汽車週刊】聯繫到焦女士詢問進展,焦女士稱,車子目前已被拖走進行檢測,但特斯拉方面並沒有承諾具體的檢測週期。

事實上,特斯拉汽車出現質量問題或存在安全隱患並非個例。就拿最近來說,有媒體報道,在重慶某小區車庫,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未充電、未被碰撞的情況下發生自燃,從自燃車輛車況看,內飾完好,著火點在車輛底部,應該是電池系統著火。

另據報道,在接連的產能目標推遲之後,Model 3因悄然更換內飾材料又引來爭議。據悉,部分顧客拿到Model 3車型後,發現特斯拉正在把優質的內部材料換成低質量的材料,然而,在這之前特斯拉官方並沒有通知車主,也沒有解釋或者打折扣。

4、鉅額虧損與資本市場看衰

除了上述問題以外,特斯拉還面臨鉅額虧損、資本市場和相關監管機構都不看好的危險局面。

去年11月,特斯拉公佈其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虧損逾6億美元,為其歷史上單季最大虧損。

據報道,特斯拉不僅被部分華爾街資本和分析人士不看好,甚至在證監會人士看來,像特斯拉這樣連續多年不盈利的企業,在A股根本無法上市,即便在A股上市了,退市制度不修正的話,也會年年忙於保殼。

風光無兩的特斯拉,怎麼會陷於內外交困境地?

事實上,除了資本市場和監管部門,來自國內外傳統車企的競爭壓力也日益增大。以美國本土的老牌車企通用、福特為例,其擁有百年的體系製造能力,就是特斯拉遠遠不能及的以外。更重要的是,通用和福特頻頻在汽車科技方面、車聯網方面等加大研發和開發力度,不斷增強消費者體驗,顛覆特斯拉的傳奇並不在話下。

就連大洋彼岸的中國,來自比亞迪、上汽乘用車、廣汽乘用車,以及互聯網造車勢力蔚來、拜騰等說顛覆特斯拉的傳奇,似乎也沒什麼不可能。

可以說,2018年將是特斯拉真正的歷史轉折年,陷於“十面埋伏”究竟能否突圍,如何突圍,且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