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青春不負韶華|「品讀《梁家河》,照亮人生路」演講比賽優秀作品選登

奋斗的青春不负韶华|“品读《梁家河》,照亮人生路”演讲比赛优秀作品选登

鳳縣宣傳:

【鳳縣最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鳳縣宣傳---中共鳳縣縣委宣傳部官方微信,權威、全面、詳細、及時的發佈鳳縣新聞資訊,傳遞群眾心聲,密切黨群聯繫,記錄發展進程!每天奉獻美文美圖美聲音,陪你學習陪你樂關注我們妥妥的沒錯!

“品讀《梁家河》,照亮人生路”少年組演講比賽

他們是祖國的驕子,

新時代的寵兒,

是祖國未來的希望

慷慨激昂、

飽含真情。

彰顯著信念,

希望和力量

他們抓住青春這最美麗的年華,

用知識武裝自己

用文化來充實自己,

埋下夢想的種子,

用勤奮來耕耘,

在未來收穫夢的果實。

奋斗的青春不负韶华|“品读《梁家河》,照亮人生路”演讲比赛优秀作品选登

07

奮鬥的青春不負韶華

鳳州初級中學 韓美玲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這是習主席送給廣大青年們的一句話。也許就是因為他在青春中奮鬥過,才有瞭如今的他。

1961年1月年僅十五歲的習近平一路從文安驛鎮走到梁家河,窄窄的小路上全是浮土。人一走過就塵土飛揚,直衝鼻子。

當時,習近平積極提交入團入黨申請書,組織不批准,他就再寫,他前後寫了八份入團申請書十份入黨申請書。由於他努力奮鬥,堅持不懈,終於他的申請書獲得了批准。習主席最愛讀書。下鄉時帶的行李兩大箱,大多都是書,他為了借一本書,可以跑幾十裡地。上山放羊,他把羊圈在山坡上,便開始看書。他說一物不知深以為恥那種對讀書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求,我們是很難想象得。看看我們自己,總是說身邊有多少本書,到頭來卻一本也沒有看,還找藉口說沒時間。是真的沒時間嗎?有時他點著煤油燈看書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來像只大: “大黑熊”對比,現在的我們不覺得有些羞愧嗎?

習主席講過“我那時一邊當村幹部一邊總渴望有機會能上學深造”。從不放鬆學習,對於渴望新知識是他奮鬥的動力,他也結交了許多知識青年,路遙就是其中一位。有時他出差晚了,回不去梁家河,就找路遙兩人談文學、談生活、談理想、談奮鬥,其中滿是知識改變命運的鬥志,滿是知識改變國家的激情。

在人生的暮年,有很多人會恨拼搏奮鬥太晚,哀嘆“莫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後悔“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青春無為,才明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時間之貴,難道我們也想讓自己的人生有這樣的遺憾嗎?

在這裡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都渴望自己以後有怎樣的生活呢?

有誰以後不想考個好大學?有誰以後不想有個好的工作?有誰以後不想有個好的生活?沒有人!那麼大家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奮鬥,不好好學習呢?

為什麼我們現在不能像習主席那樣珍惜美好的青春年華,努力奮鬥呢?現在我們首要的任務,是努力學習。首先整理出可利用的時間,做出計劃表,合理分配時間,有針對性的制定學習計劃。其次,老師每天佈置的學習任務,要按時完成,上課集中注意力,認真完成作業。最後,整理出當學習的知識的漏洞,解決問題,使知識得到鞏固。睡覺前在回憶今天所學習知識,這樣一直堅持下去,你想要的難道還不回實現嗎?記住,我們今天的奮鬥是為了明天的起飛。

同學們,從現在起我們必須砥礪品德,努力奮鬥、勤奮學習,讓青春煥發出美麗的光彩。讓奮鬥的汗水書寫輝煌的人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去努力去拼搏,去奮鬥,不辜負美麗的韶華,不為人生留太多的遺憾。

08

品讀偉人經歷,飛揚青春激情

鳳州初級中學 陳曉燕

1969年,15歲的青年習近平在黨的號召下,義無反顧的踏上了陝西延安的黃土地,作為當時領袖習仲勳的兒子,他不但沒有自視清高,看不起基層百姓,反而與父老鄉親們同吃同住,不畏艱辛,一起面對風吹雨淋,體味酸甜苦辣。年紀輕輕的習近平,就將安身立命,成長髮展的根系,深深的扎進了人民群眾之中,真正做到了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贏得了鄉親們“能吃苦,幹實事,好讀書”的好口碑。

書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件事是當是剛當上梁家河總書記的習近平帶領鄉親們修成了陝西有史以來第一口沼氣池的事。梁家河的自然條件很艱苦,習總書記為了解決村民們照明做飯的難題,決定修建沼氣池。當時他為了學習修建沼氣池的技術,坐了兩天的汽車到西安,又坐火車,輾轉才到了四川綿陽。回到村子後,他給鄉親們講沼氣池的好處,儘管鄉親們聽的雲裡霧裡,他也絲毫不氣餒,並決定用實踐檢驗真理,用事實說服鄉親們。在修建沼氣池時,他親力親為,即使汙水髒物濺到身上,他也毫不在乎。幾個月後,村民們都使用沼氣做飯照明,都誇這個後生“有知識點子多”。

其實我剛開始有一點不明白,習總書記跟梁家河的百姓沒有多大關係,為什麼卻還是要如此盡心竭力,掏心掏肺的一心為人民呢?不過現在我好像有點兒懂了,習總書記是因為心繫基層的人民群眾,他把自己的心紮在了梁家河,把自己的信仰溶進這塊熱土,在梁家河,他心裡只有百姓,只有鄉親,他一心為民。任何事情都是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先的,也正是他心繫百姓,關心百姓,愛護百姓,百姓才會擁護他做國家的領導人,在他當上了國家領導人後,為人民辦了很多實事,就像現在的教育扶貧惠民政策,其中的“兩免一補”,“營養午餐”交通費補助,還為我本就不富裕的家,減輕了很大的經濟負擔呢。我認為,習總書記之所以對基層人民群眾這麼瞭解,給我們這麼好的補貼政策,其實,正是因為他在梁家河待過,體驗過基層人民的勞苦艱辛,知道基層人民的難處,所以才會對基層人民的生活如此重視,讓農民不再受“吃不飽穿不暖”的折磨。讓到了學齡的孩子不再因為貧窮而輟學。他真的是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心繫百姓,關心民生,他不但是我心中的好書記,也是全中國老百姓心中的好主席。

工作之餘,習總書記也很熱愛學習,在放羊時,經常拿出新華字典,積累字詞,他曾經說過:“我並不覺得這七年的時間被荒廢了,有很多知識的基礎就是在那時打下的。”習總書記在如此艱苦的環境條件下,都能堅持讀書,而學校現在給我們創造了這麼好的條件,既不用邊放羊邊讀書,也不用頂著滿天風沙去學習。冬天教室裡有暖氣,夏天有風扇,有什麼疑難問題,老師還會幫我們解決,我們有這麼好的學習條件,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呢?我們難道不應該以優異的成績去報答父母,回饋社會嗎?

有人說:有一種生活, 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 一種艱辛,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 有一種快樂, 沒有 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 誠然, 學習生活是無華的,勞累的。 但是, 勞累的學習生活,並不能磨滅我們的堅定意志;苦悶的生活也不能淡化我們追求理想的恆心和鬥志; 細小繁多的事務更不能消減我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作為 00後的我們,如早晨八、九點鐘的 太陽一樣,風華正茂,朝氣蓬勃,有著火熱的激情與幹勁。我們正處在人生最美的花季,如果人生是一個絢麗的舞臺, 那我們現在就是在人生舞臺上留下最美印記的最好時機,我們何不趁著青春年少之時, 安頓自己的情緒,點燃激情,砥礪前行呢? 我相信,有習總書記梁家河精神的指引,我會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穩健、更堅定、更執著。

編輯 馬蔻 校對 煊煊哥審核 毛忠生

奋斗的青春不负韶华|“品读《梁家河》,照亮人生路”演讲比赛优秀作品选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