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潮劇《柴房會》

戲說潮劇《柴房會》

戲說潮劇《柴房會》

劇情簡介:小販李老三,宿客店柴房,夜間忽有一女人出現於房中,知系鬼魂,驚恐萬狀,後聽了鬼魂訴說,方知鬼魂叫莫二孃,因家貧無依而被賣入妓院,本想跳出火坑從良,怎料又遇上歹人,多年的積累被騙而去,絕望中懸樑自盡。老實善良的李老三,同情她的遭遇,願意帶她去揚州,找歹徒報仇伸恨。

戲說潮劇《柴房會》

《柴房會》(1961年正順版)

正順潮劇團1961年錄音

傳統錦出戏

司鼓:李好剩

領奏:蔡安添

李老三:蔡錦漢

莫二孃:李玉蓮

正順潮劇團這個版本《柴房會》是20世紀40年代的原始版本,相對於方展榮版本來說它比較單調,平板。唱片是從李老三”端坐在柴房裡,聽冤魂訴說苦冤……“開始,然後一直是莫二孃和李老三的對唱,曲雖然是好聽,但有點山間溪流的感覺。這套《柴房會》的亮點是蔡錦漢、李玉蓮那種原生態的顫舌唇動,他們底氣非常足,聲線也特別流暢,今天我們很難聽到這樣的唱法了。(摘自《潮劇唱片大觀》的記載)

《柴房會》

廣東潮劇院一團演出

主演:方展榮、吳楚珊、楊應森

中央電視臺1983年錄製

劇本整理:魏啟光、盧吟詞

導演:盧吟詞、郭石梅

作曲:盧吟詞、陳驊

司鼓:詹維剛

領奏:陳金科

藝術傳授:李有存

方展榮在此劇中將一個平凡小人物表演得正直、善良、詼諧、幽默;特別是初遇鬼魂的那段戲中,在約二丈高的竹梯上表演的梯子功,將人物驚恐萬狀,欲逃無路的心理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梯子功是演員爬上梯子之後四肢伸開順著梯子滑下,也可以朝下爬在梯面滑下,在梯子上做空中造型、唱曲,用腳勾住梯子身體倒掛,等等,是一項用以表現人物特定的心境,帶雜技性質的表演。

戲說潮劇《柴房會》

方展榮飾李老三、吳玲兒飾莫二孃

戲說潮劇《柴房會》

吳楚珊在此劇中表演非常突出。她一句:“又是一個怕鬼之人!”聲音洪亮,感情豐富,包含了多少的辛酸和冤情,把戲曲表演唱、做、念掌握得好,創造出她個人的藝術特點,更在莫二孃這個人物造型的表現形式和手法上,創造了新的舞臺形象。她的表演,無不表現出她掌握了戲曲的基本功夫。她在不違背戲曲傳統的基礎上,創造了一位新的人物造型。其特點是唱聲清晰嘹亮,精於控制戲曲語言技巧,使到訴冤那段曲辭,變成滿懷激情和鏗鏘有力的唱腔。同時她熟練地運用了水袖的美妙變化,加強了動作的節奏感,美化了身段動作。還藉助水袖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精神狀態。在莫二孃無可奈何要露出“鬼面目”給李老三看的一剎那,吳楚珊的“臥魚”美妙靈活水袖舞姿,加上音樂和燈光的幫助,使到整個舞臺氣氛為之一變,她利用水袖的特殊動作表演,來傳神、來達意、來抒情,因此使整個戲產生了異彩,令人刮目而視,臺上的劇情和臺下觀眾的心境,都同時達到高潮。

戲說潮劇《柴房會》

2011年,陳芝敏、潘梓健以潮劇摺子戲《柴房會》參加第十五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榮獲業餘組金花獎,其中,陳芝敏還榮獲小梅花“十佳”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