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金老闆,因何「顯形」?

無限金華客戶端消息

“對不起,您撥打的電話暫時無法接通,請稍後再撥”、“對不起,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我們老闆不在,出去了”、“這個事我們不清楚的,要問我們老闆”,這是磐安縣人民法院執行幹警在辦理某企業的案件中遇到的情況。

“消失”的金老闆,因何“顯形”?

2017年4月17日,磐安法院以某企業為被執行人的案件立案執行,也似乎從那一天開始,該企業的原法定代表人金某,修得江湖中失傳已久的隱身術,就此銷聲匿跡,難尋蹤跡。預留的電話一直處於關機和無人接聽的狀態,直接前往公司裡尋找,得到的也是一眾員工口風一致的回答:老闆不在,出去了。那辦公室大門彷彿就是一個假門,從未見它有打開的時候。對執行法官來說,金某就好似一個永遠隔著雲端的“美人”,可望不可及。在與執行法官“躲貓貓”的同時,金某為規避執行,將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他人。一邊是法定代表人蹤跡難尋,一邊是以該企業為被執行人的案件日益增多,執行法官的辦案壓力越發沉重。據統計,現已經立案執行的案件便有13起,涉案金額高達3000多萬元,其中還包括了6起拖欠勞動報酬的案件,執行法官無奈感嘆:“我算是體會到了啥叫長相思,催心肝了。”

各位看官勢必要問,面對這樣只聞其名,不見其面的金老闆,執行法官豈不是束手無策,只能望“金”興嘆了?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諸位可不要小看了執行法官破解執行難的決心。既然此路不通,執行法官便另闢蹊徑,皇天不負有心人,在通過詢問申請人、調查廠房租戶、拉取銀行流水等方式多管齊下後,發現該企業在2017年有一筆60多萬元的廠房租金收入,但這筆錢卻沒有打入公司帳號,而是打到了一個個人帳號上,明顯涉嫌轉移資產,而這整件事正是金某經手的。有了這柄“利劍”在手,執行法官不斷完善證據,加以固定,而後以“拒不執行判決罪”將該案移送公安部門立案偵查。2018年6月15日,一直未曾露面的金某被我縣某派出所以涉嫌“拒不執行判決罪”刑拘。2018年6月19日,金某的親屬主動向法院退繳了50萬元人民幣,並保證於日內會補齊剩餘款項。

其實,該企業不僅在磐安縣,即便在全國也算得上是行業裡的著名品牌,龍頭企業 ,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只要觸犯了法律,即使再有影響力的企業也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曾經神秘的、從不露面的“金老闆”在法律面前,也不得不現身顯形,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