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语文名家谈:语文,就是对话

《语文教学通讯》2018第1期·卷首语·中华语文名家谈:

语文,就是对话

胡立根

说明:不敢妄称名家,无非几句心得。不过仍得感谢《语文教学通讯》王建锋先生约稿,得以表达一点拙见。

中华语文名家谈:语文,就是对话

中华语文名家谈:语文,就是对话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对话。

文明之初,只有“语”。“语”是面对面的真实交流,是现实的对话。随着人类的发展,生活空间在扩大,文明记忆在增加,迫切需要不同时空的交流,于是就有了“文”,文字、文章、文学,都是应不同时空的对话之需,应虚拟对话之需。所以,“文”,就是一种虚拟对话。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或现实或虚拟的对话能力。

不过,就现代学校教育而言,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应在“文”。因为作为母语的语文教育,学生有深厚的母语基础。孩子自出娘胎甚至还未出娘胎,就处在母语如空气般的密集包围之中,即使在熟睡之中,也可能有儿歌相伴;普通话是我们的基本教学语言,学生在学校,所听所说,主要是母语。尤其不可忽视的是,现代社会有声媒体的高度发达,使孩子们接受的母语熏陶更规范,更密集,更高雅。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是完全可以自然习得现实对话的。

文,体现为由文字连缀而成的文章、文学。而文章、文学之所以是虚拟对话,就在于作者与读者处在不同时空,总是隔空对话。就读而言,作者“爱而不见”,似乎已经远去;就写而言,则读者也不在现场。读和写,是读者与作者总有一方虚缺的对话,不妨称之为“主体单相虚位对话”。

真实意义的阅读活动是一个由“读者、作者、作品”构成的“三边”活动的整体,但这“三边”中,由于作者隐藏于文章背后,从对话双方来看,作者是永久性缺席,只是呈现了文本。读者只能以文本为媒介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问答。在这种“主体单相虚位对话”中,读者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被动,是因为文本先于阅读而存在,话题由作者预先设置和操纵,读者无法左右,读者要与作者对话就只能迁就作者。但另一方面,读者也是主动的,他必须向作品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身的体验和理解融注到文章的表达之中,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读者与作者的心的交流。读者既要追问作者,又要通过文本的言语发现作者给你留下的蛛丝马迹以获得问题的答案,于是这种问答最终表现为读者的自问自答。阅读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这种通过文本进行自问自答的能力。

从写的角度说,我写,面对的可能是明确的读者,更有可能是不确定的读者,我以文本于茫茫人海中寻找知音。读者可能在远方,在未来。或是单一读者,如书信、请示;或是确定的读者群,如演讲稿、教材;或是泛读者,如大多数文学作品;读者还可以是作者自己。不管是什么读者,写作的此时此刻,他们不在现场,却应该在你脑海,在你心中。于是,真正的写作,就必须思考一连串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向别人表达,你应该向别人表达什么?该怎样表达?人家为什么要听你的表达?怎样才会愿意听你的表达,能不能听懂你的表达?你还要想,你写给谁?他会有怎样的表现?他需要什么?他喜欢什么?你更要考虑,他此前在想什么?此时在想什么?读后会思考什么?他有怎样的阅读状态和阅读习惯?你和他是怎样的关系?你希望他怎样思考?你要想方设法吸引他,抓住他,诱导他,引领他,感染他,说服他;你要让他读懂你的心,你要让他明白你的理。可是他不在现场!于是,技巧产生了。比如修辞,你比喻,无非吸引读者,或让他更清楚更明白;你设问,为引起读者思考;你反问,为引起读者重视;你举例,无非让读者明白或相信;你引经据典,无非向读者证明有根有据。一切结构,也为读者而生。中心句,无非便于读者清楚、快速把握内容;什么“开门见山”,什么“文似看山不喜平”,什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什么倒金字塔,也全是为了读者。

这时你会发现,其实一切技巧都是为读者而生!因为你是在与读者对话。

可见,语文就是对话,阅读和写作就是总有一方虚缺的“主体单相虚位对话”!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给学生这种虚拟对话的能力。

中华语文名家谈:语文,就是对话

(曾经的封面人物)

胡立根,教育部国培专家库专家、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首批教师工作室、深圳市首批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语会理事、学术委员。研究领域涉及文化史、寓言、语文教育,在《课程·教材·教法》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万字,论文收入《新华文摘》“报刊文章篇目辑览”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0篇(头版头条转载4篇),论著《语文教育价值的叩问与追求》。不少课例作为经典案例收入相关教学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