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滿大街的黃燜雞不同,這永平黃燜雞是雲南第一美食!

今天說的還是黃燜雞,但跟滿大街的黃燜雞不同,它號稱是雲南第一菜,大名鼎鼎,號召能力非同一般。很多愛好者,不遠千里,每隔幾天就要吃上一頓。聽著有點誇張,但瞭解過它的背景和製作方法就不一定這麼認為了。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跟滿大街的黃燜雞不同,這永平黃燜雞是雲南第一美食!

在大理,除了讓人神往的景色,還有讓人念念不忘的味道,這是永平黃燜雞了。如果你到這裡旅遊,問起當地的著名菜品或第一菜的時候,人們都不約而同地跟你慢慢道來永平黃燜雞的故事,這第一名菜,非它非屬了。除了味道的認可,還有它的歷史悠久。相信在一個成名菜的背後,定會有一段傳話佳話的故事,讓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

跟滿大街的黃燜雞不同,這永平黃燜雞是雲南第一美食!

永平黃燜雞的歷名要追到一千多年前了,在博南古道(與永平境內的著名絲綢商道)上有一個驛站,而經過這裡的驛使或商旅都是時間緊迫的。為了能省時間,又能讓他們吃上美味、稱心如意的菜,所以就發明了這道地方名菜永平黃燜雞。經過這裡的驛使或商賈馬幫,吃過這道菜以後都讚歎不絕,載著美譽,這道菜便迅速地普及到別地方,風行整個滇西。食用至今,已經成為了一道必不可少的地方名菜。

跟滿大街的黃燜雞不同,這永平黃燜雞是雲南第一美食!

它的名氣,還等到了永曆皇帝的青睞。吃過以後,大加讚賞,然後就給它封一個“滇中第一佳餚”的稱號,所以這第一菜,真不是人人隨便叫的,原來還有這麼一段的經歷,皇帝欽點。從此威名便一發不可收拾了,當人人問起那第一菜的時候,想必就只有永平黃燜雞莫屬了。說了這麼多關於它的歷史典故,那這道名菜是怎麼做出來的呢,有什麼了不起呢,不急,我們一起來看看。

跟滿大街的黃燜雞不同,這永平黃燜雞是雲南第一美食!

這菜最大的特色就是食材,是採用永平山區土雞,所以不是哪裡都叫永平黃燜雞,可以叫黃燜雞,但絕對不帶永平二字。這食材的獨一無二,苦了一班尋吃的人,不遠千里就是為了嚐到最正宗的味道。食材之特別,還有配料,選用十幾種配料一起熬製,有優質花椒、幹辣椒、大蒜、草果、生薑等等。傳統的製作方法是基礎,再結合現在的烹飪技術,才讓這道菜風靡現在,流傳至今。

跟滿大街的黃燜雞不同,這永平黃燜雞是雲南第一美食!

除了食材的正宗,還得製作精良。做法很簡單,但要把這菜做好,卻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哦。土雞殺好斬成2釐米的塊狀,幹辣椒去籽切成長節。燒鍋下香油,熱油,下幹辣椒、姜、花椒,然後炸成黑色。沒錯,是黑色。好了以後下雞塊,翻炒一下之後加入適量的醬油。陸續加入蒜蔥爆香,然後蓋上鍋蓋燜煮。待鍋裡的汁水收幹、雞肉發黃的時候,再翻炒一會就可以上鍋了。這聽起來很簡單的做法,其實最難的地方就是火候的控制,這過程得把握好,用旺盛的火才能炒燜出雞肉的真味。所以說,說它簡單卻複雜,複雜的意思卻是簡單的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