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教師現在還在手抄教案怎麼看?

zlh319888


本人認為教案的形式可以多樣化,沒必要非手寫不可。

理由如下——

1.課堂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核心,手寫教案不一定能提高課堂效率。

如果一名教師習慣手寫,那就手寫,但是在電腦和網絡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很多學校都採用白板系統的今天,教師嫻熟的多媒體技術和良好的業務素養結合起來,效率應該更高。再說,備課這一概念不應該被窄化,有人說終生學習都是備課,此話很有道理,並不是手寫教案的那段時間才算備課。


2.電子教案更容易存儲、修改和循環使用,更利於教師的經驗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來。

手寫教案看起來是逼著老師熟悉授課內容,可以讓講授更加有序,但是就算老師花費極大的精力完成了要求,一般用一次就得扔掉,因為校方會發新的教案本讓你繼續寫,並作為評價標準,這真是極大的浪費。

而電子教案就可以循環使用,並可以很容易的修改完善,供長期使用,既能提高效率,也能有效節約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只有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得到保障,他們才能以更加飽滿熱情投入課堂,才能對學生進行更為細緻的教育。


3.很多學校依然堅持手寫教案,貌似管理嚴格,其實是官僚主義思想在作祟。

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裡提到現行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教育的行政化,領導的官僚化,而官僚化就會導致形式主義的泛濫。

所以備課不管效率,只看你寫了多少,一來上級檢查時有東西可以展示,二來把教師整的服服帖帖,可以極大地滿足他們的控制慾。 有人說電子教案可以下載,所以不能用,那麼手寫教案就可以杜絕抄襲嗎?


如果手寫一份教案按照一個小時計算,按最低課時量算,每週五小時,每學期100小時,再加上作業,各種學習心得,各種會議,教師的精力會被嚴重分散,還怎麼保證教學質量呢?


優學優考策略




教師手抄教案已經過時。如果學校還在要求老師手抄教案,那就說明這個學校的管理不是迂腐就是霸道。不僅不利於教學,對老師也是一種摧殘。為什麼這麼說?原因如下:

第一、現在的課堂教學已經進入媒體化時代。老師的課堂教學大多都是通過課件進行。老師上課前的時間大多都用在課件的製作和準備上。這個過程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如果也要寫下來的話那是很麻煩的事情,又會耗費老師很多的時間。

第二、電子備課非常的便捷,也有利於老師從網絡上借鑑。所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網絡上有許多優秀的教案,完全可以借鑑,這樣就給老師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可以用來思考、補充。如果學校擔心是老師抄襲的,那麼手寫照樣也可以抄襲。所以如果硬要老師用手抄的話,那的確是耗費老師很多的時間。

第三、電子備課也有利於老師隨時修改、隨時補充、隨時完善。老師在備課時肯定有很多的想法,但不可能是在手寫的時候才有,可能隨時都有隨時修改,這種修改是可以在手機上進行的。那麼如果是手寫教案,那就要塗改改而且不能及時,很不方便。

第四、真正要上好一些課,是不可能一直盯著教案的。課前肯定要列出一個上課的流程,一個提綱,這也叫做簡案。是可以手抄也可以打印。


總之,老師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不光要備課、上課,而且課後還要寫反思,要要批改作業,找學生談話,與家長溝通,政治學習,業務學習。教育管理,如果不能科學化,那麼老師肯定是分身乏術。


龍哥記憶


我曾當過一年小學教師。時代發展到今天某些學校還要求老師手寫教案,可以說這是非蠢即壞的行為,只有缺點:浪費時間,精力,紙張,修改不便,加大教師工作量,由於大量的教案也使得老師壓力大。

我之前的學校是電子備課,感覺很好。但是我也聽我同學說他們學校要求手寫,老師抱怨連天,但是拗不過領導。老師大半夜還在寫教案。大家不要覺得老師輕鬆,老師特別辛苦,尤其是當了班主任的老師,簡直是起的比雞早,睡得比牛晚,漲薪還慢,幸好還有兩個假期,不然真是可怕。


鄭曉肥的故事


我是一名有十幾年教齡的老師,我想說,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教案的形式,而在於老師的責任心。心若死了,你拿什麼拯救?

首先,我們要明確教案的作用。簡單來說,教案就是演練、演習。老師為了保證教學的順利、高效地實施而進行的一個預設方案。從這一點來說,無論老教師還是年輕教師,都需要有教案。

其次,教案的好壞不在形式而在內容。老師們都知道“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不管你預設的教案,多麼優秀合理,在實施中都不會完美,因此,教案需要不斷修改,不斷反思。而每個人特長不一樣,有人善於電腦製作,有人善於手寫,無論何種方式,都不重要,而在於內容。所以,之前網上有位老師工整的教案受到推崇,引發了老師的爭議,因為內行都知道,這樣的教案好看但不實用,應付領導檢查的可能性更大。

最後,我想學校領導的做法也是無奈之舉。如果不要求手寫,網上下載直接上交教案的老師就會越來越多。雖然要求老師手寫教案,不能阻止有的老師依然會從網上抄寫教案,但是相對而言,手寫教案更有利於老師去認真書寫教案,反正你抄也得抄,與其花時間上網找,還不如自己根據教學實踐書寫教案簡單,所以,一部分老師就在這種要求下認真書寫教案。

總之,教案很重要,但是比教案更重要的是教師的責任心!


贏在高三


手寫教案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從小學到高中,我的老師有許多都拿著手寫教案上課。每次看到老師拿著厚厚的備課本,對他們是既崇拜又感激。但是好的東西未必能長久,就算能長久也未必一直是好的,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也在不斷髮生變化,信息化教學已基本普及。那麼手寫教案還有無必要呢?

一、先來看看手寫教案的好處

在電腦和打印機普及以前,手寫教案是每個老師必須要做的。手寫教案有很多好處,比如可以幫老師梳理教學知識、明確教學目標、理清教學思路、思考教學方法等,最重要的是教師在寫教案時有自己的思考,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年輕教師迅速成長。同時手寫教案還可以讓老師練出一手好看的字。

二、為什麼現在還要求手寫教案

其實現在很多學校都要求老師電子備課了,電子備課不僅節約紙張,而且容易存儲。打印出來的教案使用起來也很方便,老師的備課在時間、空間上更容易操作。但是凡事有利有弊,單子教案的一些弊端也開始慢慢展現。有些老師為了應付檢查,從網絡上覆制粘貼,教案看起來很精美,卻沒有教師個人的思考。還有些老師教案是一套,講課是一套。為了監督老師們備好課,許多學校又重新要求老師在電子備課的同時再手寫一份教案。

三、手抄教案還有無必要

關於這個問題,幾年前就引發了爭論,部分一線教師認為手抄教案應該被淘汰。因為手抄教案浪費老師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浪費了不少紙張,而且加大了老師的工作量。特別是要求電子備課的學校,老師要花許多時間打電子教案,做課件,再去手抄教案給老師們增添了太多的壓力,甚至有些年輕老師半夜還在抄教案。我甚至見過有些老師怕平時來不及抄,寒暑假就把下學期的教案提前抄好。如果是這樣的話,教師抄教案就變成了應付檢查,糊弄領導,不如不抄。

以前的老師是寫教案,現在的老師是抄教案,既然已經電子備課就不要抄了吧。換句話說,其實當“寫”變成了“抄”,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了。


愚夫問道


作為一名老教師,我認為教案就應該是手寫的,並且始終如一堅持了30年。實事求是講,最初的教案都是手寫的,只是隨著網絡和電子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有的以電子形式呈現。

眾所周知,教案是教師從事教學的一種極為重要的手段,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案設計和書寫的好與壞關係教師課堂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手寫教案更能充分體現教師備課的效果,有助於教師把握課堂教學的總體思路,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環節和步驟……乃至於課後反思和鞏固。

時至今日,課堂教學信息化技術已經普及,人們在互聯網+時代,更多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正在取代傳統的教學形式。但我始終認為,如今的課堂教學無論課前,課中,課後那個環節都不能完全拋棄傳統的形式。教師手寫教案就是其中之一,它更有助於教師的教學效果最大化。


毋容置疑,手寫教案更有助於教師,明確教學目標,清晰教學思路,把握教學重難點,掌握教學方法,處理教學形式……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手寫教案本身教師就是一個思考和再生新知的過程。教案書寫主要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及學生實際,教師手寫教案,可以更深入的瞭解課標,更深入的挖掘教材,更靈活的把握學生現狀。進而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新時代賦予教師更大的責任,新時代課程改革日新月異,我不反對課堂教學引入信息化手段,現代化技術。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完全摒棄教師的基本功,更不能完全拋卻諸如手寫教案這樣好的教學形式。


俺油菜


謝謝相邀!

充分備課是課堂教學的前提和重要環節,是教師熟悉教材、熟悉學生的重要過程。備課過程是一種艱苦的複雜的腦力勞動過程,知識的發展、教育對象的變化、教學效益要求的提高,使作為一種藝術創造和再創造的備課是沒有止境的,然而備課的方式也是多樣的。


手寫教案仍是當前備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各級各類教育主管部門督導檢查學校工作時必查的重點內容之一,通常包括學期計劃、學期備課、單元備課、課時備課等幾個方面,具體到每一課,則又細分為備課資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展示,課堂作業,教學反思等。除此之外,還有附帶的業務學習筆記、理論學習筆記、作業批改記錄等。這些內容需要耗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再加上查閱資料、準備電子課件的時間,花費的時間更多。現在成為教師沉重的負擔之一,因而教師照抄教案,以供檢查,上課根本用不上,大多已淪為形式。


電子備課是新興的備課方式之一。它迅捷省力,修改方便,能“集思廣益”,資源共享程度高。教師能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是一種適應時代發展與時俱進的趨勢選擇,但是還不被管理者認同,現在只是很小範圍內使用。 筆者認為無論“紙質”的還是“電子”的,都要一切從實際出發,為個性化的課堂和學生服務,關鍵備課者要用心,要付諸於自己個性化的勞動。電子教案也好,紙質教案也罷,充其量只不過是教師備課的一種手段,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水平,備課的好壞只能從課堂上體現出來。因此,各級各類教育主管部門在督導檢查的時候,應當花點時間把重點放在課堂教學的檢查上。

如今好多地方都實行“推門聽課制”,耐下心來,走進教室聽上幾節課,不就一目瞭然了嗎,何必再固執於外在形式的紙質備課 上?


醉美紅領巾


教師手抄教案,明顯已經過時!

可是,卻有很多的學校仍然要求教師手抄教案,並且每週檢查,甚至有的學校,就依據教師手抄教案的頁數多少,來衡量這個教師的備課是否認真。

我覺得這種做法應該改一改了,這種要求也得改一改了。

為什麼說手抄教案已經過時了呢?

第一,手抄教案對於上課來說沒有用。

我們都知道,好多的手抄教案都是教師們抽空從網絡上或者教師用書等教案書上原原本本搬過去的,屬於教師自己原創的東西很少,教師只是做了搬運的工作而已,並沒有多少人在抄教案的過程中,真正的動動腦、思考思考問題。而且,我們都知道,很少有教師上課會用到自己的手抄教案,甚至連看都不看,除非是剛上崗的新教師,或許才會去看教案。所以,手抄教案純粹是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已經失去了其該有的作用。

第二,多媒體教學幾乎普及。

現在,很多學校(包括農村)都已經安裝了電子白板或者投影儀等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所以,全國都開始提倡多媒體教學。教師備課,不需要手抄教案,而是製作或引用別人的現成課件即可。不用粉筆寫字,不用擦黑板,吃粉筆末。只需要用遙控器或電子筆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很輕鬆的講授容量很大、包含知識點很多的一堂課。根本不需要手抄教案。

第三,手抄教案只是徒增教師的負擔。

我們都知道教師是很辛苦的,每天早起晚睡,準時準點地進教師,上課、備課、批閱作業,管理學生,應付檢查等等。本來就已經很辛苦了,再讓他們每天寫好幾頁根本就不看的手抄教案,這明顯加重了教師的負擔。手抄教案只會帶來負面影響,而並不能促進教師認真備課,並不能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所以,強烈建議各學校取消手抄教案,給教師減負!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有不同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哦!


非此


當下,現在部分中小學教師對抄寫教案基本持反對態度,對書寫教案煩不勝煩。大體原因有三點:

第一,隨著素質教育被越來越重視,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素能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付出的精力越來越多,加之當前教育的多元化,使教師壓力加大,“照本宣科”式的書寫教案更加加大了教師的日常負擔,教師對於書寫教案感到厭煩。


第二,教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教育資源在教育領域的廣泛運用,為教師備課提供了便利,各種優質的教育資源共享使得教師對教育資源的運用、傳播、借鑑、分享非常快捷。智能化的網絡媒體傳播平臺,專業的優質的紙質字媒體(報刊資料),少數教師更加感到抄寫教案遠遠沒有各類媒體的運用便捷,書寫教案是在重複式的工作。

第三,教育的多元化向產業化橫向發展,個別教師不思進取,不安於現狀,工作乏力,沒有了動力,收入與付出不成正比,師心浮躁,不願意去思考著手抄教案。


本人認為手抄教案,書寫教案,可以幫助中青年教師成長,增強業務能力,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利大於弊。手抄教案的好處原由如下:

第一,可以督導教師不斷鑽研、思考與反思,更新自身固有的、僵化的知識結構體系。

第二,可以記錄修正之後的網絡媒體上共享而來的教學資源,進而幫助教師寫出教學反思,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的科研、課題能力。可以參考網上的優秀教案,但不可照抄,學情不一樣,講法也不會完全一樣,備課,備教案,備學情,目的在於讓教師上課時做到心中有數,而不是照本宣科領自身教育理念提升,增進教育教學水平。


第三,可以幫助教師加強對基礎理論知識深化與記憶。教師雖然隨著從教時間的增加,對知識內容和體系非常熟練,但並非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因為每個人的記憶隨年齡和時間的增長,特別是有部分中年教師,會對原來固有的知識遺忘,需要再次通過書寫教案來再次理清思路,並根據所教的學生認知實際水平來修改所要的教學內容。

第四,可以快速幫助青年教師提升教育教學水平。青年教師撰寫或抄寫教案,批註教案,批註一節課的目標、重難點、教學方法,也是對自身教學基本功的歷練,如果僅僅是將教材教參或者網絡媒體的課件資源閱讀,無疑造成了教師只教不思考的局面,這對青年教師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第五,對於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手抄教案可以幫助樹立終身從教的思想。一輩子教書育人是一項漫長的工程,不可急躁,需要教師要有十足的毅力和耐心,通過書寫教案可以培養年輕教師的耐力。

教案是每個教師成長的基本功,儘管年輕教師對網絡技術多媒體的應用能力更加嫻熟,書寫或抄寫教案對於年輕教師儘快掌握備課流程,鍛鍊備課基本能力,提升基本教育教學素養非常有必要。


時光匆匆微微甜


科技現代化的今天,對教師還在手抄教案應該怎麼看?

首先,儘管科技現代化發展的非常迅猛,已經發展到可以無紙辦公的年代了,但是有的學校依然要求老師們手寫教案,要求老師們用筆一個字一個字的去抄寫教案!

為什麼學校領導要堅持讓老師們抄寫教案呢?他們的理由,其一是這樣可以防止老師們從網上下載教案、教學設計,老師們都不動腦思考了!其二是抄寫教案可以加深對教學設計的印象,老師們可以邊抄寫教案,邊把兒教學的步驟記在心裡。其三作為教師,應該把自己的字寫的美觀大方。尤其語文老師通過抄寫教案的可以把字練好。

不能說這些個理由沒有道理,這些都是抄寫教案的優點!但是隨著科技化的進程,越來越要求人們要提高工作的效率。但是抄寫教案佔去教師一天工作的大部分的時間。要知道教師這一天的工作,可是千頭萬緒的。

第二,運用電子教案,其實也可以讓老師動腦筋思考如何把教學搞好,如何把一節課上好。老師在編纂電子教案的時候。也要反覆思考選擇最適合自己,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案。就是一個動腦的過程。

為什麼還要反對老師從網上借鑑優秀的教學設計了。魯迅先生早就教育我們要有拿來主義。與其在家裡閉門造車,不如上網看看人家的教學設計。開闊眼界博採眾長!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才能使我們的課堂異彩紛呈。如果自己寫教案,只能使自己走入死衚衕。

另外再斟酌選擇優秀教案的時候。其實就是對教學步驟,教學設計記憶的過程。通過對比更加加深了自己對教學步驟的印象,更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在要求高效課堂的今天,我們不能排除新事物?只要是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效率的方法我們都可以去採用!手寫教案有其傳統的優勢。電子教案更能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個人認為電子教案也好,手寫教案也好。我們看重的不是形式,而是重在質量。作為學校領導不能夠強制要求老師採取哪種方式,應當讓老師自由的選擇自己寫教案的方式。只要是適合自己的方式就行!

說句俗話就是黑貓白貓,抓住老鼠才是好貓!


我是松高尋鶴,你身邊的教育專家。願意為您在教育上的問題排憂解難,期待您的關注!也歡迎您的轉發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