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如何破局?0收藏

監管再提小微金融

政策利好能否改善小微融資困境?

商業銀行創新發力

小微難題將如何破解?

1. 小微企業難改融資困境原因為何?

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廣泛的基礎,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創造了全國60%以上的GDP,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提供了80%的就業。然而,小微企業的生存環境一直處於艱難境地,有統計稱國內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7年,小微企業更是不到3年,其中影響小微企業生存最為核心的問題就是融資難、融資貴,這也已經引起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

李克強總理也就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提出了包括定向降準、納入央行抵押品範圍等一攬子政策。6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從貨幣政策、監管考核、內部管理、財稅激勵、優化環境等方面提出23條短期精準發力、長期標本兼治的具體措施,督促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現狀。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其實並不是一個新的話題,但近年來,與市場與監管對小微融資問題的重點關注相對的是,這個困境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針對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原因,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近年來,在我國金融機構在監管的鼓勵和引導下,小微企業的貸款已經加大了投入力度,但與需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原因有以下幾點:

從小微企業自身來看,其抗風險能力比較弱,特別在經濟下行週期中,通常會導致其經營破產、倒閉,出現信用違約的情況。

另外,按照商業銀行傳統信貸模式,更依賴於擔保、抵押,但小微企業通常是小本經營,很難有足夠的擔保抵押物提供給銀行,所以也很難獲得足夠的融資支持。

第三也與信用環境有關,我國過去幾年的信用環境偏弱,小微企業違約、惡意逃費等現象也有所發生,這也是銀行信貸投放意願不高的原因之一。

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說,主要原因在於小微貸款的成本較高。其成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信用成本,因為小微企業風險、違約率較高,銀行要對信貸人員追責,進行撥備的損失,所以銀行不願意加大投入。另外就是金融成本,銀行過去做一個大項目,如公司貸款10億的規模,可能只需要評估一個月就可以完成,同時有擔保和抵押,風險可控。但小微企業主強調小額分散,單筆的授信也就100萬左右,那麼10個億的規模銀行需要做1000筆貸款的授信審查,所以如果用傳統大型企業的風險評價模式和風控流程,實際上很難使它的商業性可持續。

2. 政策利好能否起到根本作用?

近年來,國家對於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應對舉措更多體現在政策手段上,如貨幣政策、信貸政策等,但目前來看,還沒有形成一套切實有效,或長期持續的綜合性一攬子機制。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田利輝指出,目前針對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諸多政策,包括此前剛剛實現的定向降準,只是起到一個緩解的作用,而從根本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需要一個體系性的變化。

“定向降準是一個精準施策,是希望讓小微企業更有活力,能夠更好的去發展,此次的定向降準,理論上能夠為我國小微企業提供2000億左右的資金,但是考慮到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問題,往往到最後實施的時候,未必效果能夠達到理論上所預期的效果。”田利輝認為。

而對於市場所擔心的定向降準後銀行資金流向問題,溫彬表示,此次定向降準是有相應制度配套措施的,可以確保銀行真正把資金流向小微與三農等領域。

“此次定向降準是今年以來第三次定向降準,市場上有擔心降准以後是不是貨幣寬鬆了,銀行的錢流向去房地產或者炒股票,這個不必擔憂,因為央行在定向降準的同時,也進行了一個相應的制度安排,凡是獲得定向降準資金的相關銀行,要跟MPA,也就是宏觀審慎考核掛鉤,如果在最後考核中,銀行在小微企業方面的貸款,不管是新增總量還是佔比都沒有提高的話,是要收回的,所以此次定向降準是有相應制度配套措施,確保銀行真正把資金流到小微和三農這些領域。”

3. 小微貸款不是扶貧貸款 如何可持續?

近年來,為了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傳統商業銀行經營模式進行了改進,包括設立擔保機構、風險補償,財政貼息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相當多的小微企業難以獲得貸款,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普遍存在。而在政策利好下,商業銀行也正在通過創新業務模式、豐富產品體系等手段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方面不斷拓展。

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對於小微企業貸款佔比的口徑需要做出準確的界定,小微企業既包括了小型企業、微型企業,還包括個體工商戶和個人企業主的經營型貸款,所以包含以上所有目前的餘額大概在30萬億左右,相比目前整個信貸的規模大概125萬億左右,小微企業貸款佔整個信貸規模25%左右。

溫彬表示,對於小微企業貸款要實現從過去的兩個不低於現在兩增長,兩增長的要求是說小微企業信貸規模的增速要高於平均貸款的增速。另外,如果銀行小微企業貸款更多偏向大額,雖然貸款佔比提高,但受益面是在下降的,就此,監管設置了針對銀行小微企業客戶數量與去年同期的對比考核,通過制度的安排,實現真正做到小微企業分貸款分散、小額化,使更多的小微企業享受到充足的金融服務。

對於傳統商業銀行而言,把控風險永遠是排在首位的考慮,據統計,2017年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為2.75%,比大型企業高出1.7個百分點,金融機構獲得的收益可能很難全部覆蓋風險,商業銀行如何把握收益與風險之間的平衡也成為市場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田利輝強調,對小微企業的未來成長空間,以及對其現有信用進行合理的分析,是把握風險的最重要的抓手。

“如果商業銀行能夠認清楚小微企業究竟用錢去做什麼,能獲得什麼樣的回報,那麼商業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的時候,不僅不良率是低的,而且往往服務小微企業的貸款利息率,也就是商業銀行的回報率是高的。”

“小微企業貸款不是扶貧貸款,所以一定要建立在商業可持續性的前提下,否則商業銀行也不會有積極性去做”溫彬強調。

小微企業確實風險較高,特別是對一些雙創型企業,就是高科技成長型企業,非常需要金融的支持,但在這個過程中,商業銀行為其提供貸款獲得的收益非常低,只有利息收入。一旦創新過程失敗,銀行面臨的損失會非常大,而就算其成功上市,獲得資本的議價,商業銀行又無法享受到,這也會影響商業銀行對這類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積極性。

溫彬著重強調了投貸聯動的模式,“監管部門批准設立投貸聯動的試點,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探索和嘗試,包括像硅谷銀行通過股權加債券的方式來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創新型小微企業快速成長,目前已經有幾家銀行進行試點,就是銀行在給它提供信貸,提供流動資金的同時,也有一部分的股權參與到小微企業的股權裡面,銀行也可以分享企業成長壯大後的紅利。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商業銀行更好的平衡小微企業的高風險和高回報這樣一個關係。“

商業銀行過去投資小微和大型企業,獲得這個收益是都是利息收益,現在從稅收方面對銀行有所激勵,也就是說,過去對單戶授信100萬的小微企業貸款獲得利息免徵增值稅,現在把100萬的門檻提高到500萬,使更多小微企業的銀行貸款納入免徵增值稅範圍,銀行積極性也會提高。

4. 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短期內仍難改變?

有觀點認為,現在近期政策利好頻出,但在短時間內仍難改變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現狀。田利輝從短期、中期、長期三個方面提出了針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對於小微企業發展,我認為短期要靠財稅政策,有時候減了稅額並沒有減費,小微企業仍然會變得很難。如果在這一階段,直接對小微企業的財稅費又一個統一較低的標準,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中期要依靠管理措施上的變化,努力營造營商環境,現在很多小微企業所痛苦的是有關部門要求他們自證清白,如果有了問題當然應該去問責、懲戒,但如果沒有問題,就要自證清白的話,往往小微企業就無心再努力進行業務上的工作。所以這個營商環境,需要大力營造,中期會見效果。

而如果要從根本上起到改觀的話,需要進行體制性的變革,第一,是間接融資、直接融資的配合性發展,第二個是專業銀行的出現,第三個要考慮信用體系的建立,我們確實需要呼喚中國版的惠譽出現,有專業的評級公司出現。”

溫彬認為,金融對小微企業的支持應該是全方位的,不僅要鼓勵銀行加大間接融資規模,同時對於資本市場,利用直接融資,也是解決融資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資本市場也進行了很多探索,包括髮行小微企業集合票據、小微企業集合債等,但總體規模偏低,包括新三板市場上也鼓勵小微企業掛牌上市,但整體幾千萬小微企業的需求來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這次五部委的意見,強調了短期和中長期的制度安排,在下個階段,隨著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地,無論是銀行對小微企業的支持,還是資本市場的支持,比重都會逐步加大和提高,從而更好的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也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