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新了嗎?

你更新了嗎?

前幾天蘋果發佈了iOS 11.3的更新,早上睡醒的第一件事,我就是把系統更新了,然後再去做其他事情。手機的操作系統、電腦的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只要用新版本,我一般都是第一時間更新的。

更新完之後,我還會去研究更新了那些功能,這些功能跟之前的版本比如何,更好用還是更難用了,時不時還會把這些跟周邊的人進行分享。這跟我年輕的時候的工作習慣也有關。

我年輕時甚至想,以後不愁生計或者是事業做不下去了,就以寫軟件使用說明為業。我覺得大部分的軟件使用說明,都寫的雲山霧罩不明就裡,看的人也是一頭霧水,壓根不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早些年間,市面上還有大本大本的動輒幾百頁的教程書籍,我那時候準備學一些專業軟件,往往是書買來照著學了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就沒有辦法繼續了。作者寫著寫著就出現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大斷層,彷彿書被撕掉了幾十頁一樣的,我翻來覆去找也不知道怎樣繼續,最後只得作罷。以質量相對靠譜的紙質出版物尚且如此,網上找的教程質量就更參差不齊了。

扯遠了。

如此積極的更新系統和軟件的動力是什麼呢?我也思考過,我覺得還是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容易對現有的事物感到膩歪,需要不斷尋找新的有趣的點。生活是比較乏味的,所以一些硬件軟件的更新,是難得的充滿色彩的時候,所以我才會如此孜孜不倦的去研究這些變化,當然,我也明白,現在的有的IT企業裡,也有一些是專門針對我們這樣有更新強迫症的人的設計,稍微更新下UI、修改下延遲時間過渡動畫等就可以作為一個更新版本。

過於積極的更新系統也會經常自己給自己挖坑跳,比如第一時間更新IOS11,就讓我的7P每天重啟2、3次,再比如前久更新了一個瀏覽器軟件,把我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給弄沒了,搞的我心塞不已,工作效率掉了一大截。

即便如此,我還是樂此不疲的去做這些事情,哪怕經常掉坑裡,還是堅持第一時間去了解學習。對應的是我生活中幾乎從來不更新軟件和系統的人,我會反覆進行勸說,我想別人可能也經常覺得不耐煩吧。

有一次我滔滔不絕的跟一個事業做的很不錯的兄弟聊起某個系統的新功能來,他很不客氣的打斷了我,說你怎麼盡花時間研究這些變來變去的東西,有這個時間怎麼不去研究那些不怎麼變的東西。

雖然同齡,他甚至還比我晚出道幾年,但是因為事業規模相差懸殊,他這番不太客氣的話甚至有一些指點和打機鋒的禪意在裡面,搞得我有些狼狽,不過後來我也依然我行我素,可能他心裡也覺得我朽木不可雕吧。

我周圍有很多人對新鮮事物有一種極大的牴觸心理,我發現他們往往跟不願意更新系統和軟件的人是同一撥人,不願意更新的系統的理由基本上也是用不習慣、不願意做小白鼠、現在的系統很穩定等等理由。這些人你跟他說新鮮事物時,他基本都是不屑一顧,或者大加打擊和諷刺的。

我每次遇到這樣的兄弟時,我都提醒自己,在其他自己不熟悉、不理解、不認同的領域,千萬不要有跟他們一樣的應激反應。人都喜歡安全感,喜歡有確定的能掌握的不失控的感覺,所以對自己不瞭解不掌握的新事物,會有失控感,下意識的就牴觸和反對,下意識的就語出諷刺和攻擊。

我對新系統新軟件新功能比較喜歡,所以接受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是一些其他我完全無感的領域,反應跟這些兄弟在手機電腦的軟件和系統上的反應也沒有什麼區別。不要用自己擅長和喜歡的領域,去對比別人不擅長和不喜歡的領域,然後得到莫名其妙的滿足感

即便如此,我還是覺得應該經常更新系統和軟件,原因如下:

一,新功能代表新的應用方向和前景,越早熟悉對自己越好,而不是拖到拖無可拖的時候再去,這個時候學習成本反而更高,每次新事物新功能迭代,中間是有一些連續性的,學習的時候基本都有規律可以遵循,一旦隔代或者斷代,學習的難度就大了很多。軟件如此,其他事物也一樣。

二,人不應該在舒適區待太久。本能上,我們都喜歡在舒適區裡,這符合人性,但是舒適區是危險的,這得時刻提醒自己。離開舒適區會不舒服,所以自己下意識會尋找一堆理由來反駁新事物,這個時候要儘快警醒自己。比如冬天賴床,就是舒適區,早起出門鍛鍊,就是三重困難,但是離開舒適區,才能離開危險區域。

三,風景總是在路上,只要去了解新事物新技術新方向,就會有新的收穫和方法,這些細節不去做是無法體會的。新的事物也總是帶來新的生產力和生產工具,去學習,才能有收穫。

四,表面上是在更新系統和軟件,其實是在更新自己自己,更新自己,才有更好的自己。

前面我說過,更新是有風險的,有成本的,有坑的,正因為如此,才值得去做,因為不更新自己,風險和成本更大,相信大家都能舉一反三,我就不再喋喋不休了。

文章開頭我設想去做的使用說明書撰稿人,這個行業基本也在不斷的更新中消亡了,一方面系統和軟件交互越來越簡單智能,另一方面,年輕人都是新技術新生活的原住民,使用說明書這種東西,都是寫給“遺民”看的,就像現在,買手機還在找使用說明書的,就會被嘲笑一樣。

如果我不更新,那麼寫使用說明書這個事情就會變成“遺民”為“遺民”服務的一個事情,不是沒有意義,只是非我所願。

不要年輕輕輕,就做新事物的“遺民”。

你,更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