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效益遞減的付出

邊際效益遞減的付出

我媽跟大部分母親一樣,有點愛跟我們嘮叨,但是幾乎從來不會跟我們訴苦,過去的生活中遇到的再大的苦也沒有跟我們說過。但前幾天打電話來跟我訴了一次苦。

原因是由照顧我生病的爺爺引起的,我爺爺近來老年痴呆有點嚴重,會記不得自己做過的事情和說過的話,比如他才吃過飯,但是轉眼他就會跟別人說,我媽不給他飯吃,他很餓。再比如他有一點積蓄在家擺了時間太久,錢都受潮起黴了,我爸爸就給他拿去銀行存了,他逢人就說我爸爸把他的錢霸佔了,要大家為他主持公道。

爺爺的這些情況,讓我媽有比較強的挫敗感,10多年前我奶奶去世前也生了比較長時間的病,也是我媽照顧的,那個時候每一天我奶奶都會跟我媽說一些窩心的話,讓我媽覺得自己的付出受到了認可和肯定,但是這些在我爺爺這裡都得不到,反而還會揹負著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如果聽到爺爺說的話可能會產生的誤解。

我媽是比較傳統的中國女性,她對自己的人設就是賢妻良母、孝順熱心,她過去的人生也是按照這樣的人設在生活和努力的,爺爺的病導致的一系列行為,讓她非常焦慮,一方面擔心別人誤解導致人設受損,一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得不到正向的積極回饋感到很受挫。

電話裡我安慰她,我說你在別人眼裡是什麼樣的人,是由你過去60年的為人處事決定的,而不是由爺爺生病這幾個月裡的隻言片語決定的。絕大部分的人會有公論的,這些你大可放心。

至於爺爺那裡得不到的正向回饋,我們是非常認可的。我跟我媽說,其實我非常佩服你對我爺爺甚至去世多年的奶奶的照顧,因為在我們這一代的人眼裡,對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不計回報的好,是特別難的,我自認為我很難做到,但是你做到了,我覺得非常不容易。

換一個角度說,對於老年痴呆的病人來說,言行舉止的失調可能就跟一個小孩子一樣,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忍耐,我會換位思考,如果是我是你,我估計遠遠做不到你這麼好。

最後我說,再換一個角度,我爸爸是爺爺的親兒子,對自己父親的照顧和耐心,並沒有比你做的更多更好,我覺得你作為兒媳,做的非常好了。

聽我說完這些,我媽放鬆了很多,感覺重新得到意義,釋懷很多的跟我掛了電話。我是為了安慰我媽才說這些話的嗎?並不是,我說的話,都是我內心的真實看法。

我分享這個故事,其實有幾個感受。

第一,前幾天《從薛之謙談企業危機公關》一文時我就寫過,我們都可能會遇到百口莫辯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無法自證,唯一能為你證明的,就是你過去的綜合表現。有人放屁時同步咳嗽以掩飾屁聲,有人咳嗽時菊花瞬間失控漏出一串屁。前者又笨又陰險,後者可以理解甚至引人同情,但這兩者從客觀表現上是無法區分的。所以,出現危機的時候,你或你的企業在別人眼中一貫是什麼樣子就非常重要。

第二,沒有人是真正的“不求回報”的,哪怕我媽這樣的傳統概念裡的孝順媳婦,她在付出的時候,也是渴望得到理解尊重,然後得到正向反饋的,如果得不到,就會失落和沮喪。這一點,小孩子也好,成年人也罷,人情練達的中老年人也罷,都不例外。

第三,邊際效益遞減無處不在,對人好一天不難,好一年,好十年,就很難。對人好一次能得到交口稱讚,對人好10年20年,會被習慣,被依賴,被挑剔。做一次正確的事情容易,一直做正確的事情,不容易,很辛苦。

最後,真實的世界是複雜且多維的,傳統的非黑即白非是即非反而是很少的,大部分的情況下是有黑有白,有是有非。成熟的人,會有更多看待世界的維度和標準。

是的,多看看真實的世界吧。

題圖羅嚴波於2017年9月28日用三星Note8所攝,佰騰遙望圓通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