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一中優秀教師記」於尋常處見精神

「平泉一中優秀教師記」於尋常處見精神

平泉一中優秀教師王德奎,1972年出生於平泉縣茅蘭溝鄉,1996年承德師專數學系畢業並參加工作,2004年調入平泉一中,始終擔任數學教學工作,21年兼任班主任工作;曾先後13次榮獲政府嘉獎,記三等功5次。2003年榮獲承德市“三育人”先進工作者稱號,2010年所教班級榮獲河北省“先進班集體”稱號,2013年被評為承德市優秀教師,2015年所教班級榮獲承德市“先進班集體”榮譽稱號,2017年被評為承德市“師德標兵”和“三三三人才”。

題目:於尋常處見精神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讓人們感到尋常,從他的身上看不到吸引人眼球的地方,走進人群就“泯然眾人矣”,可一旦回到自己的崗位上,就會激活潛伏的細胞,煥發出別樣的光采,彰顯出渾身的職業魅力,平泉一中王德奎老師就是這樣的人!

王老師待人平和誠懇,既沒有耀眼的鋒芒,也沒有動人的個性,他敦厚朴實得就像一座不顯眼的山、不露聲的水,在領導心裡、在同事眼裡、在學生的言談中,王老師始終是教師的表率,是學生們的良師益友。

看似尋常,實則大巧若拙。透過王老師樸素的外表,我發現在他身上凝聚著三種精神,即播撒愛心的仁者精神、甘為人梯的師者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勇者精神。

王老師出生在茅蘭溝鄉一個小山村,淳樸的民風和慈善勤勞的父母,濡染成他仁慈善良的品性。見到家庭困難的學生,他就會想到自己青少年時代讀書生活的艱辛,就會不由自主地儘自己所能幫助他們,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

珍珠班有這樣一位同學,母親因病去世,家中負債累累,父親外出打工,和70多歲的奶奶相依為命,家庭生活陷入困頓。為了讓孩子順利完成學業,王老師奔走呼籲,多方求助。某愛心人士得知情況後,被王老師的誠懇和愛心打動,當即表示給予長期的經濟援助。

早在三年前,王老師就加入了平泉一中教師向貧困生獻愛心“天使的翅膀”資助行動,每月定時捐款不輟。雖數額有限,但更多的是通過愛心行動,激發出更多人的愛心,匯聚傳播正能量,給那些在困境中奮進的窮孩子送去心靈的溫暖與慰藉。

王老師在優秀黨員表彰大會上動情地說:“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教書育人是我一生的職業。假如我能對學生有所幫助,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那都是我最值得欣慰的事,都應該竭盡全力。我也是農民子弟,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會忘本。”是的,王老師沒有忘本,他不僅關愛呵護學生的成長,是學生值得信賴的老師,而且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淡泊名利,甘為人梯,更是一線教師的楷模。

站在三尺講臺22個春秋,王老師得過很多榮譽:師德標兵、教學標兵、骨幹教師、優秀教師、“三三三人才”等,在榮譽和成績面前,他從來都很平靜。也曾有人勸他趁年輕、憑本事到其它學校多賺些錢,可他從未動心。因為他深知,平泉才是他的家,平泉一中就是他的根,離開了平泉這片土地,賺再多的錢,自己也不會快樂。

在旁人眼裡,王老師為學生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可他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他說:“你們只看到了我的付出,卻沒有看到我在付出中獲得的快樂,我已經很滿足了。”他就是這樣,總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並獲得心靈的快樂。

在沉靜中堅守,在自我挑戰中收穫快樂。實踐證明,歲月從不辜負為了理想而忘我工作的人。

2015年,王老師所教班級榮獲河北省“先進班集體”榮譽稱號,本人因此被評為河北省優秀班主任。

2016年,王老師的教學成績在全市聯考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三名同學綜合成績進入全市前10名,他的教學成績掀起了全校數學教研的風潮。

2017年,王老師年被評為承德市“師德標兵”和“三三三人才”,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表彰獎勵。

2018年,王老師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並作為黨員代表在表彰大會上做了演講,感動了在座的每一個人。

不求大福大貴,但願桃李滿園!在他的精心栽培下,一批又一批品學兼優的學生滿懷信心和自豪走進了大學的殿堂,走向祖國的四面八方,成了各行各業的卓越人才。

是非成敗俱往矣,風流人物看今朝。如今,年過不惑的王德奎老師又站在新一屆的起跑線上,而平泉一中正在高考改革的陣痛中砥礪前行。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一大批像王德奎這樣愛崗敬業的教師,平泉一中一定會衝出重圍,在三省交界區域挺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