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一中优秀教师记」于寻常处见精神

「平泉一中优秀教师记」于寻常处见精神

平泉一中优秀教师王德奎,1972年出生于平泉县茅兰沟乡,1996年承德师专数学系毕业并参加工作,2004年调入平泉一中,始终担任数学教学工作,21年兼任班主任工作;曾先后13次荣获政府嘉奖,记三等功5次。2003年荣获承德市“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所教班级荣获河北省“先进班集体”称号,2013年被评为承德市优秀教师,2015年所教班级荣获承德市“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被评为承德市“师德标兵”和“三三三人才”。

题目:于寻常处见精神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让人们感到寻常,从他的身上看不到吸引人眼球的地方,走进人群就“泯然众人矣”,可一旦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就会激活潜伏的细胞,焕发出别样的光采,彰显出浑身的职业魅力,平泉一中王德奎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王老师待人平和诚恳,既没有耀眼的锋芒,也没有动人的个性,他敦厚朴实得就像一座不显眼的山、不露声的水,在领导心里、在同事眼里、在学生的言谈中,王老师始终是教师的表率,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

看似寻常,实则大巧若拙。透过王老师朴素的外表,我发现在他身上凝聚着三种精神,即播撒爱心的仁者精神、甘为人梯的师者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勇者精神。

王老师出生在茅兰沟乡一个小山村,淳朴的民风和慈善勤劳的父母,濡染成他仁慈善良的品性。见到家庭困难的学生,他就会想到自己青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艰辛,就会不由自主地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珍珠班有这样一位同学,母亲因病去世,家中负债累累,父亲外出打工,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家庭生活陷入困顿。为了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王老师奔走呼吁,多方求助。某爱心人士得知情况后,被王老师的诚恳和爱心打动,当即表示给予长期的经济援助。

早在三年前,王老师就加入了平泉一中教师向贫困生献爱心“天使的翅膀”资助行动,每月定时捐款不辍。虽数额有限,但更多的是通过爱心行动,激发出更多人的爱心,汇聚传播正能量,给那些在困境中奋进的穷孩子送去心灵的温暖与慰藉。

王老师在优秀党员表彰大会上动情地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一生的职业。假如我能对学生有所帮助,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那都是我最值得欣慰的事,都应该竭尽全力。我也是农民子弟,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忘本。”是的,王老师没有忘本,他不仅关爱呵护学生的成长,是学生值得信赖的老师,而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更是一线教师的楷模。

站在三尺讲台22个春秋,王老师得过很多荣誉:师德标兵、教学标兵、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三三三人才”等,在荣誉和成绩面前,他从来都很平静。也曾有人劝他趁年轻、凭本事到其它学校多赚些钱,可他从未动心。因为他深知,平泉才是他的家,平泉一中就是他的根,离开了平泉这片土地,赚再多的钱,自己也不会快乐。

在旁人眼里,王老师为学生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可他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他说:“你们只看到了我的付出,却没有看到我在付出中获得的快乐,我已经很满足了。”他就是这样,总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获得心灵的快乐。

在沉静中坚守,在自我挑战中收获快乐。实践证明,岁月从不辜负为了理想而忘我工作的人。

2015年,王老师所教班级荣获河北省“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本人因此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班主任。

2016年,王老师的教学成绩在全市联考中位居第二位,其中有三名同学综合成绩进入全市前10名,他的教学成绩掀起了全校数学教研的风潮。

2017年,王老师年被评为承德市“师德标兵”和“三三三人才”,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

2018年,王老师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作为党员代表在表彰大会上做了演讲,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不求大福大贵,但愿桃李满园!在他的精心栽培下,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满怀信心和自豪走进了大学的殿堂,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成了各行各业的卓越人才。

是非成败俱往矣,风流人物看今朝。如今,年过不惑的王德奎老师又站在新一届的起跑线上,而平泉一中正在高考改革的阵痛中砥砺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一大批像王德奎这样爱岗敬业的教师,平泉一中一定会冲出重围,在三省交界区域挺立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